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對輪胎的好處
氮氣可以讓你的車輪胎抓地力更緊密,過彎更穩定,操控更自如,也因此對行車就更安全,因為氮氣是惰性氣體,不會有氧化作用,不管是鋁合金鋼圈或橡膠內胎,都可以維持原有的強度與韌性,大大延長輪胎的壽命,甚至改善避震與彈跳的狀態,讓車上的乘客感到更佳的舒適.
氮氣也有缺點,沒有行路感,尤其對使用質地較軟的輪胎,如Maxxis, Michelin,如果在這種輪胎使用氮氣,保證您會覺得怪怪的!
為什麼會沒有行路感?
什麼是惰性?
什麼是惰性?
像F-1或飛機, 這些都是要求安全性高的運輸或比賽工具。
灌氮氣主要原因, 個人是認為避免在發生意外時, 一旦燒到輪胎, 輪胎破裂瞬間, 又提動大量氧氣.....
如果你高中化學夠好(每次月考都能考60....), 還記得「查理定律」及「理想氣體方程式」, 你就知道灌氮氣和空氣的差別----「幾乎等於零」!
灌氮氣主要原因, 個人是認為避免在發生意外時, 一旦燒到輪胎, 輪胎破裂瞬間, 又提動大量氧氣.....
如果你高中化學夠好(每次月考都能考60....), 還記得「查理定律」及「理想氣體方程式」, 你就知道灌氮氣和空氣的差別----「幾乎等於零」!
知識就是力量,我們都希望藉由知識來改善現有的一切,如果一樣商品沒有它的優點,在市場上就不會長期生存,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一個互動網站的存在,也貴在於它能傳達不同的訊息,專業有專業的可愛,業餘有業餘的創意,彼此不相排斥,我不知道化學每次都能考60分代表什麼意義,為什麼只有60分而不是80分呢?
其實灌氮氣對伊扳成用車, 無論是輪胎胎壓的穩定, Q度, 操控, 路感, 完完全全沒有用, 純粹是商人的噱頭。
空氣中有78%的氮氣, 氧氣佔了約21%, 其他是一些較稀有的氣體。氧的分子量32, 氮則為28, 無論在熱膨脹係數或同壓下的分子數目, 幾乎沒啥差別(非常小)。
高中化學就教過了, 無論從理想氣體方程式或給鋁煞克定律, 查理定律等, 就已使你具備足夠的知識去判斷到底打氮氣有沒有用。
為何說60分? 表示你不太混, 至少有學到.....
為何會一直存在? 因為不知詳情的消費者, 也一直出現....
網路的功能, 其一就是「正視聽」, 如果連上網得來的資訊都是錯的, 那不如乾脆去打連線遊戲算了。
其實我講話是有點衝, 但我一向對發表在公眾場合的言論, 抱著高標準的審視態度---自己灌念錯誤無所謂, 會連帶誤導他人, 甚至在無意間成為不肖商人誇大不實廣告的幫兇, 這點不可不慎!
空氣中有78%的氮氣, 氧氣佔了約21%, 其他是一些較稀有的氣體。氧的分子量32, 氮則為28, 無論在熱膨脹係數或同壓下的分子數目, 幾乎沒啥差別(非常小)。
高中化學就教過了, 無論從理想氣體方程式或給鋁煞克定律, 查理定律等, 就已使你具備足夠的知識去判斷到底打氮氣有沒有用。
為何說60分? 表示你不太混, 至少有學到.....
為何會一直存在? 因為不知詳情的消費者, 也一直出現....
網路的功能, 其一就是「正視聽」, 如果連上網得來的資訊都是錯的, 那不如乾脆去打連線遊戲算了。
其實我講話是有點衝, 但我一向對發表在公眾場合的言論, 抱著高標準的審視態度---自己灌念錯誤無所謂, 會連帶誤導他人, 甚至在無意間成為不肖商人誇大不實廣告的幫兇, 這點不可不慎!
化學,偶素不懂啦!(雖然偶高一化學也考過>60分),但在偶看來--以上七張,"張張都精彩"(如果我是你們的高中老師,絕對給你們100分)
~~歹勢..上來錦上添花一下
~~~C.C.C....^o^"
~~歹勢..上來錦上添花一下
~~~C.C.C....^o^"
(1) 一般充氣(空氣) = 約79%的氮氣 + 約20%的氧氣 + ?%的水滴or蒸汽 + ?%的其他氣體
(2) 純氮充氣 = 近似99.9%的氮氣
對一般街車(道路用車)而言,
上述(1)與(2)的差別,其實並不在氮氣與氧氣;
而是在那關鍵性的「?%的水滴or蒸汽」!
因為它們在不同的溫度或壓力下,會產生氣、液態之間的「相變化」;
而此「相變化」所伴隨的體積變化,便會影響輪胎的狀態。
所以,對一般街車而言,
純氮充氣的好處,其實是因「徹底的除濕」!
至於那「20%的氧氣」所造成的差別,
只有競賽用車或其他特殊用車才須care!
(2) 純氮充氣 = 近似99.9%的氮氣
對一般街車(道路用車)而言,
上述(1)與(2)的差別,其實並不在氮氣與氧氣;
而是在那關鍵性的「?%的水滴or蒸汽」!
因為它們在不同的溫度或壓力下,會產生氣、液態之間的「相變化」;
而此「相變化」所伴隨的體積變化,便會影響輪胎的狀態。
所以,對一般街車而言,
純氮充氣的好處,其實是因「徹底的除濕」!
至於那「20%的氧氣」所造成的差別,
只有競賽用車或其他特殊用車才須care!
ㄏㄏ.....歹勢.....
小弟的上述「謬論」,
已在AutoNet慘遭三噸大大吐槽,如下:
====== triton 表示 ======
不是你想的那樣喔。
水蒸氣在各壓力下有最大的「蒸氣壓」, 一旦壓力變大, 水蒸氣的分壓也會變小。
一般輪胎行之壓縮機, 基本上會打到12 kg/cm^2 以上(因為牽涉到要用六分的氣動扳手), 在這麼高壓的情況之下(約等於12大氣壓), 空氣中的水蒸氣, 幾乎早都被擠出來了!
所以打高壓的壓縮機, 要常常放水.......
小弟的上述「謬論」,
已在AutoNet慘遭三噸大大吐槽,如下:
====== triton 表示 ======
不是你想的那樣喔。
水蒸氣在各壓力下有最大的「蒸氣壓」, 一旦壓力變大, 水蒸氣的分壓也會變小。
一般輪胎行之壓縮機, 基本上會打到12 kg/cm^2 以上(因為牽涉到要用六分的氣動扳手), 在這麼高壓的情況之下(約等於12大氣壓), 空氣中的水蒸氣, 幾乎早都被擠出來了!
所以打高壓的壓縮機, 要常常放水.......
三噸大大:
因為小弟對air compressor不甚了解,
有個疑問想請教一下。
在空氣被壓縮的過程中,
有一部分的蒸汽
會在高壓下凝結成水滴(液相)。
這些凝結水滴當中,
難道不會有一部分較小的水滴(液相)
混在compressed air之中,
而一起被灌入輪胎內?
難道air compressor的排水設計
的效率高到可擋掉所有的水滴?
因為小弟對air compressor不甚了解,
有個疑問想請教一下。
在空氣被壓縮的過程中,
有一部分的蒸汽
會在高壓下凝結成水滴(液相)。
這些凝結水滴當中,
難道不會有一部分較小的水滴(液相)
混在compressed air之中,
而一起被灌入輪胎內?
難道air compressor的排水設計
的效率高到可擋掉所有的水滴?
1. 在如此高壓(假設 12 kgw/cm^2)的狀況下, 水蒸氣的分壓少之又少(應該只有個位數的 mm-Hg)。
2. 一般輪胎壓力即使有 35 PSi, 充其量也不過 2.4 kgw/cm^2, 在這情形下, 其飽和水蒸氣壓會遠高於 12 kgw/cm^2時, 所以水蒸氣幾乎沒有機會凝結出來。
3. 一但胎溫升高, 裡面的壓力即使變大, 再怎麼大也沒有機會大過原來的 12 kgw/cm^2; 假設在攝氏 25 度打 30 psi, 在攝氏80度的情況下, 充其量也不過 35.5psi (其實輪胎因為壓力較大會變得圓一點, 所以體積較大, 壓力較無計算值高), 這和當時在壓縮機內的 12kgw/cm^2(相當於 170psi)相比, 壓力還是低許多, 所以水還是不會被擠出來。況且溫度升高, 水的飽和蒸氣壓還會變高!
總而言之, 輪胎沒有液相的水的存在----這還不考慮濾水設備勒!
2. 一般輪胎壓力即使有 35 PSi, 充其量也不過 2.4 kgw/cm^2, 在這情形下, 其飽和水蒸氣壓會遠高於 12 kgw/cm^2時, 所以水蒸氣幾乎沒有機會凝結出來。
3. 一但胎溫升高, 裡面的壓力即使變大, 再怎麼大也沒有機會大過原來的 12 kgw/cm^2; 假設在攝氏 25 度打 30 psi, 在攝氏80度的情況下, 充其量也不過 35.5psi (其實輪胎因為壓力較大會變得圓一點, 所以體積較大, 壓力較無計算值高), 這和當時在壓縮機內的 12kgw/cm^2(相當於 170psi)相比, 壓力還是低許多, 所以水還是不會被擠出來。況且溫度升高, 水的飽和蒸氣壓還會變高!
總而言之, 輪胎沒有液相的水的存在----這還不考慮濾水設備勒!
至於壓縮機的構造, 重點在於被擠出來的水沉積在下方; 而出氣口則在最點。
但打出來的空氣中, 會不會有水滴? 有可能, 但非常非常少。灌個幾部車, 可能才「不幸」噴個一兩滴出來---如果你吃飯計較吃幾粒米, 你再來計較那兩滴水....
但打出來的空氣中, 會不會有水滴? 有可能, 但非常非常少。灌個幾部車, 可能才「不幸」噴個一兩滴出來---如果你吃飯計較吃幾粒米, 你再來計較那兩滴水....
之前看雜誌(的樣子)....
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熱天但氣34PSI空氣可能不到35PSI...
如果不是天天用高級胎在山路飆車..
我覺得是沒啥差拉...
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熱天但氣34PSI空氣可能不到35PSI...
如果不是天天用高級胎在山路飆車..
我覺得是沒啥差拉...
之前看雜誌(的樣子)....
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
這也很奇怪.....看不懂這個數據....
空氣中但佔4/5; 氧佔1/5。
那氧氣豈不是氮氣的壓縮率高20%? 壓縮率是指在同壓下, 體積的減小比率嗎? 那就更離譜了.....
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
這也很奇怪.....看不懂這個數據....
空氣中但佔4/5; 氧佔1/5。
那氧氣豈不是氮氣的壓縮率高20%? 壓縮率是指在同壓下, 體積的減小比率嗎? 那就更離譜了.....
triton(triton)於2003/05/28 0:21回應
.....但打出來的空氣中,會不會有水滴? 有可能,但非常非常少。
灌個幾部車,可能才「不幸」噴個一兩滴出來---
如果你吃飯計較吃幾粒米, 你再來計較那「兩滴水」.......
===================================
ianjasontw(小郭)於2003/06/05 18:14回應
之前看雜誌(的樣子)....
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
三噸大大:
小郭兄所謂的「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會不會就是那「兩滴水」在作祟?
另外,
在小弟印象中,
博啟大大以前似乎曾提過:
有些店家為了成本考量,而把air compressor中的air tank
的進出氣端的濾水器省掉了;對嗎?
.....但打出來的空氣中,會不會有水滴? 有可能,但非常非常少。
灌個幾部車,可能才「不幸」噴個一兩滴出來---
如果你吃飯計較吃幾粒米, 你再來計較那「兩滴水」.......
===================================
ianjasontw(小郭)於2003/06/05 18:14回應
之前看雜誌(的樣子)....
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
三噸大大:
小郭兄所謂的「普通空氣只比氮氣的壓縮率高4%」,
會不會就是那「兩滴水」在作祟?
另外,
在小弟印象中,
博啟大大以前似乎曾提過:
有些店家為了成本考量,而把air compressor中的air tank
的進出氣端的濾水器省掉了;對嗎?
我實在不知道(沒看過)氣體壓縮率的定義, 應該是我以前讀書不認真, 所以沒有讀到....
就任何操作型定義來說, 要拿一般空氣和但器來比較, 奇氣體中之含水量必也是條件之一, 故我認為這不大可能拿25度時, 相對施100%的水和純氮來比; 再者那兩滴水依 PV=nRT 公式計算, 所轉換成的體積有限----別忘了在此處會影響水相的, 只有胎溫! 也就是說在常溫到工作胎溫間, 飽和增氣壓的變化, 是不是能把那兩滴水「吞下去」...
就任何操作型定義來說, 要拿一般空氣和但器來比較, 奇氣體中之含水量必也是條件之一, 故我認為這不大可能拿25度時, 相對施100%的水和純氮來比; 再者那兩滴水依 PV=nRT 公式計算, 所轉換成的體積有限----別忘了在此處會影響水相的, 只有胎溫! 也就是說在常溫到工作胎溫間, 飽和增氣壓的變化, 是不是能把那兩滴水「吞下去」...
triton(triton)於2003/06/07 9:34回應
我實在不知道(沒看過)氣體壓縮率的定義, 應該是我以前讀書不認真, 所以沒有讀到....
============================
三噸大大:
記得「十幾年前」,
小弟曾在「化工熱力學」讀到過「compression ratio」;
但現已「八成」還給教授了,ㄏㄏㄏ......
我實在不知道(沒看過)氣體壓縮率的定義, 應該是我以前讀書不認真, 所以沒有讀到....
============================
三噸大大:
記得「十幾年前」,
小弟曾在「化工熱力學」讀到過「compression ratio」;
但現已「八成」還給教授了,ㄏㄏ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