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則留言

4

marchchen(marchchen)

2008/02/29 13:59:25

發文

#414206 IP 189.21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是的,價格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就因為這油比起一些拉不拉機的神油絕對便宜,C/P值又高我才會考慮
在我發起的另一個全合成機油討論中,有熱心的大大提到跟誰買
-March-@ '00 M2000 2.0 Dark Green SFI + DENSO ITV22 + K&N + 火紅引擎室拉桿 + Bendix 來令+碟盤 B&M ATF Cooler + 電光逆電流 + 冷卻水量感應器 + PP2(195/60/15) 相簿:http://photo.pchome.com.tw/marchchen1976/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4:09:49

發文

#414213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120457368 (毛毛) 所寫
全合成機油 跟 礦物油..是覺對有差異的...
如果要找差異性...
網路搜尋 就一堆文章了....
從機油的基礎油... 配方..到添加劑到制程.. 都有說明....
也可以找到2者的差異性....
我個人使用上 ...抗衰退度 ..耐高溫 ..油泥生成度 ..油氣生成度 ..抗氧化性...
抗酸性.... 等粉多..... 全合成機油 會比 礦物油好用 非常多.........
但雖然都是全合成機油....不不同廠牌... 差異性也是差粉多 ..價格也是....
所以如何找到... 便宜又好用的油 ..這也是一門學問了....
我最喜歡用歐洲油>日本油>美國油...
其它找時間在寫 ..睡午覺去...................🙂


毛毛大哥,

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現在又更加有概念了.🙂

再次向您說謝謝.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4:20:48

發文

#414215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acky650 (william) 所寫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過舊的車子會有漏油的考量. 這完全是因為橡皮圈因壽命的關係而導致彈性疲乏.

礦物機油通常較厚所以不會有上述問題.



no...轉子引擎...


William 大哥,

謝謝您的留言.

但是是否能請您詳加說明, 因為我們不是很明白您所說的意思.

先跟您說謝謝摟.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4:31:24

發文

#414218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archchen (March Chen) 所寫
歐系,日系,美系,不曉得講的是產地還是廠牌?
像世界大廠 SHELL,生產的機油有美國製,有歐洲製,有香港製,那這樣應該算什麼系呢?
============================================================

機油世界之混亂,在小弟深入了解之後才逐漸了解
尤其是法令不健全的國內,不實包裝不實規格的騙人產品處處可見
什麼[相信大廠的產品就對了]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我才知道以前自作聰明買的[大廠]產品原來都是分裝機油
在台[總代理]分裝,包裝照樣Made in Germany、在東南亞國家分裝,包裝一樣是 Made in Germany
買進大桶的 15W40 礦物機油,亂混一通分裝成小瓶的 5W/0W40 當神油在賣,噱高價,賺暴利
消費者對此,可說完全沒有判別能力!
因此,
身邊有許多朋友就只敢用國光牌機油或原廠機油,但是 ...
國光牌:雖然不會用到假油,但它的 C/P 值實在不高,引擎保護能力有限,不太好胚車,劣化速度頗快,
    價格頗硬。
原廠油:成本考量,低價得標,真正好的原廠油好像十分有限!
    我這次趁福特送機油卷一張特地選用 5W40全合成原廠機油來用,大概3500-4000KM即明顯劣化,還會敲缸

經反覆思索,自己要的機油需符合以下特色 ..
1.對引擎的保護夠,在車主的操駕範圍內不能傷車,劣化速度不能太快
2.Made in 哪裡就是哪裡,在原產地就包裝好的才是以後願意掏錢買的,判定方式,上原廠官網查到的包裝
 與拿到的包裝一模一樣才是正品《當然,也要確定所謂[原廠網站]是不是國人自己架的,老實講,這不容易》
3.同第2點,機油包裝與原廠規格一致,都有符合車輛認證,如 VW505,MBXXXX ....ACEA A3/B3等
 老實講,API 根本不足以代表油品質好壞,只要砸錢送驗碼都會過
4.PAO + ESTER(Group V)的機油成分 -- 在我的眼裡這才是高品質的全合成機油,產油大廠們,失禮了
 Hydrocrack oil就是低成本的氫裂解機油,要叫全合成我也沒意見,祝大廠們生意興隆。

回顧過去,我只用過真正 Made in Germany ,且在Germany 就包裝好的油:Ravenol TSI 10W40
http://www.ravenol.com/products?part=118
放眼未來,目前已經拿到手,Made in Italy,且在 Italy 就包裝好的超級好油:Bardahl Technos C60 5W40
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519065



March 大哥,

所提到的系別主要以品牌做區分. 因為它們掌控著主要成份與配方.

至於臺灣的市場情況,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大家的心態問題吧.

我們相信, 只要有好公司稟持著作事實在, 我想應該就不會有真假油的問題了吧.

所以, 整體來説您也是偏向歐系的機油是吧?

最後還是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叮噹(yu38sn)

2008/02/29 15:12:14

發文

#414243 IP 82.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版大您好!🙂
就個人經驗上來說,耐用度以歐洲出廠的油最好,許多廠牌使用起來,就算到了保養里程,也不會有明顯的劣化,缺點就是價錢非常貴!
而美國油依CP值來看,非常的不錯,價錢便宜,雖然耐用度不如歐洲油好,但也足夠應付至保養里程,只要準時換油就行了。
那日本油...目前小弟接觸的通路少有日本油,不然就是疑似假油,所以...目前尚未嚐試。
而黏度...小弟偏愛5W-50全合成油,早期舊車用過10W-40、15W-40、20W-50,後來換車後用過5W-30、0W-40、5W-50,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用過,依個人的用車環境(偶而大腳、長途、上高山等),就屬5W-50全合成油最合用,美製5W-50可用至5000公里未有明顯劣化;而樓上有大大提到5W-30的油,耐受度就小弟使用起來,真的不是很好,跑一趟長途就虛掉劣化了,且好像也沒有比較省油,賺到引擎雜音一堆罷了。
以上供參!🙂

ABS off(e123843357)

2008/02/29 15:28:48

發文

#414260 IP 189.22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20W-50的礦物油的特性呢?
推廣台灣擬真RCG的競賽活動、強力推荐LFS、GTR系列、rFactor等擬真RCG。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5:40:51

發文

#414270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版大您好!🙂
就個人經驗上來說,耐用度以歐洲出廠的油最好,許多廠牌使用起來,就算到了保養里程,也不會有明顯的劣化,缺點就是價錢非常貴!
而美國油依CP值來看,非常的不錯,價錢便宜,雖然耐用度不如歐洲油好,但也足夠應付至保養里程,只要準時換油就行了。
那日本油...目前小弟接觸的通路少有日本油,不然就是疑似假油,所以...目前尚未嚐試。
而黏度...小弟偏愛5W-50全合成油,早期舊車用過10W-40、15W-40、20W-50,後來換車後用過5W-30、0W-40、5W-50,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用過,依個人的用車環境(偶而大腳、長途、上高山等),就屬5W-50全合成油最合用,美製5W-50可用至5000公里未有明顯劣化;而樓上有大大提到5W-30的油,耐受度就小弟使用起來,真的不是很好,跑一趟長途就虛掉劣化了,且好像也沒有比較省油,賺到引擎雜音一堆罷了。
以上供參!🙂


叮噹大哥您好,

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從您的言論看的出您是一位愛車又懂得車的真發燒友.

您所試過的機油款式還真齊全. 🙂

依據您的經驗, 機油的品質是: 歐系>美系.

但若依價格來說, 卻是: 美系>歐系.

而依照台灣的行車生態還境, 您覺得應當5,000km 換一次機油. 或就依照油品的 10,000km 就好?

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又多瞭解一些愛車朋友對機油的看法.

再次謝謝您.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叮噹(yu38sn)

2008/02/29 16:01:14

發文

#414284 IP 82.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123843357 (狂熱的GT車手) 所寫
20W-50的礦物油的特性呢?

您好!🙂
提供一下小弟用過20W-50礦物油的經驗,這種油...只能說油膜除了「厚」還是「厚」,厚到影響引擎運轉,優點是引擎聲比較小,可以減緩引擎吃機油的速度;缺點是...爬坡無力、耗油,小弟舊車在使用時必加一鑵補缸用油精,不然阻力太大,曾經在上坡起步時往後滑動,嚇出一身冷汗!
以上供參!🙂

marchchen(marchchen)

2008/02/29 16:08:15

發文

#414289 IP 189.21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March 大哥,
所提到的系別主要以品牌做區分. 因為它們掌控著主要成份與配方.
至於臺灣的市場情況,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大家的心態問題吧.
我們相信, 只要有好公司稟持著作事實在, 我想應該就不會有真假油的問題了吧.
所以, 整體來説您也是偏向歐系的機油是吧?

是的,
我的觀念是歐洲車用歐洲油,因為車廠自己有自己的規格規範,如VW505、MB 222.22,還有共用的ACEA的規範
不過「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很難找,大家自求多福。
日本車隨便用什麼油都可以,這就是日本車這麼耐用好保養,只要符合原廠規範的黏度即可
美國車用美國油,不一定,君不見美國車普遍大排氣量,HIGHWAY發達,地大物博,
一上車就是行駛一兩小時以上,所以質地精純的礦物機油幾乎就可以符合多數美國用車所需。
-March-@ '00 M2000 2.0 Dark Green SFI + DENSO ITV22 + K&N + 火紅引擎室拉桿 + Bendix 來令+碟盤 B&M ATF Cooler + 電光逆電流 + 冷卻水量感應器 + PP2(195/60/15) 相簿:http://photo.pchome.com.tw/marchchen1976/

尼斯(niniline1999)

2008/02/29 16:13:05

發文

#414290 IP 189.6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120457368 (毛毛) 所寫
回應 marchchen (March Chen) 所寫
歐系,日系,美系,不曉得講的是產地還是廠牌?
像世界大廠 SHELL,生產的機油有美國製,有歐洲製,有香港製,那這樣應該算什麼系呢?
============================================================

回顧過去,我只用過真正 Made in Germany ,且在Germany 就包裝好的油:Ravenol TSI 10W40
http://www.ravenol.com/products?part=118
放眼未來,目前已經拿到手,Made in Italy,且在 Italy 就包裝好的超級好油:Bardahl Technos C60 5W40
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519065

百達確實是好油....
不過價格太高不符合我的c/p值......
我的用油除了好用之外 ...價格也要考慮進去.....
我找我認識的廠商問看看... 看有沒有認識的......

百達機油我對他評價很高,他有便宜的但代理商退出後,
市場只剩高價格的.

ABS off(e123843357)

2008/02/29 16:13:17

發文

#414291 IP 189.22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回應 e123843357 (狂熱的GT車手) 所寫
20W-50的礦物油的特性呢?

您好!🙂
提供一下小弟用過20W-50礦物油的經驗,這種油...只能說油膜除了「厚」還是「厚」,厚到影響引擎運轉,優點是引擎聲比較小,可以減緩引擎吃機油的速度;缺點是...爬坡無力、耗油,小弟舊車在使用時必加一鑵補缸用油精,不然阻力太大,曾經在上坡起步時往後滑動,嚇出一身冷汗!
以上供參!🙂

所以礦物油裡面這種保護性比較好嗎?
是不想用合成油啦、太貴了。😌
推廣台灣擬真RCG的競賽活動、強力推荐LFS、GTR系列、rFactor等擬真RCG。

叮噹(yu38sn)

2008/02/29 16:26:55

發文

#414297 IP 82.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版大您好!🙂
就個人經驗上來說,耐用度以歐洲出廠的油最好,許多廠牌使用起來,就算到了保養里程,也不會有明顯的劣化,缺點就是價錢非常貴!
而美國油依CP值來看,非常的不錯,價錢便宜,雖然耐用度不如歐洲油好,但也足夠應付至保養里程,只要準時換油就行了。
那日本油...目前小弟接觸的通路少有日本油,不然就是疑似假油,所以...目前尚未嚐試。
而黏度...小弟偏愛5W-50全合成油,早期舊車用過10W-40、15W-40、20W-50,後來換車後用過5W-30、0W-40、5W-50,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用過,依個人的用車環境(偶而大腳、長途、上高山等),就屬5W-50全合成油最合用,美製5W-50可用至5000公里未有明顯劣化;而樓上有大大提到5W-30的油,耐受度就小弟使用起來,真的不是很好,跑一趟長途就虛掉劣化了,且好像也沒有比較省油,賺到引擎雜音一堆罷了。
以上供參!🙂


叮噹大哥您好,
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從您的言論看的出您是一位愛車又懂得車的真發燒友.
您所試過的機油款式還真齊全. 🙂
依據您的經驗, 機油的品質是: 歐系>美系.
但若依價格來說, 卻是: 美系>歐系.
而依照台灣的行車生態還境, 您覺得應當5,000km 換一次機油. 或就依照油品的 10,000km 就好?
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又多瞭解一些愛車朋友對機油的看法.
再次謝謝您.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您好!🙂
不敢當,在下小弟!
個人淺見,建議5,000KM換一次油比較好,臺灣氣候高溫溼熱,且空氣品質普偏不佳,加上市區道路走走停停,5,000KM換下來的油也差不多要失去潤滑了,您可以換油時留意一下換下來的油油質如何,用手輕沾,戳戮看,相信您也可以了解當中的差異。
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行車多以長途為主,且在短期內累積大量公里數,這樣理論上也可以半年或一萬公里再換油。
小弟目前約3個月5,000公里換一次油,美系油一瓶不到200元,一次三瓶加工資及油芯費用不會太高!
以上供參!🙂

叮噹(yu38sn)

2008/02/29 16:38:09

發文

#414303 IP 82.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123843357 (狂熱的GT車手) 所寫

所以礦物油裡面這種保護性比較好嗎?
是不想用合成油啦、太貴了。😌

您好!🙂
保護性比較好?!應該這樣說,換油後的初期保護性不錯,但因為是礦物油,裏面少有添加劑,油經過高溫、低溫、高壓...後,劣化速度相對較半合成油或全合成油快,所以較不持久,如果常換油的,應該也可以用吧!
而小弟當初用20W-50的油是因為車子舊了且會吃機油。
以上供參!🙂

叮噹(yu38sn)

2008/02/29 16:45:56

發文

#414306 IP 82.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版大您好!🙂
就個人經驗上來說,耐用度以歐洲出廠的油最好,許多廠牌使用起來,就算到了保養里程,也不會有明顯的劣化,缺點就是價錢非常貴!
而美國油依CP值來看,非常的不錯,價錢便宜,雖然耐用度不如歐洲油好,但也足夠應付至保養里程,只要準時換油就行了。
那日本油...目前小弟接觸的通路少有日本油,不然就是疑似假油,所以...目前尚未嚐試。
而黏度...小弟偏愛5W-50全合成油,早期舊車用過10W-40、15W-40、20W-50,後來換車後用過5W-30、0W-40、5W-50,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用過,依個人的用車環境(偶而大腳、長途、上高山等),就屬5W-50全合成油最合用,美製5W-50可用至5000公里未有明顯劣化;而樓上有大大提到5W-30的油,耐受度就小弟使用起來,真的不是很好,跑一趟長途就虛掉劣化了,且好像也沒有比較省油,賺到引擎雜音一堆罷了。
以上供參!🙂


叮噹大哥您好,
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從您的言論看的出您是一位愛車又懂得車的真發燒友.
您所試過的機油款式還真齊全. 🙂
依據您的經驗, 機油的品質是: 歐系>美系.
但若依價格來說, 卻是: 美系>歐系.
而依照台灣的行車生態還境, 您覺得應當5,000km 換一次機油. 或就依照油品的 10,000km 就好?
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又多瞭解一些愛車朋友對機油的看法.
再次謝謝您.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您好!🙂
不敢當,在下小弟!
個人淺見,建議5,000KM換一次油比較好,臺灣氣候高溫溼熱,且空氣品質普偏不佳,加上市區道路走走停停,5,000KM換下來的油也差不多要失去潤滑了,您可以換油時留意一下換下來的油油質如何,用手輕沾,戳戮看,相信您也可以了解當中的差異。
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行車多以長途為主,且在短期內累積大量公里數,這樣理論上也可以半年或一萬公里再換油。
小弟目前約3個月5,000公里換一次油,美系油一瓶不到200元,一次三瓶加工資及油芯費用不會太高!
以上供參!🙂

SORRY!😊更正...是搓搓看!
也可以觀看一下換下油的顏色,好的油不會呈現碳黑色,會有些黑偏深咖啡色帶一點點透明;味道比較沒碳焦味!
以上供參!🙂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9:15:55

發文

#414357 IP 90.21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回應 e123843357 (狂熱的GT車手) 所寫
20W-50的礦物油的特性呢?

您好!🙂
提供一下小弟用過20W-50礦物油的經驗,這種油...只能說油膜除了「厚」還是「厚」,厚到影響引擎運轉,優點是引擎聲比較小,可以減緩引擎吃機油的速度;缺點是...爬坡無力、耗油,小弟舊車在使用時必加一鑵補缸用油精,不然阻力太大,曾經在上坡起步時往後滑動,嚇出一身冷汗!
以上供參!🙂


叮噹大哥,

您所說的我們也曾聽說過.

大多數的舊車, 我們聽說也都建議使用 10W-40 或 15W-40 的機油.

20W-50 似乎真的太厚了. 因為, 往後滑動真是可怕一些了.

我只能說您的經驗是我們大家最好的學習ㄛ 🙂

再次謝謝您真心的分享, 小弟受益良多.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9:33:36

發文

#414363 IP 90.21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archchen (March Chen) 所寫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March 大哥,
所提到的系別主要以品牌做區分. 因為它們掌控著主要成份與配方.
至於臺灣的市場情況,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大家的心態問題吧.
我們相信, 只要有好公司稟持著作事實在, 我想應該就不會有真假油的問題了吧.
所以, 整體來説您也是偏向歐系的機油是吧?

是的,
我的觀念是歐洲車用歐洲油,因為車廠自己有自己的規格規範,如VW505、MB 222.22,還有共用的ACEA的規範
不過「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很難找,大家自求多福。
日本車隨便用什麼油都可以,這就是日本車這麼耐用好保養,只要符合原廠規範的黏度即可
美國車用美國油,不一定,君不見美國車普遍大排氣量,HIGHWAY發達,地大物博,
一上車就是行駛一兩小時以上,所以質地精純的礦物機油幾乎就可以符合多數美國用車所需。


March 大哥,

謝謝您的留言.

我們想「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因該不難找到, 只不過價格應該都高高在上.

只能說, 我們誠心祝您好運, 相信繼續找尋必有所獲,畢竟'好事只不過是須要多多拙磨'.

不過依您所說, 可能是因為歐系車子較多規格, 造就了稍優的歐系機油.

根據您的解說, 我想是非常的附合邏輯.

再次謝謝您的明述與解説.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9:42:15

發文

#414365 IP 90.21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123843357 (狂熱的GT車手) 所寫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回應 e123843357 (狂熱的GT車手) 所寫
20W-50的礦物油的特性呢?

您好!🙂
提供一下小弟用過20W-50礦物油的經驗,這種油...只能說油膜除了「厚」還是「厚」,厚到影響引擎運轉,優點是引擎聲比較小,可以減緩引擎吃機油的速度;缺點是...爬坡無力、耗油,小弟舊車在使用時必加一鑵補缸用油精,不然阻力太大,曾經在上坡起步時往後滑動,嚇出一身冷汗!
以上供參!🙂

所以礦物油裡面這種保護性比較好嗎?
是不想用合成油啦、太貴了。😌


GT車手 大哥,

無需感到"欲卒", 「正品優價的歐系機油」,因該不難找到, 只不過, '好事總是多磨', 所以還是只能對您說加油加油. 🙂

最後, 再次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19:45:43

發文

#414366 IP 90.21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版大您好!🙂
就個人經驗上來說,耐用度以歐洲出廠的油最好,許多廠牌使用起來,就算到了保養里程,也不會有明顯的劣化,缺點就是價錢非常貴!
而美國油依CP值來看,非常的不錯,價錢便宜,雖然耐用度不如歐洲油好,但也足夠應付至保養里程,只要準時換油就行了。
那日本油...目前小弟接觸的通路少有日本油,不然就是疑似假油,所以...目前尚未嚐試。
而黏度...小弟偏愛5W-50全合成油,早期舊車用過10W-40、15W-40、20W-50,後來換車後用過5W-30、0W-40、5W-50,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用過,依個人的用車環境(偶而大腳、長途、上高山等),就屬5W-50全合成油最合用,美製5W-50可用至5000公里未有明顯劣化;而樓上有大大提到5W-30的油,耐受度就小弟使用起來,真的不是很好,跑一趟長途就虛掉劣化了,且好像也沒有比較省油,賺到引擎雜音一堆罷了。
以上供參!🙂


叮噹大哥您好,
謝謝您的留言分享.
從您的言論看的出您是一位愛車又懂得車的真發燒友.
您所試過的機油款式還真齊全. 🙂
依據您的經驗, 機油的品質是: 歐系>美系.
但若依價格來說, 卻是: 美系>歐系.
而依照台灣的行車生態還境, 您覺得應當5,000km 換一次機油. 或就依照油品的 10,000km 就好?
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又多瞭解一些愛車朋友對機油的看法.
再次謝謝您.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您好!🙂
不敢當,在下小弟!
個人淺見,建議5,000KM換一次油比較好,臺灣氣候高溫溼熱,且空氣品質普偏不佳,加上市區道路走走停停,5,000KM換下來的油也差不多要失去潤滑了,您可以換油時留意一下換下來的油油質如何,用手輕沾,戳戮看,相信您也可以了解當中的差異。
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行車多以長途為主,且在短期內累積大量公里數,這樣理論上也可以半年或一萬公里再換油。
小弟目前約3個月5,000公里換一次油,美系油一瓶不到200元,一次三瓶加工資及油芯費用不會太高!
以上供參!🙂

SORRY!😊更正...是搓搓看!
也可以觀看一下換下油的顏色,好的油不會呈現碳黑色,會有些黑偏深咖啡色帶一點點透明;味道比較沒碳焦味!
以上供參!🙂


謝謝叮噹大哥,

完全明了~

謝謝, 謝謝. 🙂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marchchen(marchchen)

2008/02/29 22:45:35

發文

#414483 IP 187.10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March 大哥,
我們想「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因該不難找到, 只不過價格應該都高高在上.
只能說, 我們誠心祝您好運, 相信繼續找尋必有所獲,畢竟'好事只不過是須要多多拙磨'.
不過依您所說, 可能是因為歐系車子較多規格, 造就了稍優的歐系機油.
根據您的解說, 我想是非常的附合邏輯.
再次謝謝您的明述與解説.

不客氣!
我知道您汲汲營營引進英國 Carlube 機油,在另一個版大家討論的沸沸揚揚,還遭同業打壓
不過,消費者大多還沒有建立要買「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的觀念,
多數人還以為買便宜的大廠油(真假不知,哪裡分裝也不清楚)就安心,還沾沾自喜
我相信
如果您的產品是真材實料,價格合理,一定能被本地消費者接受的!
我最近找到 Millers Oils 這個代理商,他的主打相當有意思!!!英國北海精煉基礎油!
http://tw.myblog.yahoo.com/bismarck509416/
真正極品的純歐洲機油,就該有他廣告中這樣的水準,是吧!
消費者是需要被教育的,或許在您未來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可以找到一些靈感!

很高興的是,我也已經找到我自己的 "Oil Right"
-March-@ '00 M2000 2.0 Dark Green SFI + DENSO ITV22 + K&N + 火紅引擎室拉桿 + Bendix 來令+碟盤 B&M ATF Cooler + 電光逆電流 + 冷卻水量感應器 + PP2(195/60/15) 相簿:http://photo.pchome.com.tw/marchchen1976/

Carlube.TW(morinsho)

2008/02/29 23:18:23

發文

#414515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archchen (March Chen) 所寫
回應 morinsho (Carlube.TW) 所寫

March 大哥,
我們想「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因該不難找到, 只不過價格應該都高高在上.
只能說, 我們誠心祝您好運, 相信繼續找尋必有所獲,畢竟'好事只不過是須要多多拙磨'.
不過依您所說, 可能是因為歐系車子較多規格, 造就了稍優的歐系機油.
根據您的解說, 我想是非常的附合邏輯.
再次謝謝您的明述與解説.

不客氣!
我知道您汲汲營營引進英國 Carlube 機油,在另一個版大家討論的沸沸揚揚,還遭同業打壓
不過,消費者大多還沒有建立要買「真正在歐洲包裝好銷售來台的歐洲油」的觀念,
多數人還以為買便宜的大廠油(真假不知,哪裡分裝也不清楚)就安心,還沾沾自喜
我相信如果您的產品是真材實料,價格合理,一定能被本地消費者接受的!
我最近找到 Millers Oils 這個代理商,他的主打相當有意思!!!英國北海精煉基礎油!
http://tw.myblog.yahoo.com/bismarck509416/
真正極品的純歐洲機油,就該有他廣告中這樣的水準,是吧!
消費者是需要被教育的,或許在您未來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可以找到一些靈感!

很高興的是,我也已經找到我自己的 "Oil Right"


March 大哥,

謝謝您的留言與鼓勵. 🙂

我們的想法很單純, 終究想與大家分享好的事物, 但是做對的事一定會遭遇到挑戰的.

可是, 日久見人心. 畢竟大眾的心眼還是雪亮的~~

例如 Millers 用了 120年證明它們的價值, 若我們曾被打壓那也代表著我們的實力是被肯定的, 您認為呢? 🙂

再次謝謝您的鼓勵, 我這一兩天還真的又多了解一些事了呢!

祝好,

Kind regards,
Carlube.TW@gmail.com
熱門新聞
東風本田舉行記者會宣布e:NS2開賣,並開出限時優惠價15.98萬人民幣起,同時也預告今年還會推出靈悉L以及燁S7。
Volkswagen正式發表了小改款Golf R,外觀造型上進行小針美容,駕駛座艙導入了12.9吋中控,馬力小幅提升至333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