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韓小汽車 第二季起 40萬低價登台

贏家(yi_shiow)

2009/02/09 21:25:00

發文

#868697 IP 83.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i10 那不是賣40萬-3萬貨物稅= 37萬囉~~~~~

---------------------------------------
陸、韓小汽車 第二季起 40萬低價登台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2009.02.09 03:11 am


去年車市再創下銷售新低量,今年景氣不佳,車市也難望大幅好轉,國內部分車廠為了開拓平價車市場空間,第二季起從韓國、大陸引進小型車,台灣市場將開始四十萬元以下的小汽車價格大戰。

去年台灣車市創下廿三年來的銷售新低,今年多數車商預估全年銷售在廿二到廿三萬輛間,為了擴大市場銷售量,車廠開始注意小型平價車市場,希望用每輛四十萬元左右的價格,撐大車市銷售量。

據瞭解,目前裕隆集團所屬的匯豐汽車可能在下半年引進大陸吉利汽車設計的一千四百西西以下小型車,委託裕隆汽車代工生產。由匯豐汽車轉投資的SUM銷售通路,以四十萬元以下的價格進攻低價車市場。

三陽工業集團旗下的南陽實業今年第二季也要引進韓國現代的i系列小型車,第一款車型是以進口的方式引進現代i10千一百西西小汽車,估計價位在四十萬元左右。

目前國產車中最便宜的車款是太子汽車生產的鈴木Solio一千三百西西小車,售價四十三點八萬元,一度銷售狀況大好,但太子汽車發生經營危機後,銷售業務大幅滑落,Solio銷售量也每下愈況,車商認為,目前台灣車市中,售價四十萬元左右或低於四十萬的汽車產品市場,屬於真空狀態,但潛力十足。

兩年前,台塑汽車曾推出Matiz八百西西小汽車,售價不到三十萬元;裕隆的March汽車,價格也曾壓至卅五萬元多。這兩款車型停產後,國內車市就不復出現四十萬元以下的小汽車。但今年四十萬元級,甚至四十萬元以下的小汽車,可望重出江湖,而且會展開一場激烈拚鬥。

業者分析,過去幾年車商太過於投入中大型房車的開發,忽略了小型車市場的經營,但這兩年不景氣,消費緊縮,民眾的購車預算也變少了,走經濟實惠路線的小型車發展空間應該會比大型車高許多。

【2009/02/09 聯合報】

8

則留言

1

HWA(lee5751)

2009/02/09 21:34:04

發文

#868710 IP 24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買這種車要有心理準備, 也不要開太快!!!

HWA(lee5751)

2009/02/09 21:38:47

發文

#868718 IP 24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lee5751 (Hwa) 所寫
買這種車要有心理準備, 也不要開太快!!!


老梗! 有人PO過了!!!🙂

跑馬地(infotalk)

2009/02/09 21:44:51

發文

#868730 IP 90.16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賣40萬以下,應該會賣得不錯 🙂
9921=74.4

坤宇(9254)

2009/02/09 22:05:45

發文

#868790 IP 90.16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大陸車太爛了要賣的好很難

林大大(az166000)

2009/02/09 22:09:17

發文

#868804 IP 250.11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車越便宜越好,祝它大賣
Lexus、福斯、audi 該買那一台呢@@ ~

許小香(coco704238)

2009/02/09 23:07:50

發文

#868904 IP 83.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太過於普及~~
會不會變成現在機車這樣子~~

把小車當成機車的方式在行駛~
有什麼就鑽什麼 QQ"

30幾萬就有全新的車對一些人來說,應該是蠻大的誘因的我覺得 @@

東方(vr002007)

2009/02/10 01:39:48

發文

#869124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還好吧,不就是填補Matiz這一級的小車市場罷了🙂

鯊很大(imprezafrank)

2009/02/10 03:19:26

發文

#869157 IP 251.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奇怪
另有報導是太子汽車買下台塑汽車的廠房?
要生產大陸奇瑞的QQ
就是之前的MATIZ
太子不是財務有狀況嗎?
好像是說20萬左右

當初王董不就是說要賣20幾萬
結果.....

熱門新聞
綜觀2024年度總市場整體前10名僅有Toyota Yaris Cross為新進榜,其餘多數成員與2023年相同,僅是在排名上做出改變。
臺灣電動車市場2024繳出38,033輛佳績,比2023年2.4萬輛成長率達53.5%,其中Tesla、BMW等都有不小幅度成長。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