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ycan雙車型抉擇(上)

discovery(billychang)

2024/06/13 15:11:24

發文

#6195223 IP 110.28.*.*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24/06/13 15:19:21

發文IP 106.64.*.*

想入手第一台保時捷電車前,想認真了解一下到底基本款跟cross款,差異性在哪,可能就是底盤件自己的選配跟外觀兩者,老實說外型我都算喜歡,但私心比較偏愛cross,我個人覺得cross大概是目前最美的類旅行車的電跑車。

cross搭配海王星藍色我個人覺得超美!

透過友人介紹高雄保時捷的業務,表達了想要試乘的需求,因為想確定下車室使用考量,Taycan & Taycan cross 我都希望能夠實際試到。
到高雄展間後,在展間晃晃看下各種車輛,就發現了這台

認證中古車718spyder敞篷版確實很拉風(它的天篷需要手動安裝)

填完試駕單就看到業代已經準備好了車輛,本來想在同個基礎4S來比較,但是乘車現車僅Taycan cross 4S與Taycan基本款,就先來看4S。


基本款是蠟灰色(左)、4S cross 是金屬龍膽藍(左)


4S試乘車有幾個重點選配 20吋輪圈、後軸轉向系統、全景固定式車頂

20吋輪圈我自己覺得從車側看已經是很不錯的搭配,雖然我個人覺得21吋Cross Turismo Design輪圈更顯霸氣,搭配4S就有的主動式氣壓懸載系統(PASM)非常需要。

後門開門角度與後座空間,我有特別試一下後座頭部與腿部空間,因為還是有後座載人使用需求,後廂會載大行李箱與高爾夫球具這些。


cross型的後車廂空間,高度應用多了一些空間。
不得不說看了這個全景式天窗,非常值得選配。

跑車計時套件,我覺得有是很不錯,沒有好像也可以,在電車上使用與油車使用這個功能,差異性的感受可能會比較多,在路上試開的過程中,電車電門的反應就是快,再加上變速系統的搭配,模式切換電門反映我覺得差異性沒這麼明顯,模式切換會有懸吊軟硬的快速預設調整,這個是比較有明顯的差異,畢竟切換至sport就是變硬且路感更為明顯一些,其他的跟業代聊天的過程中,是跟我講到續航力在每個模式使用上還是會有一些差異。

路試的重點我放在路感與乘坐回饋,本來自己覺得20 or 21吋輪圈在台灣道路環境,會不會很彈跳或是路感特別明顯,但實際4S開起來因為有PASM,所以路面的回饋不論是回到方向盤與座椅上,確實可以算舒適且實用,這大概是我為何從4S作為選擇基礎的比較,這類底盤件的功能實在是很強大也實用。後輪轉向在迴轉與停車時比較有感,但我比較直覺有感的就是迴轉跟低速轉向。
另外有講到說目前若配備符合條件的新車現車、認證中古車現車都可以直接買,不需要等,差別就在於年分與顏色、車款、選配項目是否合適。有急用車與不會持有超過三年的用車習慣,是可以透過認證中古車部來進行車款的買賣,但車款買回只接受總代理的車。下集我來直接對比一下兩台車。

想入手第一台保時捷電車前,想認真了解一下到底基本款跟cross款,差異性在哪,可能就是底盤件自己的選配跟外觀兩者,老實說外型我都算喜歡,但私心比較偏愛cross,我個人覺得cross大概是目前最美的類旅行車的電跑車。

cross搭配海王星藍色我個人覺得超美!

透過友人介紹高雄保時捷的業務,表達了想要試乘的需求,因為想確定下車室使用考量,Taycan & Taycan cross 我都希望能夠實際試到。
到高雄展間後,在展間晃晃看下各種車輛,就發現了這台

認證中古車718spyder敞篷版確實很拉風(它的天篷需要手動安裝)

填完試駕單就看到業代已經準備好了車輛,本來想在同個基礎4S來比較,但是乘車現車僅Taycan cross 4S與Taycan基本款,就先來看4S。


基本款是蠟灰色(左)、4S cross 是金屬龍膽藍(右)


4S試乘車有幾個重點選配 20吋輪圈、後軸轉向系統、全景固定式車頂

20吋輪圈我自己覺得從車側看已經是很不錯的搭配,雖然我個人覺得21吋Cross Turismo Design輪圈更顯霸氣,搭配4S就有的主動式氣壓懸載系統(PASM)非常需要。

後門開門角度與後座空間,我有特別試一下後座頭部與腿部空間,因為還是有後座載人使用需求,後廂會載大行李箱與高爾夫球具這些。


cross型的後車廂空間,高度應用多了一些空間。
不得不說看了這個全景式天窗,非常值得選配。

跑車計時套件,我覺得有是很不錯,沒有好像也可以,在電車上使用與油車使用這個功能,差異性的感受可能會比較多,在路上試開的過程中,電車電門的反應就是快,再加上變速系統的搭配,模式切換電門反映我覺得差異性沒這麼明顯,模式切換會有懸吊軟硬的快速預設調整,這個是比較有明顯的差異,畢竟切換至sport就是變硬且路感更為明顯一些,其他的跟業代聊天的過程中,是跟我講到續航力在每個模式使用上還是會有一些差異。

路試的重點我放在路感與乘坐回饋,本來自己覺得20 or 21吋輪圈在台灣道路環境,會不會很彈跳或是路感特別明顯,但實際4S開起來因為有PASM,所以路面的回饋不論是回到方向盤與座椅上,確實可以算舒適且實用,這大概是我為何從4S作為選擇基礎的比較,這類底盤件的功能實在是很強大也實用。後輪轉向在迴轉與停車時比較有感,但我比較直覺有感的就是迴轉跟低速轉向。
另外有講到說目前若配備符合條件的新車現車、認證中古車現車都可以直接買,不需要等,差別就在於年分與顏色、車款、選配項目是否合適。有急用車與不會持有超過三年的用車習慣,是可以透過認證中古車部來進行車款的買賣,但車款買回只接受總代理的車。下集我來直接對比一下兩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