43

則留言

有人說法國車注重底盤與操控,德國車注重穩定與馬力?

nwoandy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br><br>請問大家看法如何?<br>

↖(^ω^)↗

#2

那某島國就流行"罕地行舟"的路感囉😇

~~~~~~~

#3

太淺😞

nwoandy

#4

你說的沒錯, 這個是無法改變的, 也無關對錯.

螺絲起子

#5

法國人浪漫所以組裝也不好(較易有異音吧)
德國車較重(所以也比較耗油)
VW有柴油還不是輸P牌.........😆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單身不累

#6

這範圍太大😆😆

nwoandy

#7

回應 owalay (國光幫幫忙) 所寫
法國人浪漫所以組裝也不好(較易有異音吧)
德國車較重(所以也比較耗油)
VW有柴油還不是輸P牌.........😆


我覺得 將來是x電混和的世界, 不管是油電還柴電還是用水發電.

miketu

#8

kno1 會說, 韓國車是底盤與操控, 穩定與馬力, 省油與妥善率 三區優點集大成的車系. sorry, 我還是出去好了.

nwoandy

#9

回應 michaeltu0602 (miketu) 所寫
kno1 會說, 韓國車是底盤與操控, 穩定與馬力, 省油與妥善率 三區優點集大成的車系. sorry, 我還是出去好了.



千萬別這麼說 🙂, 雖然我也不喜歡韓國車(之前有開過)😆, 不過整體的造車工業還是進步空間很大.

nwoandy

#10

我本身有開過406,對於車子的底盤的調教功夫我覺得很有意思, 它給我的感覺就是"操控與舒適融合"取中庸的感覺, 你要說硬它也不夠,你要說它偏軟又還好,至少在都市行車轉彎當中還得心應手的.

我目前開的是E60 530i....😀

VICTOR

#11

我開過好幾部法國車(有些是試開),我覺得法過車的最大特色
就是無論方向盤輕重,都有一定的路感以及同級車中名列前矛的的駕駛樂趣(不是指性能).
法國車在底盤的調校,就像是香水和白蘭地那般的出色.
缺點方面,就是車體組裝及剛性還有再提升的空間(以前的法國車,現在的法國車不知道)
不如德國車給人那般紮實堅固的感覺,但是法國車車體卻頗有彈性,所以同級車而言,
乘座舒適性也不會輸給德國車.
德國車給人的感覺,就是車體很紮實堅固(這一點我很欣賞),懸調普遍較硬,
因此影響了舒適性,開久了異音不見得比法國車少( 同級車而言).

en banc

#12

車廠都嘛互相截長補短,有一好為何不能有兩好?🙂

kk黨

#13

回應 nwoandy (nwoandy) 所寫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請問大家看法如何?


古早理論了,已經不符合時代了。
現代車那有甚麼底盤,~~~ ~完全是車身在主導操控啦 ~~~
現代車 大致是 3個 結構組合後、在主導操控啦,
以下已經是跑車階級了,如果是房車結構會更簡陋。


前輪

後輪



YES168

#14

回應 kkt (kk黨) 所寫
回應 nwoandy (nwoandy) 所寫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請問大家看法如何?


古早理論了,已經不符合時代了。
現代車那有甚麼底盤,~~~ ~完全是車身在主導操控啦 ~~~
現代車 大致是 3個 結構組合後、在主導操控啦,
以下已經是跑車階級了,如果是房車結構會更簡陋。


前輪

後輪





KK兄,底盤是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軸+懸吊的總稱喔!

十號

#15

回應 kkt (kk黨) 所寫
回應 nwoandy (nwoandy) 所寫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請問大家看法如何?


古早理論了,已經不符合時代了。
現代車那有甚麼底盤,~~~ ~完全是車身在主導操控啦 ~~~
現代車 大致是 3個 結構組合後、在主導操控啦,
以下已經是跑車階級了,如果是房車結構會更簡陋。


前輪

後輪





原來kk大也有正經的時候,失敬失敬。😊

fang

#16

回應 kkt (kk黨) 所寫
回應 nwoandy (nwoandy) 所寫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請問大家看法如何?


古早理論了,已經不符合時代了。
現代車那有甚麼底盤,~~~ ~完全是車身在主導操控啦 ~~~
現代車 大致是 3個 結構組合後、在主導操控啦,
以下已經是跑車階級了,如果是房車結構會更簡陋。


前輪

後輪





這個車身骨架 很像是後置引擎車款

中間那個隆起 又像是要裝四輪驅動

該不會是保時捷吧 = =

kk黨

#17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KK兄,底盤是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軸+懸吊的總稱喔!


先回那位,這車身骨架結構是 MAZDA RX-8 的。

變速箱就是變速箱、不是底盤。 差速器、傳動軸、懸吊,也都不是底盤。
變速箱 差速器 傳動軸 懸吊、都可以找替代品、改裝、調配,
測試不行、改用別種或其他牌子的。

唯獨,上圖那3項、設計怎麼樣、就是永遠那個樣,就是固定了。
那3項、就是這車的設計代表,就是所有整體結構,就是底盤。
你可以找其他材質,但形狀永遠只能一模一樣,無法隨便串改。



kk黨

#18



~~~ 上圖那3項結構、就是這車的 操控 代表、就是這車的底盤 ~~~
你可以把 RX-8的 引擎、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軸、懸吊、 都改裝到 mondeo 上面。
但你得到的操控效果、還是無法達到和 RX-8相比,就是因為 車身+結構 設計不一樣。
就是因為底盤不一樣。

[

YES168

#19

回應 kkt (kk黨) 所寫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KK兄,底盤是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軸+懸吊的總稱喔!


先回那位,這車身骨架結構是 MAZDA RX-8 的。

變速箱就是變速箱、不是底盤。 差速器、傳動軸、懸吊,也都不是底盤。
變速箱 差速器 傳動軸 懸吊、都可以找替代品、改裝、調配,
測試不行、改用別種或其他牌子的。

唯獨,上圖那3項、設計怎麼樣、就是永遠那個樣,就是固定了。
那3項、就是這車的設計代表,就是所有整體結構,就是底盤。
你可以找其他材質,但形狀永遠只能一模一樣,無法隨便串改。





KK兄,感謝指教!是不是這篇文章寫錯了?
http://www.honda.club.tw/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27532

maken

#20

回應 nwoandy (nwoandy) 所寫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這種說法個人認為太過籠統。
類似的思維模式被心理學界稱為「代表性經驗法則」。是一種很容易引發誤判與錯誤認知的捷思法則。

網路常見到有人說「歐洲車操控好,日系車操控差……」云云。
或許這種命題代表一定程度的正確度與比例,但是真要評價一部車、選擇一部車時,我們不會「因為它是歐系車,所以認定它的操控就好」,也不會「因為它是日系車,便就此認定它操控鐵定不好」;而是必須就該輛車的車身配重、車體結構、懸吊設計、懸吊幾何、避震組尼、以及實際駕馭感受等方面進行評價--而這些都和它的「出身」並不直接相關。

舊款mazda6是日系車,406和Laguna是法系車,而Mondeo RS似乎也算是歐系車款;但在auto-online的山道捉對廝殺測試中,後面三款車都被mazda6比下去。足見這種代表性經驗法則,不足以作為實際評估單一車款時的依據。

YES168

#21

回應 kkt (kk黨) 所寫


~~~ 上圖那3項結構、就是這車的 操控 代表、就是這車的底盤 ~~~
你可以把 RX-8的 引擎、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軸、懸吊、 都改裝到 mondeo 上面。
但你得到的操控效果、還是無法達到和 RX-8相比,就是因為 車身+結構 設計不一樣。
就是因為底盤不一樣。

[


KK兄,
車骨架是關係到行車安全跟內部空間!潰縮設計+防撞鋼樑+保險桿內鐵都會裝在車骨架上!
所以TEANA這次大改款也才有運用超高剛性鋼材+車體六大樑設計...
請參考這篇文章!
http://tw.autos.yahoo.com/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url/d/a/090409/10/2o1r.html

懸吊才是關係到操控,所以懸吊才有雙A臂、多連桿、麥弗遜...
HONDA引以為傲雙A臂就是讓車主尾巴翹起來的原因之一!
雖然雙A臂也是過時的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