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成員、台大電子工程所博士生莊子德表示,以往3D立體影像、可調變(Scalable )及超高解析度(Quad Full HD)3項功能會需要多個晶片才能執行,但現在只要一片晶片就可搞定,且耗電量低於100毫瓦,比現有晶片耗電量都低,是一項新的節能技術,還獲選為今年國際IC設計競賽「DAC/ISSCC學生設計競賽」優勝作品。
莊子德說,新晶片費時1年多研發,除了能以更快的運算方式,支援比現有高畫質「Full HD」(1920 X1080)大上4倍的超高解析畫質(4096 X 2160),還可將影像訊號解碼出2個以上視角,達到3D效果,未來手機只要加裝此晶片,配合支援3D顯示的螢幕,就能在手機上看3D電影;研究團隊目前更著手開發將2D平面影像轉為3D的技術,讓以後看一般電視節目也能享受臨場感。
1950年代,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華生〕與〔克里克〕,因為研究DNA分子結構的需要,前往倫敦國王學院生理醫學系拜訪〔威爾金斯〕,威爾金斯是日向華生與克里克出示了由其助理〔羅莎琳〕所拍攝的DNA樣本之51號X光繞射相片,華生與克里克因為觀看此張DNA相片獲得啟發,因而架構出DNA分子的雙螺旋模型出來。1953年4月25日,華生與克里克將標題為〔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的論文發表於英國的NATURE期刊上,克里克、華生、威爾金斯三人因為此一重大貢獻,共同獲得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圖04.1950年代,羅莎琳所拍攝的DNA Sample之51號X光繞射相片. Sodium deoxyribose nucleate from calf thymus, Structure B, Photo 51, taken by Rosalind E. Franklin. “Source: Special collections, The Valley Librar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http://rosalindfranklin.wordpress.com/2007/12/14/the-photo-that-made-genetic-history/
圖05.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exhibit their DNA model at Cambridge (1953).圖片中的DNA分子結構模型,在台灣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內也有一座一模一樣的模型。http://www2.few.hk/itcamp2008-project/CAMP1/CU/FF/FF1-1/Our%20lessons_WatsonJames-CrickFrancis.jpg
1962年,華森、克里克與威爾金斯因DNA的發現而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然而羅莎琳卻於1958年不幸因卵巢癌過世,羅莎琳因而無法為自己辯解,也無緣與另外三人同享諾貝爾桂冠的榮耀,甚至在當時,一般人仍不知道羅莎琳是誰,這對羅莎琳而言似乎有點不公平,難道羅莎琳的事蹟就應該自此遭到埋沒,事實上事情之後的演進並非如此,羅莎琳終將獲得她應該得到的榮耀。就在羅莎琳1958年過世45年之後,2003年,倫敦國王學院將一棟新大樓命名為【羅莎琳-威爾金斯館】,以紀念她與同事威爾金斯所作的貢獻。接著,2004年1月27日,位於美國芝加哥,創校於1912年的Finch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宣佈將改變其校名為【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s】,並自2004年3月1日起開始生效,以紀念羅莎琳對生理醫學所做的傑出貢獻。 ●.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羅莎琳‧法蘭克林的一生(Rosalind Franklin : The Dark Lady of DNA) ●.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
但在此篇〔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論文發表的1953年,DNA分子結構是華生與克里克根據羅莎琳所拍攝的DNA相片,在猜想下所建構出來的,因為在1953年的當時,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種顯微鏡可以用來觀察直徑僅2nm(2奈米=2納米)的DNA,也就是在1953年,全世界並沒有任何人曾藉助顯微儀器親眼直接觀察到DNA分子結構的真實面貌,一直到1953年36年之後的1989年1月20日,美國科學家使用1982年由〔賓尼〕與〔勞爾〕所發明的掃瞄穿隧式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拍出第一張清晰的DNA照片,這才使人們第一次直接觀察到DNA的真實面貌。3個月之後,中國上海的科學家利用自己研製的全部國產化的掃瞄穿隧式顯微鏡,獲得了更為清晰、分辨率更高的DNA結構相片。更令人高興的是,1990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白春禮博士〕,使用自己研製的掃瞄穿隧式顯微鏡,在世界上首次觀察到DNA三鏈辮狀結構。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又一重大發現。(此段內容摘自:二十世紀科學Ⅱ,王士平、劉樹勇著,P222~223頁)
●.何謂碳60? C60的發現是天文物理研究上「正打歪著」的意外收獲。英國布來頓(Brighton)薩克奚斯(Sussex)大學化學與分子學院的科洛托教授(Harry. W. Kroto)為了探究星際間的塵埃光譜,在可見光區及紫外光區的吸收帶是否由微小的石墨碳粒所引起,一直在尋找一台可以模擬富含碳元素星球周遭條件的儀器,在英國遍尋不著,美國休士頓(Houston)萊斯(Rice)大學化學系的柯爾(Robert. Curl)教授告訴他,在該校奈米科技中心有適合的儀器,屬史麥利(Richard. E. Smalley)教授所有,當時這部儀器主要用於矽和鍺等半導體的研究,它的功能是用雷射蒸發物質,然後與鈍氣混合,經由噴嘴噴出冷卻,最後以質譜儀記錄產物,因為使用者眾多,大排長龍,科洛托的檔期被安排在十八個月之後,真是好事多磨,足足等了一年又半載,在1985年,他飛越大西洋遠赴休士頓,與柯爾、史麥利合作研究,他們以聚焦的雷射光照設石墨,激發出蒸氣,將此蒸氣冷凝後測出許多含偶數個碳原子的碳原子簇,例如:C24、C32、C60、C70、C84、C540、C1500等,這一系列的分子稱為碳簇分子(carbon cluster)。數天後,他們在質譜上發現對應60個及70個碳原子的兩個主要譜峰,峰的強弱與蒸氣壓有關,稍早有些研究者也有類似的發現,但是沒有更進一步對這個現象做探討,因此喪失畢生難遇的獲獎機會。
●.C60-碳六十(Buckminsterfullerene) 1985年,英國化學家柯洛托(Sir Harold W. Kroto)為了探索在可見光與紫外光之間,是否存在屬於微小石墨碳粒的星際塵埃光譜,在柯爾(Robert F. Curl)與史莫利(Richard E. Smalley)的協助下,以聚焦雷射蒸發石墨,再與鈍氣混合由噴嘴噴出冷卻,並以質譜儀記錄產物,測出含有偶數個碳原子的碳簇(carbon cluster)。
共
237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