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前多次預告後,Yamaha 台灣山葉在今 ( 9/4 ) 依約發表多款新車,其中大家期待許久的 7 代勁戰車系擁有 125 和 155 兩種版本,價格帶落在 9.45 萬元~11.55 萬元,不過主力販售的 155 車型交車時間則是落在 12 月。至於過往 Yamaha 鎖定女性客群的產品 Cuxi,如今以純電之姿「CuxiE」回歸市場,其提供單電池和雙電池兩種車型,售價為 6.3 萬元和 6.4 萬元。另外有著龍骨設計的車款 NMax,台灣山葉這回也帶來了全新改款車型,售價為 13.7 萬元。U-CAR 將在稍後帶來完整報導。
台灣福斯汽車近日宣佈,推出 9 月份購車促銷,除了分期 0 利率/低利率、現金購車折扣,以及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之外,針對 Touran、Tiguan Allspace 等車系更享有專屬優惠價。於 9/21 前完成領牌,成為品牌小型都會車款車主,即贈 Volkswagen 德國原廠超感光頂級紀錄儀 (前後鏡頭組)。
台灣福斯汽車表示,本月購買 Polo、T-Cross 與 T-Roc 等指定車型,現金購車享最高價值超過 12 萬元的優惠,或 36 期 0 利率高額財務專案,其中性能跨界休旅 T-Roc R,更溝通限時限量現金優惠價 174.8 萬元 (未含汰舊換新 5 萬元)。
德系 5+2 人座休旅 Tiguan Allspace,提供 3 種動力車型,本月依序溝通 129.8 萬、139.8 萬與 169.8 萬的限時優惠價 ; 至於純電 ID.系列車款,則適用分期 0 利率、現金購車折扣、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等優惠內容,「福斯人禮遇計畫」白金卡會員,可享最高 12 萬元折扣(未含汰舊換新 5 萬元)。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Polo 230 TSI Life | 88.8 萬 |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5 萬元 |
25 | Polo 230 TSI Tech | 92.8 萬 | 財務專案: 6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3 萬元 |
25 | Polo 230 TSI Style | 96.8 萬 | 財務專案: 6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3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T-Cross 230 TSI Life | 89.8 萬 | 財務專案: 6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3 萬元 |
25 | T-Cross 230 TSI Tech | 99.8 萬 | 財務專案: 6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3 萬元 |
25 | T-Cross 230 TSI Style Design | 106.8 萬 | 財務專案: 6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3 萬元 |
25 | T-Cross 230 TSI Style Design | 109.8 萬 | 財務專案: 8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4.5 萬元 限量供應升級 Beats 環繞音響系統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Golf 230 eTSI Life | 106.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280 eTSI Life Premium | 118.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280 eTSI Style | 131.8 萬 | 財務專案: 80 萬 36 期 1.99% 低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2 萬元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280 eTSI R-Line | 141.8 萬 | 財務專案: 80 萬 36 期 1.99% 低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2 萬元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GTI | 179.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R Air | 196.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R Black Edition | 207.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Golf Variant 280 eTSI Style | 138.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Variant 280 eTSI R-Line | 148.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Golf R Variant | 220.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T-Roc 280 TSI Life | 114.8 萬 | 財務專案: 72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3.5 萬元 |
25 | T-Roc 280 TSI Style Design | 124.8 萬 | 財務專案: 8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4 萬元 |
25 | T-Roc 3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 144.8 萬 | 財務專案: 8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4 萬元 |
25 | T-Roc 3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 147.8 萬 | 財務專案: 10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5 萬元 限量供應升級 Beats 環繞音響系統 |
25 | T-Roc R | 182.8 萬 |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8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4 | Touran 280 TSI Elegance | 142.8 萬 | 秋季限定優享價:139.8 萬 財務專案: 8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4 萬元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3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Tiguan 280 eTSI Elegance | 139.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Tiguan 280 eTSI Elegance Premium | 149.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Tiguan 330 TSI Elegance Premium | 169.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Tiguan 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 198.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4 | Tiguan Allspace 330 TSI Elegance | 168.8 萬 | 限時優惠價:129.8 萬 |
24 | Tiguan Allspace 330 TSI Elegance Premium | 178.8 萬 | 限時優惠價:139.8 萬 |
24 | Tiguan Allspace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 | 210.8 萬 | 限時優惠價:169.8 萬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Passat Variant 330 TSI Elegance | 157.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 | 182.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25 | Passat Variant 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 197.8 萬 |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2 萬元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ID.4 Pro S | 169.8 萬 | 財務專案: 10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5 萬元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5 萬元 |
25 | ID.4 GTX | 199.8 萬 | - |
台灣福斯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型 | 建議售價 | 專案內容 |
25 | ID.5 Pro S | 186.8 萬 | 財務專案: 10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5 萬元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5 萬元 |
25 | ID.5 GTX | 209.8 萬 | 財務專案: 100 萬 36 期 0 利率 現金購車方案: 優惠現金折扣 5 萬元 VW 車主購車加碼補助金 5 萬元 |
先前 U-CAR 已持續報導 Volkswgan 車廠規劃推出多款小型電動掀背車系,包括再 ID 家族開發代號為 ID.2all 的小型電動概念車,預計將在 2026 年量產上市。現在,隨著 2025 年 IAA 慕尼黑國際車展即將登場,Volkswagen 原廠也迫不及待地揭曉 ID.2all 的最終身世謎底,確認就是即將推向量產的 ID. Polo,這次慕尼黑車展將先行展出 ID. Polo 準量產版概念車階段的 ID. 2all,緊接著,2026 年就將迎來量產版 ID.Polo 問世,成為 Volkswagen 最新的電動車家族成員。
雖然原廠尚未釋出 ID. Polo 的詳細規格資料,僅透過擁有特殊塗裝的前導廠圖,來讓大家先睹為快。不過,ID. Polo 代表的更重要的意義,是 Volkswagn 原廠在油車與電動車系命名邏輯的改變,以往在純電動車系是以 ID 家族搭配數字為命名,例如 ID.3、ID4 與 ID.5 等,好跟原有的燃油車系命名做出區隔,但是,ID.2all 確認演進為 ID.Polo,代表 Volkswagn 原廠由 ID.Polo 開始,已確認此後將 ID 電車家族命名結合原有車系名,讓旗下經典車系能無縫轉換為純電車系。
既然原廠選擇以問世剛好半世紀 50 年的 Polo 車系,做為轉身為 ID.Polo 純電車的重要時刻,當然也不會忘了 Volkswagen 備受全球車迷喜愛的 GTI 性能版本,也要跨入純電車世代的布局。因此,Volkswagen 負責行銷業務的董事會成員 Martin Sander 透露,2026 年緊接著推出 ID. GTI Concept 概念車,之後也將以 ID. Polo GTI 量產版之姿問世!讓全球既要純電又要經典的 Volkswagen 全球車迷,終於能夠一次滿足擁有。
繼先前海外媒體於法國體驗 iX3 原型車後,BMW 原廠正式宣布 9 月 5 日德國時間上午 11 點(臺灣時間下午 5 點)、於 2025 IAA 慕尼黑車展正式發表第 2 代大改款 BMW iX3 純電休旅,其也會是 BMW 集團首款採用 800V 高電壓 Neue Klasse 平臺的作品,預料首波將會推出 40 xDrive、50 xDrive、M60 xDrive 共 3 車型選擇,WLTP 續航上看 800 公里,並具有 DC 快充峰值功率 400kW、10 分鐘補進 350 公里續航,10~80%快充最快僅需 21 分鐘。
BMW 原廠先前已預告將於 2025 年內推出大改款第 2 代 iX3 純電休旅,其是以 Vision Neue Klasse X 概念車為基礎打造,將改採 800V 電壓的 Neue Klasse 新世代純電模組化平臺打造,並且預計將於 9 月的 2025 年 IAA 慕尼黑車展亮相。原廠強調最大馬力可望上看 600 匹,並且其續航里程與能耗將比現行世代車款提升 30%,車系最佳滿電續航也可上看 800 公里。
BMW 原廠近日釋出最終一波預告,其畫面上揭示了 iX3 車頭 BMW 飾光水箱護罩的剪影,帶來與 BMW 現行電動車款截然不同的風貌。
海外媒體試駕中階車款 iX3 50 xDrive 時,原廠就指出 iX3 採用品牌第 6 代 eDrive 技術下,其高壓電池組改採圓柱狀設計,能量密度相比現行車款提升 20%。根據此次 BMW 原廠首度揭露的數據來看,其歐規 WLTP 續航里程將來到 800 公里,中國的 CLTC 模式測定則可達 900 公里,至於最為嚴苛的美國 EPA 標準下也能有多達 400 英里、相當於 643 公里的續航里程。
充電效率部分,iX3 也與對手 GLC 互別苗頭,先前採 800V 電壓的 GLC 公布最大充電功率將高達 320kW,但此次 BMW 首度揭示 iX3 將在 800V 電壓下、會擁有高達 400kW 的快充功率,強調充電 10 分鐘可補進多達 350 公里續航。外媒指出雖然 iX3 的功率雖然僅有充電前幾分鐘會來到 400kW 以上峰值,但實測其充電 10 分鐘的平均功率也有高達 318kW 之譜。
根據海外媒體先前掌握資訊顯示,iX3 首波將會有 40 xDrive、50 xDrive、M60 xDrive 共 3 種車型雙馬達四驅車型選擇。並且在車身尺碼部份,其 50 xDrive 設定會來到長寬高 4,780x1,895x1,635mm、軸距為 2,895mm;對照起來與小改款 Tesla Model Y 的 4,790x1,982x1,624mm、軸距 2,890mm 相仿,兩者最大的差距主要在於車寬處。
在車身裝載容量部份,新世代 iX3 也將會是 BMW 品牌繼 2013 年的初代 i3 純電車後、首度將前行李廂回歸的 BMW i 純電車,其前行李廂將會有 58 公升的容積,後行李廂未傾倒前則為 520 公升、後排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750 公升。
動力規格方面,iX3 50 xDrive 車型將會搭載總容量 113.4 kWh、可用容量 108.4kWh 的圓柱鋰電池組,最大充電功率如前述提及為 400kW,此次也揭示其 10~80%快充最快僅需 21 分鐘。50 xDrive 前馬達輸出為 167 匹/123kW、扭力為 26 公斤米,後馬達為 326 匹/240kW、扭力為 44.4 公斤米,靜止加速破百僅需 4.9 秒。
iX3 也將成為 BMW 首款配備電動開闔充電蓋的市售車,其也具有智慧充電蓋功能,當車輛來到駕駛有進行記憶的充電點,充電蓋將會自動開啟、或在離開時關閉。iX3 亦確認會搭載 V2L 車外供電、V2H 車外供電給家戶、V2G 車外反向供電給電網等功能,其中 V2L 功能在歐洲市場規格可最高輸出 3.7kW、讓車輛變為大型行動電源向吹風機/電視等供電;V2H 則可讓 iX3 成為家用儲能裝置;V2G 則是能將車輛剩餘電量反向供給電網。
駕駛輔助部分,BMW 原廠強調整體資訊處理速度比起現行車款快上 20 倍之多,還支援新一代的 AI 輔助駕駛功能,具有全新 Motorway & City Assistant 系統,其除了能在中控螢幕顯示多車道的道路虛擬畫面,還能自動辨識紅綠燈在都會中自動煞車與起步,而且可在高速公路實現 Hands Free 放手駕駛,甚至高速能用眼神搭配手輕摸方向盤執行自動變換車道。
iX3 在市區也能透過方向燈執行自動變換車道,還有能自動繞行圓環或協助過彎,系統還具有協同駕駛邏輯,當駕駛者輕微操作方向盤或煞車,系統將會自行根據指令微調、而非直接終止自動輔助駕駛。
可提供車輛精準操駕、駕駛能力的「Heart of Joy」動力控制系統,也將列為 iX3 等每輛 Neue Klasse 車型的標準配備。「Heart of Joy」動力控制系統將整合駕駛、煞車、動能回收、轉向功能,透過資訊處理直接對電動馬達提供控制,實現車輛靈活性與穩定性,相關的控制與處理速度比起現行車款快上 10 倍,並可利用煞車能量再生技術,可完成 98%的煞車操作,相較當今架構效率提升 25%,讓車輛擁有平穩制動力的同時,兼具一慣的駕駛樂趣。
Hyundai 總代理南陽實業於 2025 年 9 月 3 日,針對旗下 Staria 車系新增 Staria Van 三人座貨車與 Staria Camper 露營車總計兩款車型,新車預接單價 130 萬元與 162.8 萬元起。
根據 Hyundai 總代理南陽實業公布的資訊顯示,Staria Camper 露營車預接單價包含車價、露營套件及打造費用,而露營套件打造價格為建議之打造內容,並包含應繳之貨物稅,至於最終價格以實際打造內容為主,而建議的露營套件內容則需洽詢 Hyundai 全臺商用車展示中心。
至於在車型設定部份,Staria Van 三人座貨車之車內高度為 1,436mm,並標配雙側滑門,車尾採用像素式尾燈與隱藏式尾門雨刷。車室則標配 10.25 吋全數位儀表板與 8 吋多媒體觸控主機,且支援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另外還具備了 Qi 無線手機充電,且具備多處收納空間,包括中控臺、儀表板與天花板置物匣,提升置物便利性。
動力設定上,Staria Van 三人座貨車搭載 2.2 升 CRDi 四缸柴油渦輪引擎,並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可提供 177 匹最大馬力與 43.8 公斤米峰值扭力輸出,平均油耗每公升柴油可行駛 12.3 公里,能源效率為 3 級。其基於 Hyundai 第三代 N3 平台打造,具備低重心、短懸長軸設計與高剛性結構,搭配後固定軸懸吊與葉片彈簧設計,合法載重能力可達到 1,176 公斤。
在安全科技方面,Staria Van 三人座貨車則具備 EPB 電子手煞車附 Auto Hold、MC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VSM 整合式車身動態管理系統、RVM 倒車顯影系統(附動態導引輔助線),同時全車標配 ESC 電子車身動態穩定、ABS 防鎖死煞車、HAC 上坡起步輔助等主被動安全配備等設定。
Audi 在 8 月底時藉由社群媒體展開一波預告,以延續傳承與開啟未來的議題主軸,預告即將發表全新跑車概念作品,在歐洲時間 9 月 2 日晚上,Audi 於義大利米蘭舉辦了概念車 Concept C 的發表會,隨後 Audi 將會在 2025 慕尼黑車展上同樣展出 Concept C。
Audi 在新聞資料中提到,Concept A 不僅僅是預告著新世代跑車,也代表了 Audi 未來設計風貌,接下來 Audi 預計會在 2026 年推出一款全新入門純電車款,也會有 Audi Sport 的性能產品登場,後續品牌將會在新世代燃油動力架構、油電、插電式油電以及純電等產品著墨,完成品牌重整後重拾中國、美國與歐洲市場銷售佔比。
在先前預告內容中,Audi 從往昔賽車 Type C、Type D、概念車 Avus quattro,到 1990 年代末首度登場的 TT 車系,來展現傳統與全新設計的觀點,純電動設定的 Audi Concept C,車尾線條可以看到 TT 與 R8 的厚實圓潤線條,而燈組當然也改用全新設計,畢竟 Audi 在燈組科技上具備響亮名聲。
車頭中央乃是長方形框式,兩側則是直立進氣口,頭燈與尾燈一樣都是狹長型風格,並同樣都是圓潤且厚實的線條勾勒視覺效果;根據原廠資訊來看,Audi Concept C 乃是電動硬頂敞篷設計,類似於 Porsche 的 Targa 車型;根據外媒報導指出,Audi Concept C 與 Porsche 718 EV 會有一定的血緣關係,而這一點在車室空間內似乎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Concept C 外觀整體線條除了圓潤與厚實之外,也可以感覺到融會有簡約風格,這一點同樣也在駕駛座艙呈現,沒有太過花俏的設計,甚至對應數位科技的優勢,整體並沒有繁複按鈕陳設;值得關注的部分是多功能方向盤設計,兩側盤輻下方有著旋鈕設計,這與當前 Porsche 多功能方向盤風格相近,能夠藉由旋鈕來進行功能選擇與操作。
更讓人開心的,則是 Concept C 多功能方向盤右側盤輻快捷按鈕,直接設計了 ACC 與主動車距功能的啟動與設定按鈕,當前 Audi 麾下車款的 ADAS 系統操作,都是需要使用位於方向盤左下方的獨立撥桿,便利性與直覺性都給人過時感,Concept C 代表著 Audi 下一世代設計走向,也意味著未來就不再需要那根撥桿了。
在臺灣市場,Mazda CX-5 更憑藉著 104.9 萬元起的入主門檻,標配多項傲視同級的豪華科技配備,包含因應台灣濕熱氣候,能提升乘坐舒適性的真皮座椅搭配雙前座導流式通風功能;打造沉浸式聽覺饗宴的 Bose 環繞音響,結合高靜謐性 NVH 車艙寧靜工程;能提升夜間行駛可視範圍的 LED 主動式轉向功能頭燈具有 5 種視角模式的 360 度環景輔助系統,帶來全域視野防護,讓每次上下行李更顯從容的 Hands-free 感應式電動尾門,以及輔以完善 i-Activsense 主動安全科技。
結合精準操控與優異動態表現,讓 Mazda CX-5 長期穩居百萬元級距熱銷休旅之林。即便在 8 月份整體汽車市場銷售趨緩之際,CX-5 仍以單月掛牌近 500 臺與近 2 成的市占率成長為 Mazda 品牌整體市占率相較上個月帶來 3%的成長佳績,展現逆勢而上的堅強實力與高度市場競爭力。
為了回饋廣大消費者的支持,並讓更多喜愛 Mazda CX-5 的車迷朋友能以更親民的擁車起點入主這款日本原裝進口的高質感休旅,台灣馬自達自 9 月份限時為 Mazda CX-5 推出「100 萬元高額 0 利率」購車方案,並同步加贈業界罕見的「第 4 年至第 7 年延長保固」,以長達 7 年、免費且不限里程的周延保障,除了進一步展現品牌對車主安心守護的承諾,更彰顯 Mazda 在產品價值與售後服務的領先高度。
此外,針對旗下多款熱銷車型,台灣馬自達亦同步推出多元購車禮遇,以更全面的選擇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用車需求。誠摯邀請消費者蒞臨全臺 Mazda 展示中心,親身體驗源自日本的匠心工藝,感受 Mazda 所堅持的純粹駕馭本質。
日規 Toyota Aqua 車系近日發表小改款車型,但其調整幅度相當大,除了車頭導入一如 Prius 的錘頭鯊視覺、加入貫穿式頭燈,也首度升級電子手煞車與 TSS 3.0 主動安全防護系統,更在車內加入升級的 10.5 吋中控螢幕。動力則採用 1.5 升油電動力,提供前驅、四驅選項,油耗來到項當亮眼的 33.6km/L,當地售價為 248.6 萬日圓(約 51 萬臺幣)起。
過去臺灣市場曾導入日本第 1 代 Aqua 的外銷版–Prius C,不過後續 2021 年 7 月日本推出 Aqua 第 2 代後,因應第 2 代 Aqua 大改款因 Toyota 日本原廠商品策略,全球僅有右駕車型,故臺灣無導入計畫。當時第 2 代 Aqua 採用全新 TNGA(GA-B)平臺打造,當時成為 Toyota 首度搭載單一加減速踏板,以及配置全新雙極性鎳氫電池的車款。
如今時隔約 4 年,日本 Toyota 針對第 2 代 Aqua 車系進行小改款,主要在外觀與內裝皆有大幅度更新。首先就車頭來看其導入類似第 5 代 Prius 的錘頭鯊設計,兩側皆有顯眼的 C 字型燈條,不過其內中央加入貫穿式燈組,讓其在夜間更具辨識度,下方氣壩的造型也大幅變更、給尾黑色大面積設計、兩側的前霧燈組也調整為橫置光條處理,全車系標配 Bi-Beam LED 頭燈與 LED 方向燈。車側供應全新的 16 吋雙色鋁圈,車尾則是將尾門飾條改為黑色鋼琴烤漆。
內裝方面,小改款最大的重點就是從過去的足踏式手煞車、升級為 EPB 電子手煞車,這也是採用 GA-B 平臺的 Toyota 車款中少見升級電子手煞車的車款。在駕駛介面也有進行變動,除了導入新式樣的 7 吋數位儀表,中央也在高階車型上升級 10.5 吋觸控螢幕,讓整體操作更為便利。駕駛輔助則從過去的 TSS 2.0、升級為 TSS 3.0 主動安全系統,主要強化 AEB 自動煞車等防護功能,ACC 自動跟車與 LTA 車道置中表現亦更為細膩精準。
動力方面,其維持搭載代號 M15A-FXE 的 1.5 升 Dynamic Force 引擎,搭配油電動力下,其不論是前驅、或是後驅版本,最大綜效馬力皆為 116 匹,其中 2WD 前驅版本的最高油耗更來到 33.6km/L 的水準。售價部分為 248.6 萬日圓(約臺幣 51 萬)至 285.2 萬日圓(約臺幣 59 萬)不等。
Tesla 小改款 Model Y 蟬聯 6、7、8 月臺灣電動車銷量冠軍與豪華進口休旅車榜首,更一舉取得 2025 年 8 月台灣總市場銷售排行榜第二位與進口車銷量冠軍。自 6 月小改款 Model Y 正式展開在臺交付以來總掛牌數已突破 4,400 輛,Tesla 如今再次上調在臺交付目標,宣告自 6 月始至本季末將在臺交付突破 5,500 輛小改款 Model Y。
Tesla Taiwan 指出,臺灣 8 月新車銷量總數僅 29,460 輛,創 12 年新低,但 Tesla 掛牌總數逆勢增長,Model Y 於 8 月單月掛牌數達 1,879 輛,同比 7 月銷售表現達近 5 成增長,並奪下 8 月台灣新車銷售總排行(不含商用車)第二名成績,是進榜前十名唯一的純電車款,相比全榜幾為日系品牌或經濟型車款,Model Y 銷售表現相當亮眼。Model 3 則為 6 月豪華進口轎車銷售排行第一。
目前台灣特斯拉為回應台灣對美關稅的市場期待,Tesla 也於 8 月底做出在台車價調整,是史上針對煥新款車型做出最大車價優惠。凡於 2025/8/27 至 9/30 期間交付 Model 3 或 Model Y 現貨車:
2024 年臺灣電動車全年總銷售量達整體車市 8.3%,截至目前全台電動車口數已近 11 萬輛,單 Tesla 在臺車口數即突破 6 萬輛。Tesla 在台除持續拓展服務與體驗據點,也同步強化全台充電網絡建置,宣告 2025 年底前將在台灣完成超過 120 座超級充電站點佈建,屆時超充網絡將涵蓋超過全臺 70% 的人口,同比 2022 年至今已翻倍成長。除此之外,臺灣首座 V4 第四代超級充電站亦將於下半年正式啟用,全新外觀設計與充電體驗,搭配更長的充電槍線,進一步提升車主使用便利性與效率。旗艦車型新款 Model S 與 Model X 也即將於 9/6 開始於台北南港服務體驗中心及全臺 Tesla 體驗店展出。
福特六和未來預計將導入國產化的 Ford 品牌全球戰略車款 Territory,先前於台灣車輛公會 2025 年 4 月的生產明細中首次曝光,於 4 月份已生產 22 輛 Ford Territory 車系,其中有 3 輛標註為小客車,預估未來國產車型將包含客車以及客貨版本車型。
接續 Ford 則針對現行 Territory 車系於 6 月首度在巴西市場發表小改款車型,且陸續將在阿根廷、墨西哥、菲律賓、越南、南非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市場推出。且除了既有的 1.5 升汽油渦輪動力外,亦接續在 8 月於菲律賓市場推出了 Territory Hybrid 油電車型,提供更為豐富的動力選擇。
在近期的環境部噪音測試資料中,Ford Territory 送測資料亦首度揭示,根據環境部所公布的噪音測試資料顯示,福特六和總計送測了 5 款 Ford Territory 車型,且較為特別的是具備了兩種排氣量設定,其中 2 款車型搭載了實際排氣量 1,490 c.c 的引擎搭配 7 速自排變速箱,推估即為海外市場配置 1.5 升汽油渦輪引擎車型。
另外 3 款車型則是採用實際排氣量為 1,498 c.c 的動力配置,較為特別的是其傳動配置標示為 2 速,對比海外原廠規格動力數據後,可確認其為 Territory Hybrid 油電車型專屬的 2 速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所以由此可得知這 3 款送測車型即為 Territory Hybrid 油電車型,亦表示未來導入國內的 Ford Territory 車系,將有望提供燃油及 Hybrid 雙動力選擇。
根據海外市場原廠公布的規格資訊顯示,Territory Hybrid 油電車型採用 1.5 升渦輪引擎搭配電動馬達,其中引擎部份可提供 150 匹最大馬力,電動馬達則擁有 218 匹馬力輸出,並搭配 1.83kWh 容量鋰鐵電池,具備 Eco、Normal 以及 Sport 駕駛模式選擇。且根據原廠公布的油耗測試資訊顯示,在 NEDC 測試規範下,Territory Hybrid 具備每公升汽油可行駛 19.6 公里的油耗表現。
Vespa 總代理太古運通近日宣佈,延續暑期購車旺季的銷售熱潮,推出 9 月購車優惠,購買指定車型享訂交車禮或 0%利率優惠,再加碼最高 8,000 元中油加油金 ; 指定年式提供優惠價、0 頭款 0%利率優惠或萬元交車禮二選一。
太古運通表示,針對 Vespa 熱門車款 LX 125,祭出「輕享入手」專案,購買 24 及 25 年式車型,享優惠價現省 13,000 元,車主另外可選擇 0 頭款 0%利率分期購車方案或萬元配件交車禮。9 月底前購買任一 Vespa 車款並完成掛牌,總代理太古運通在原廠 2 年保固基礎上,再加碼延長 1 年,為車主提供長達 3 年的完整保固服務。
Vespa 9 月購車完成領牌加碼加油金 | ||
年式 | 車型 | 中油加油金 |
2025 | GTS 300 Super Sport E5 | 8,000 元 |
2024、2025 | GTV 300 E5 | 8,000 元 |
2024、2025 | Primavera 125 ABS FL | 2,000 元 |
2024、2025 | Primavera S 150 ABS FL | 3,000 元 |
2024、2025 | Sprint /Sprint S 150 ABS FL | 2,000 元 |
U-CAR 先前報導過,「台灣福祉 Taiwan HomeCare」在推出包含 Mercedes-Benz Vito Tourer、Hyundai Starex、Toyota Sienta Welcab 和 Ford Tourneo Connect 旅玩家等多款車型的福祉車後,近期則導入了中華 J Space 福祉車,車輛具備 107 匹馬力、8 速自排變速系統之,同時更配有 Level 2 ADAS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並有多款個性化雙色車色可選擇;在台灣福祉推出 J Space 福祉車之後,U-CAR 也實拍 J Space 福祉車的一些設計。
台灣福祉所推出的 J Space 福祉車主要就是針對車輛後廂進行改裝,包含前座與後座基本上並未有所更動,而經 U-CAR 了解,現場所拍攝的 J Space 福祉車是採 2+1 的認證形式,亦即是前座加上後廂的輪椅乘客,在輪椅使用者上到車輛後,2 排座椅便會做往前翻的設定,藉此也能讓輪椅上的乘客膝部空間最大化,其優化整體乘坐的舒適性。
看到 J Space 福祉車的設計,車輛透過內嵌式斜坡板能讓輪椅上車更輕鬆,這也是專為輪椅使用者貼心打造,內嵌式斜坡板展開時坡度平緩,大幅減輕照護者輪椅上下車的負擔,讓上下車更便利;此外,後車廂入口高度是 141 公分,斜坡板入口寬度達 76 公分,適合市面上大多數輪椅款式使用,無需另購專用輪椅,同時後車廂有著高機能空間優勢,使得向內收折輕鬆安全。
J Space 福祉車擁有尾門斜坡板+專利緩衝機構,並且採鋁合金材質,堅固耐用、耐用壽命再升級,而斜坡板結構耐重 300 公斤,同時內嵌式斜坡板以全新磨砂處理,有效提升摩擦力,防滑耐磨更安全。此外,鋁擠型軌道根據使用者輪椅大小調整固定點,平穩進出,安全不脫鈎,而輪椅固定帶採德國原裝設計,外殼由輕鋁合金製成,通過 TŰV 標準測試,可承受至少 4000lb 拉力。
至於輪椅區安全扶手是專屬提供行車間的支撐依靠,有效提升乘坐時的穩定性與安全感,而輪椅固定座收納是量身訂做,能防止滑動翻滾,取用更方便;另外在後車廂右方有著防滑帶和照明燈的按鈕,前者其是設計在第 2 排座椅的下端,屆時在輪椅上車後可往後來勾住,至於後者位在後車廂的頂端以及尾廂開啟後上端, 增加照明亮度來提升夜間的使用便利性。
Maxxis 瑪吉斯輪胎即將發表新款中高階均衡型胎款 Premitra HP6,以及旗艦級距胎款 Victra Sport 6。其中 Premitra HP6 提供有轎車與 SUV 車款規格,預計將可滿足 15 吋至 18 吋主流級距的規格範圍,此外,Premitra HP6 在 2024 年底於臺北發表的大改款 BMW 1 Series 上、以原廠配胎出現在特定車型上。
新款的 Premitra HP6 導入新世代橡膠配方科技,理論上可大幅提升輪胎在溼地的抓地力與循跡性,並同時降低滾動阻力。由於近年來歐盟市場對輪胎產品的要求漸趨嚴格,除了安全性(煞車)外,能源效率的提升也很重要,而 Premitra HP6 可以成為 BMW 的原廠配胎供應商,代表其產品實力獲得肯定。
Premitra HP6 將取代先前 HP5 的市場定位,預計將提供 15 吋至 18 吋、約 57 款規格,瞄準的是中高階、主流、豪華級距的車款。新款的 Premitra HP6 採用新的矽製程配方,可以提升輪胎約 11%的溼地煞車性能、提升 4%的溼地操控、提升 6%的乾地操控並降低 5%的噪音。
另一款 Victra Sport 6 則是瞄準旗艦級距,是品牌的高階胎款,預計提供 18 吋至 20 吋的範圍。根據資訊,Victra Sport 6 的膠料配方與胎面花紋都有大幅進化,預期在溼地抓地力、操控性、安全性等整體性能均有提升。Victra Sport 6 與 Premitra HP6 兩款產品預計在近期就會正式在亞洲發表亮相,屆時有更新的資訊,U-CAR 也會即時追蹤報導。
Suzuki Ignis 以獨特外型、輕油電節能科技與優異空間機能,結合實用機能與個性風格,成為都會通勤與周末出遊的理想選擇,成為市場上最具風格的迷你 SUV 之一。Taiwan Suzuki 為持續回饋消費者支持,今夏推出超值限時購車優惠。
為感謝準車主的熱情支持,即日起限時加碼推出 「二選一」專屬購車禮遇:『月薪大禮包』購車金:凡出示畢業證書或專業課程結業證明直接折抵 NT$28,590,讓新鮮人輕鬆擁車無壓力。或『健康守護』購車金: 提供車主專屬健康檢查享 NT$30,000 的優惠折扣。同時 Ignis 舊換新優惠價 59 萬元起,搭配月付 8,999 元輕鬆付款方案、再送「丙式車體險」。
不僅如此,Ignis 今年更與高人氣貓咪 IP「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聯名合作,推出限量聯名車款,邀請黃阿瑪、招弟、三腳、Socles、嚕嚕、柚子、浣腸、小花等後宮萌主,一同陪你出門兜風!即日起,只需加價 3 萬元即可升級聯名車款,療癒可愛風格讓大街小巷充滿笑容與萌感,來店試乘更可獲得黃阿瑪迷你麻糬娃娃吊飾盲盒。
2005 年,Suzuki 推出首款「世界戰略車」Swift,以近乎全球同步的姿態登陸台灣。經過 4 個世代的演進,Swift 憑藉貼心的產品設計、優異的使用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現行 Swift 更以一級能耗效率認證、1,197c.c.牌照稅與燃料費率的節能優勢,以及輕油電的暢快駕馭特性,持續穩居暢銷車款行列。
為了感謝臺灣消費者 20 年來的支持與喜愛,Taiwan Suzuki 特別推出「20 周年專案」,讓您以輕鬆月付 8,999 元的超值優惠,輕鬆入主 Swift;此外,現在來店試乘 Swift,即可獲得 Swift 20 周年獨家香氛片。
全新到港的 2025 年式 S-Cross,主動安全防護再進階,升級 LKA 車道維持輔助,能主動偵測車道標線並提供輔助轉向修正,有效減少長途駕駛的負擔與疲勞感。除此之外 DSBS II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於路口左、右轉之際,主動偵察轉彎側是否有行人、騎士、車輛穿越,對駕駛人提出警示。為了感謝臺灣消費者對 S-Cross 的好評與支持,Taiwan Suzuki 特別準備優惠專活動。
Vitara 搭載新世代 48V Hybrid 輕油電科技及 1.4 升 Boosterjet 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不只輸出 129.2 匹馬力與 23.9 公斤米強悍動力,更以優異車身結構及輕量化設計,實現寧靜感及優越的油耗表現,Allgrip 適時智慧型四輪傳動系統可依路況及喜好,在 4 種行駛模式中自由變換。為了感謝台灣消費者對 Vitara 的好評與支持,Taiwan Suzuki 特別準備優惠專活動。
專為職人打造、在地頭家首選的 Suzuki Carry,擁有超實用的 8.5 x 5.5 尺大貨臺設計,而 Carry 不僅現在購車更享限時雙重好康!即日起至 9 月 30 日止,凡於活動期間完成領牌,即贈送「米其林防爆高效隔熱紙」,有效降低車室溫度,夏天開工更舒適!此外,針對指定車型再加碼贈送$10,000 元購車金,為頭家節省更多創業成本!夏日炎炎來店試乘再贈送哈根達斯冰淇淋消暑一下。
U-CAR 先前才報導過,國內換搭 SiC 碳化矽逆變器、續航增加的新年式 i5/i5 Touring 雙車系,已在官網現身。
而隨著對手 Audi A6 e-tron 公布 Sportback 為 275 萬起、Avant 為 285 萬起預售後,總代理汎德也正式公布新年式 i5 雙車系正式上市,i5 eDrive40 轎車 WLTP 續航由 582 公里、增加 45 公里來到 627 公里大關,i5 M60 轎車增加 24 公里來到 540 公里;i5 eDrive40 旅行車增加 42 公里、來到 602 公里,i5 M60 旅行車則是增加最少的 16 公里、續航標示來到 522 公里。雙車系更新後售價配備不變,維持 329 萬、339 萬起售價。
BMW 總代理汎德指出,2026 年式 BMW i5 與 i5 Touring 全面導入新一代碳化矽(SiC)逆變器技術,大幅提升能量轉換效率與續航里程,帶來更卓越的電能表現與駕馭體驗。其中,BMW i5 與 i5 Touring 除了導入碳化矽逆變器,更同步升級低滾阻輪胎與優化輪軸軸承結構,顯著提升能源效率。新年式兩款車型的 WLTP 最高續航里程均突破 600 公里,充分展現中大型豪華純電車在日常通勤與長途駕馭上的實力。
超越 5 公尺的車長搭配長達 2,995mm 的軸距,提供寬敞舒適的座艙空間與卓越的行駛穩定性。外觀細節處處展現精湛工藝,車頭採用極具科技感的全新 BMW 飾光水箱護罩,結合光型變化智慧 LED 頭燈、垂直式 Air Curtain 氣簾設計,以及刻劃出肌理線條的引擎蓋與大面積黑色高光澤前進氣壩,勾勒出前衛動感的視覺張力。車側透過平整化車門把手、黑色高光澤側裙與標誌性的 Hofmeister Kink 窗框折角處專屬「5」字樣。車尾則以橫幅式 3D 立體 LED 尾燈搭配黑色高光澤 M 後下擾流設計呈現。
純電豪華旅行車 i5 透過層次分明的鈑金肌理與立體的尾部輪廓,勾勒出更加霸氣且兼具動感與實用的獨特身形。其最高可達 1,700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搭配電動尾門啟閉系統與感應式啟閉功能,實現美學與實用性的平衡。
BMW i5 與 i5 Touring 座艙融合前瞻科技與精緻工藝,打造兼具豪華質感與創新智能魅力的現代駕乘空間。搭載全新懸浮式曲面螢幕(12.3 吋虛擬數位儀錶與 14.9 吋中控觸控螢幕),結合 BMW Operating System 8.5 與 Zero-layer QuickSelect 快捷選單,帶來直覺且流暢的操作感受。搭配車況抬頭顯示器、AR 擴增實境導航與智慧語音助理 2.0,進一步提升駕駛與車輛之間的互動效率,實現更自然無縫的行車體驗。同時標配 BMW 手機數位鑰匙 2.0、無線智慧型手機整合系統(支援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與手機無線充電裝置,全面串聯數位生活,增添日常用車便利性。
全車系標配 M Nappa 真皮平底方向盤與雙前座跑車座椅,具備電動腰靠調整功能,同時滿足操駕樂趣與乘坐舒適度。性能旗艦 i5 M60 xDrive 與 i5 M60 xDrive Touring 則進一步升級為 BMW Individual Merino 真皮座椅,並導入具有經典三色縫線與紅色指向標示的 M Nappa 真皮平底方向盤、M 專屬三色縫線安全帶、M 碳纖維飾板與霧面銀色飾條
環抱式 BMW 環繞光幕與頂級水晶中控套件交織出豐富光影層次、豪華四區恆溫空調讓每位乘客享受量身定制的專屬溫度,全車系更標配 Bowers & Wilkins 頂級音響系統(17 支喇叭、最高輸出 655 瓦),帶來劇院級沉浸式聽覺饗宴,搭配全景式玻璃車頂引入自然光線。
BMW i5 與 i5 Touring 在電能使用效率上也全面進化,採用第五代 eDrive 電能科技與總容量達到 83.9 kWh 的鋰電池組,最高充電功率可達 205kW。全新 2026 年式 BMW i5 與 i5 Touring 更迎來電能升級與技術革新,除了全面導入碳化矽(SiC)逆變器,更搭配全新低滾阻輪胎,並針對輪軸軸承結構進行優化,有效降低行駛過程的能量損耗,進一步提升滾動效率與續航里程。全新年式 i5 eDrive40 M Sport 最高續航里程提升至 627 公里,而性能旗艦 i5 M60 xDrive 則在保有強勁動力輸出的同時,最高續航里程提升至 540 公里。
此外,旅行車型亦同步升級,i5 eDrive40 Touring M Sport 最高續航里程提升至 602 公里。i5 M60 xDrive Touring 車型最高續航里程則提升至 522 公里,實現空間機能與卓越性能的完美平衡,為追求生活品味、駕馭樂趣與日常實用性的車主帶來理想的全方位座駕。
Subaru 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於 8 月推出大改款 Forester 車系,在上市當月即展開全新車型交付,既有舊款車型仍同步出清販售中 ; 近日台灣意美汽車宣佈推出 9 月份購車優惠,針對旗下市售車款提供分期 0 利率、低月付、特定年式優惠價等促銷,指定車型再升級配備。
台灣意美汽車表示,針對旗下燃油全車系,享 5 年或 12 萬公里原廠保固,至於 S:HEV 油電動力車型,則提供 5 年或 10 萬公里原廠保固。
Forester 車系方面,全新大改款車型以 2026 年式溝通,本月購車即加贈 Sangean 多功能戶外收音機。舊款 Forester 劃分 2024 年、2025 年到港版本,均為 2025 年式,享 90 萬 54 期低月付購車方案,對應車型提供專屬優惠價,i-L 版本將加贈電動尾門、AVM 環景系統,至於高階 i-S 版本則升級 AVM 環景系統、前後行車記錄器。
Forester 車系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到港 / 年式 | 車型 | 分期方案 | 備註 |
24 / 25 | 2.0 i-L ES 2.0 i-S ES 2.0 i-S ES Black Edition |
90 萬 54 期低月付 | 優惠價 102.8 萬 優惠價 109.8 萬 優惠價 109.8 萬 i-L 升級電動尾門+環景 i-S 升級環景+前後行車記錄器 |
25 / 25 | 2.0 i-L ES 2.0 i-S ES 2.0 i-S ES Black Edition |
90 萬 54 期低月付 | 優惠價 105.8 萬 優惠價 112.8 萬 優惠價 112.8 萬 i-L 升級電動尾門+環景 i-S 升級環景+前後行車記錄器 |
25 / 26 | 2.5 i-L ES 2.5 i-S ES 2.5 i-S ES S:HEV |
- | 贈 Sangean 多功能戶外收音機 |
其餘車款部分,2025 年式 Crosstrek 除了優惠價、分期 0 利率專案之外,將加贈專用無線充電板,WRX 車系在 2023 年式,提供較建議售價達 23 萬的優惠折讓,再加碼升級專用電子後視鏡。
Subaru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年式 / 車款 | 車型 | 分期方案 | 備註 |
25 / Crosstrek | 2.0 i-S ES | 90 萬 50 期 0 利率 | 優惠價 109.8 萬 升級無線充電板 |
25 / Outback | 2.5 i-T ES | 120 萬 48 期 0 利率 | 優惠價 155.8 萬 |
23 / WRX | tS 4D 2.4 ES | 120 萬 60 期 0 利率 | 優惠價 149.8 萬 升級電子後視鏡 |
25 / WRX | High 2.4 ES tS 2.4 ES |
120 萬 24 期 0 利率 | - |
24 / BRZ | 2.4 MT ES 2.4 AT ES |
120 萬 60 期 0 利率 | 優惠價 158.8 萬 優惠價 159.8 萬 |
25 / BRZ | 2.4 MT ES 2.4 AT ES |
120 萬 24 期 0 利率 | STI/Brembo 限量版 |
25 / WRX Wagon | GT-S Wagon 2.4 ES tS Wagon 2.4 ES |
120 萬 24 期 0 利率 | - |
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公布 9 月優惠內容,其中購買指定車款享高額 0 利率、5 年延長保固,主力 Corolla Cross 車系推出 70 萬 40 期 0 利率、Corolla Altis 汽油則為 70 萬 50 期 0 利率、Yaris Cross 為 60 萬 60 期 0 利率。9 月 Toyota Crown 車系更首度推出 1.99%低利率方案,分期總額為 120 萬 24 期。
Kia 於 2017 年首度推出全新小型跨界休旅 Stonic 車系,臺灣市場則是選擇在 2019 年正式導入國內販售,接續原廠推出小改款車型後,國內亦在 2021 年推出,改款重點在於搭載更完整的 Drive Wise 智慧安全輔助系統,以及動力單元導入 48V 輕油電混合動力科技。
而在 2025 年 9 月 1 日,Kia 則是針對 Stonic 車系再度進行大規模的改款動作,有別於首次小改款主要針對安全以及動力進行提升,此回改款包含外觀以及內裝配置皆有著大幅度的變動。至於在新車導入時程部份,Kia 總代理森那美起亞則表示目前尚在初期評估階段,尚未有確切的新車引進時程。
此回改款 Stonic 車系導入了品牌新世代 Opposites United 設計語彙,同時具備了 Star Map 星圖 LED 晝行燈組以及直立式頭燈組設計,同時因應全新設計的頭尾燈組造型,其中包含引擎蓋、前保桿以及葉子鈑等處皆經過重新設計。車尾部份也同樣具備了全新設計的尾門以及後保桿造型,大幅更新了原有的外觀造型設計,讓改款 Stonic 車系更具備新世代的品牌家族特色,同時改款 Stonic 也提供了更為運動化的 GT-Line 車型選擇。
而在內裝設定上,改款 Stonic 車系不但具備了全新設計的中控臺造型,更首度採用由雙 12.3 吋數位螢幕所組成的數位儀表及中央觸控螢幕,且因應標準版及 GT-Line 車型的差異性,除了提供不同配色的雙色內裝設定外,改款 Stonic 車系亦具備新型的雙輻式多功方向盤設計,GT-Line 車型則改採三輻式雙色真皮方向盤配置,此外還具備 Kia Connect 遠端連線以及數位鑰匙等功能,進一步提升車輛使用便利性表現。
Lexus 總代理和泰汽車公布 9 月份促銷內容,ES 車系持續推出 100 萬 40 期 0 利率購車優惠。而包含 ES、IS、NX、RX、UX、LBX 車系則持續帶來 4 年期的 L-finesse 智選購車專案;ES、IS、NX、RX、UX 車系另外還享有智選租賃專案,可依需求分為 3 年、4 年、5 年期。
車種 |
分期零利率內容 |
ES 車系 |
100萬40期 |
專案車型 |
期數 |
頭款 |
月付款 |
尾款 |
到期後處置 |
|
ES、IS、NX、RX、UX、LBX車系 |
4年 |
① 0% |
低月付款 |
50% |
① 保留付清 |
|
專案車型 |
期數 |
頭款 |
月付款 |
尾款 |
到期後處置 |
|
ES、IS、NX
|
為了強調源自賽道的 DNA,Ferrari 總代理臺灣蒙地拿今日 (9/2) 特別將 296 車系之特別版:296 Speciale 的發表會、移師到位於臺中的麗寶國際賽車場,並為其開出新臺幣 2,385 萬元起的臺灣公告售價,且同場展出 430 Scuderia、458 Speciale 與 488 Pista 三款特別版車型!
特別的是,雖然是限時生產而非限量生產的車型,但原廠表示、欲購買 296 Speciale 與數量更稀少之敞篷版 296 Speciale A 的消費者,都必須至少擁有一輛 296 GTB 或 296 GTS。
2025 年 4 月底才剛於 Ferrari 總部全球首演的 296 Speciale,是 Ferrari Berlinetta 特別版的最新作品,不僅定位上延續了 360 Challenge Stradale、430 Scuderia、458 Speciale 和 488 Pista 等特別版車型的性能強化與輕量化設定,也傳承了品牌「From Track to Road」的精神與理念,並大方地導入許多最新 F1 及 WEC GT 賽車的科技。
296 Speciale 的外觀設計,同樣出自由 Flavio Manzoni 所領導的 Ferrari 設計中心 (Ferrari Styling Centre) 之手,展現了 Ferrari 在空氣力學與美學間的平衡,最引人注目之處,莫過於巧妙融合兩大賽車經典設計:FXX K 之垂直翼與 296 Challenge 後保險桿輪廓的側翼,並搭載了全新升級的管理系統,且車尾後緣的中央、藏著可在高速或制動時升起的主動式擾流板 (還增加中檔下壓力模式而成為三段設定),可在全時速區間都擁有絕佳的車尾穩定性。
車頭與底盤設計的靈感,則源自 296 Challenge 與 296 GT3 兩款賽車,透過前下擾流與導流孔道的「(Aero Damper」設計,能將氣流自底盤引導至車身上方,不僅可有效提升下壓力,還能確保急加速與煞車時能維持車身穩定,帶來更可預期的操控感受;前車廂蓋兩側的百葉窗式通風口直接承襲自 GT3 賽車,既能夠引導氣流排出輪拱區域,還可降低壓力並進一步改善風阻。
此外,空力造型升級後,車重較 296 GTB 減輕 60 公斤的 296 Speciale,不但擁有與 296 GTB 截然不同的運動化外型,而且與標準 296 車型相比,296 Speciale 能在時速 250 公里時,提供高達 435 公斤的下壓力 (增加 20%),可應付大幅提升的動力。
車室內,296 Speciale 則是保留歷代 Ferrari 特別版車型的設計,不只大幅精簡配備,整體風格也更為簡約,且大量地運用碳纖維與 Alcantara 類麂皮材料。
而且設計師們還為 296 Speciale 重新打造了一體式的碳纖維車門飾板,並將喇叭鑲在飾板內,中控台與排檔鞍座也改為全碳纖維結構,並整合了各種控制裝置,以及新世代 Ferrari 標誌性的金屬排擋座。
動力表現方面,296 Speciale 雖然搭載的仍舊是本體來自 296 GTB 的 120 度夾角、3.0 升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但是結合 F1 賽車的爆震控制系統,以及 499P 賽車的缸體製作工法、F80 的鈦合金連杆等內部部件後,不只引擎轉速 8,000 轉時、可提供較 296 GTB 增加 37 匹 (CV) 的 700 匹 (CV) 最大馬力 (引擎最高轉速可達 8,500 轉),234 匹 (CV)/L 的每公升引擎功率,亦為同級超跑寫下新標準。
位於引擎和變速箱之間的動能馬達發電機 (MGU-K),則是一具採用雙轉子架構的軸向磁通電動馬達,能為高壓電池充電、啟動引擎,並提供純電駕駛模式,續航里程可達 25 公里,且搭配了 7.45kWh 的高壓電池。
於是在 eManettino 的「Qualify 排位賽模式」下,296 Speciale 啟用源自 SF90 XX Stradale 的超增壓功能後,除了可在引擎轉速 6,000 至 8,500 轉間、提供 880 匹 (CV) 的綜效馬力,搭配擁有全新升檔控制模式的 8 速 F1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後,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只需 2.8 秒即可完成,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200 公里亦僅需 7.0 秒,極速則可來到 330 公里,並已在自家 Firano 賽道寫下與千匹大哥:SF90 Stradale 相同的 1 分 19 秒單圈成績。
Ferrari 296 GTB/296 Speciale 規格比較 | ||
車型 | 296 GTB | 296 Speciale |
臺灣公告售價 | 1,688 萬元 | 2,385 萬元 |
車身尺碼(mm) | 4,565x1,958x1,187 | 4,625x1,968x1,181 |
軸距(mm) | 2,600 | |
車重(kg) | 1,470 | 1,410 |
輪胎尺碼 | 前:245/30R20、後:305/35R20 | |
動力形式 | 3.0 升 V6 雙渦輪增壓+插電式油電系統 | |
引擎馬力(CV) | 663 | 700 |
引擎扭力(kgm) | 75.5 | 77.0 |
油電綜效馬力(CV) | 830 | 880 |
電池容量/純電續航 | 7.45kWh/25km | |
變速箱形式 | 8 速 F1 雙離合器自手排 | |
驅動形式 | 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 |
0~100km/h(秒) | 2.9 | 2.8 |
極速(km/h) | 330 | |
Fiorano 賽道單圈成績 | 1 分 21 秒 | 1 分 19 秒 |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對應大幅提升的性能,296 Speciale 不僅配備了由 Ferrari 與供應商共同研發的 ABS Evo 煞車系統,還配備了輕量化的鈦合金彈簧和源自 296 GT3 賽車之 Multimatic 電子可調減震器,能減輕簧下重量、強化操控,除了能同時適用賽道和公路行駛外,橫向加速度還較 296 GTB 提升了 4%、最大傾角則下降 13%,可在所有條件下擁有最出色的操控樂趣。
「Switch to Luxgen」試駕開始,切換更好的移動體驗。9 月開學季預約來店試乘 LUXGEN 全車系,即有機會獲得 Switch 2。此外活動期間全車系皆享「100 萬高額低利率分期」方案(1)與指定車型「人氣夏日旅行套組」加碼回饋,包含:V2L 車外供電轉接器、旅行式行動充電器 Plus、車載充電地圖等熱門 n⁷配件,及 4 年最高 20%充電點數回饋,指定車型享超過 16 萬元優惠,讓你輕鬆入主 CP 值最高的純電休旅!不論是純電休旅 n⁷、七人座福祉車 URX NEO 及國民跑旅 U6 NEO 最低入手價僅 75.9 萬。
為了讓想感受純電車款獨具魅力的加速度、n⁷寬敞車內空間的消費者輕鬆體驗,Luxgen 攜手格上訂閱車及 SeaLand 汽車訂閱合作推出「n⁷深度試駕」訂閱方案,包含:訂閱 Luxgen n⁷ 車款可享最低月費 18,800 元起;Luxgen 會員可享 500km 免費里程折抵;租賃期滿後,晉升成為全新世代純電休旅 n⁷車主,亦可再享最高 30,000 亮點回饋資格。
為持續朝「推動新能源交通真正普及」的目標努力邁進,致力為國人提供更便捷的智慧移動出行方式,同時也讓更多喜愛 Luxgen 的準車主加速跨入純電世代的腳步,Luxgen 與格上訂閱車、SeaLand 汽車訂閱合作推出「n⁷深度試駕」限時限量訂閱方案,無需承擔買車養車、折舊風險,全方位提供消費者多元彈性的智慧移動新選擇,讓你在購車前輕鬆享受電駒新魅力。Luxgen 為滿足全民對移動與生活的串聯,擁有與眾不同的純電駕馭體驗,
本次優惠包含:訂閱 Luxgen n⁷ 車款可享最低月費 18,800 元起;完成訂閱租賃程序,同步於 Luxgen 官網註冊成為 Luxgen 會員並完成活動報名,加碼再贈 500km 免費里程折抵,不僅為你升級試駕體驗,也讓你更輕鬆、更安心地踏出純電世代的第一步,500km 免費里程折抵為限量贈送,名額有限送完為止,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此外,租賃期滿後,晉升成為全新世代純電休旅 n⁷車主,亦可再享最高 30,000 亮點回饋資格。
9 月開學季讓 n⁷成為你最聰明的神隊友! n⁷全車系標配車聯網,透過手機即可「遠端啟動空調」,無論是在市區停車還是車宿,都能立即享受清涼空間;以最低耗電量提供車內空調運轉的「露營模式」,不論親友、寵物都可以更舒適涼爽的待在車內,出門旅遊也可以讓你開到哪、宿到哪,輕鬆省下住宿費。9 月入主 n⁷指定車款即贈價值超過 3 萬元之「人氣夏日旅行套組」包含:專屬防水腳踏墊、車門側裙飾板、n⁷車門迎賓金屬踏板、旅行式行動充電器 Plus、V2L 車外供電轉接器、車載充電地圖。從節能減碳、車室空間、智慧科技到日常便利,n⁷一次到位,是純電入門最聰明的選擇。
繼日前針對國內市場已經發表的 ID.Buzz LWB Pro S 車型,增添第二排雙人獨立座椅的 6 座選配後,台灣福斯商旅於 2025 年 9 月 2 日正式發表 ID.Buzz LWB GTX 車型,也就是雙馬達配置、主打性能取向的車型選擇,正式售價為 269.8 萬,雙色版本一樣是 15.8 萬的選配價格。
根據台灣福斯商旅公布的資料來看, ID. Buzz GTX 車色有香草白、櫻桃紅、極光銀、星空藍、珍珠黑等單色選擇,而雙色塗裝只有櫻桃紅搭配極光銀的配色選項;不過台灣福斯商旅推出上市優惠內容,在 10 月底前交車的車主,雙色版本同樣維持 269.8 萬設定,無需額外加價。
ID.Buzz GTX 與原先 Pro S 車型最大差異,就是其動力架構乃是前軸非同步馬達、後軸同步馬達的雙馬達,搭配 4Motion 全輪驅動配置,總計 340 匹最大馬力以及 57 公斤米扭力輸出,電池與 Pro S 車型相同都是總容量 91kWh、實際可用 86kWh 的鋰電池組,能源局公布的續航成績為 379 公里 (WLTC)。最高快充功率支援到 200kW,同樣是 CCS2 的快充規格。
Volkswagen 在純電 ID.系列產品中所推出的性能版本,就是 GTX 車型,在外觀造型上也擁有不同於一般車型的專屬識別,ID.Buzz LWB GTX 在車頭保桿氣壩造型,以更運動化為主,與 Pro S 車型氣孔滿佈於前保桿上有所區隔,此外,車側與車尾門上都有 GTX 銘牌字樣,另外,標配的 21 吋胎圈組也與 Pro S 標配 19 吋有所不同,也呼應運動化與性能的產品主題。
在配備部分,GTX 車型一樣標配有 IQ.Light LED Matrix 矩陣式頭燈、IQ.Light LED 3D 幾何序列式動態尾燈,這一點與 Pro S 車型一樣,外觀上除了車色、21 吋胎圈與 GTX 銘牌之外,標配 Smart Glass 智能可變色全景玻璃車頂,同樣也是不同之處。
車室內專屬配置則是有 GTX 專屬性能風格內裝及座椅 (GTX Premium 專屬 ArtVelours 絲絨 / 皮質混搭座椅)、儀表飾板,此外,全車系標配的乘客艙電動滑窗,在 GTX 車型上則是配置有乘客控制按鈕;至於三區恆溫空調、ID.Light 智能感應互動光條和環艙氛圍燈光系統,雙前座按摩功能等,同樣都是全車系標配。
近期 U-CAR 網友於討論區發起一則討論串,表示在國內的濱海公路上,拍攝到神祕的偽裝測試車款,但不知車型為何,且車輛外觀有著厚重的車型偽裝,僅露出局部的尾燈。但根據車身外觀的線條進行比對,包含車頂以及車尾線條等設計特徵,已可辨識出其即為 Mercedes-Benz 於 2025 年 3 月推出的大改款 CLA 車系。
而根據 U-CAR 編輯部向台灣賓士求證,則回覆現今的確有新車在國內進行偽裝測試,但未明確指出此款偽裝車為何款車型,但根據網路上眾多捕獲的新車偽裝測試照顯示,幾乎已可確認此輛偽裝車,即為大改款 CLA 車系。
不過據了解,以偽裝車在國內現蹤的大改款 CLA 車系,目前仍在前期測試階段,且國內上市時程也尚未確認,主要原因除了車輛相關各項測試程序仍在進行外,初期原廠新車產能亦是新車導入的主要考量原因之一,且大改款 CLA 車系也首度以純電及燃油雙動力推出,並以純電動力為先行發表車款,燃油車款則會稍後加入新車的販售陣容。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網友所拍攝到的大改款 CLA 純電動力車型,亦在國內充電站補充電力時使用 CCS2 規格 DC 快充,對比現行國內販售 Mercedes-Benz 車款皆使用 CCS1 快充規格,有明顯差異性。對此台灣賓士則表示,國內販售車型預計將伴隨全新世代純電車款、如大改款 CLA 車系 ,開始配備 CCS2/Type2 充電規格。現行台灣賓士販售的純電車款,將依照各別產品週期規劃,自 2026 年開始逐步轉換。
Opel 品牌自 2022 年由總代理歐吉汽車導入臺灣市場後,接續導入 Mokka、Grandland、Astra 等車系,讓「德國閃電」重新回到國內消費者的購車選項中 ; 市場發展層面,國內消費者透過銷量,直覺的回應總代理在市場定位、產品價格上的規劃,品牌也在 2023 年中後,暫緩了全新世代車款導入的計劃。
時隔 2 年,歐吉汽車在 2025 年初預告,將為臺灣市場帶來全新產品-Opel Combo 車系,採用單一柴油動力規格、長軸 7 人座佈局,並開出 139.9 萬的預售價,瞄準國內 MPV 休旅市場 ; 在品牌敲定上市時程後,Opel Combo 終於在 7 月上旬正式在臺發表。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均為柴油動力長軸車型,正式售價 126.9 萬起較預接單調降,在等級劃分上,規劃 Life 5 人座、Life Premium 7 人座雙車型,在相同性能、配備基礎上,提供輪圈、第 3 排座椅的差異化設定 ; 而頂規車型 133.9 萬的建議售價,更直接命中雙生車款、Citroën 熱銷休旅 Berlingo 頂規的 XTR XL 7 座車型。
隨新世代 Combo 正式在臺發表,總代理也陸續展開新車體驗活動,U-CAR 本次進行 Opel Combo 新車試駕的同時,特別找來雙車款 Citroën Berlingo,透過雙車系頂規車型造型、配備的對比,帶網友分析在相同車身尺碼、相同售價設定下,雙車型編成上的差異。
全新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均為長軸版本,在車身尺碼方面,長寬高依序為 4,670 x 1,848 x 1,818 mm,軸距則為 2,975 mm,對比 Citroën Berlingo 長軸車型,車長部分受前/後保桿造型差異,減少 83 mm (Berlingo 為 4,753 mm),車高則降低 28 mm (Berlingo 為 4,746 mm),不過視覺呈現上,兩者並無明顯落差。
Opel Combo 外觀延續品牌「Bold & Pure」設計語彙,車頭「Vizor 閃電風鏡」造型鑲嵌立體廠徽,並往兩側延伸 lntelliLux LED Matrix Light 矩陣式頭燈組,下方配置 LED 前霧燈組,同車身色烤漆的前保桿透過立體造型整合霧燈框、下氣壩與噴砂質感銀灰下護板 ; Combo 造型上趨於沉穩、強調科技質感的呈現,至於 Citroën Berlingo 採用的家族化造型,則更顯活潑、年輕氛圍。
Opel Combo 的車側配置與 Citroën Berlingo 落差不大,同樣於車頂配置黑色烤漆滑軌式行李架,保留造型窗框、黑化烤漆後視鏡蓋/車門把手的設計,車側配置手動滑門,不同於 Berlingo 提供的「Airbump」車門防碰撞防護裝置,Combo 車門下方改為黑色烤漆防護飾板,本次試駕的高階 Life Premium 7 人座車型,提供專屬 17 吋雙色切削鋁圈,配胎規格為 205/55 R17。
對應 MPV 車款強調的空間機能性,因此 Opel Combo 的車尾維持傳統廂式較為方正的輪廓,上方提供造型短捷的立體尾翼,大面積後檔玻璃兩側提供直立式尾燈組,內建光源均為傳統燈泡,Opel 廠徽、Combo 車名於尾門上方置中排列,後保桿採用同車身色烤漆處理,與 Citroën Berlingo 塑料原色的呈現風格差異化。
坐進 Opel Combo 的車室,整體佈局與雙車款 Citroën Berlingo 近乎相同,原廠強調在 Pure Panel Pro 整合式駕駛座艙架構下,整合 10 吋數位儀表及 10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儀表具備 5 種專屬風格切換,整合時速、行車摘要、ADAS 系統、影音播放等顯示內容 ; 皮質包覆 4 幅式方向盤透過車縫線、鋼琴烤漆材質點綴,上方整合儀表資訊、駕駛輔助介面等控制按鈕,以及後方黑色換檔撥片。
Combo 中控臺上方搭載的 10 吋觸控螢幕,內建 Opel 專屬繁體中文介面,提供車輛設定、駕駛輔助系統調整、倒車影像輔助,以及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連接功能,下方配置實體按鍵操作的雙區恆溫空調系統,中央鞍座前端提供引擎啟動鈕、電子手煞車、USB-C 電源插孔、e-toggle 電傳線控撥動式排檔及駕駛模式的切換按鍵 (Eco/Normal)。
Opel Combo 在內裝提供多元的收納空間,包含置杯架、儀表板/中控螢幕前方、副駕駛座手套箱上下分層、中央鞍座拉簾、雙前座上方車頂等,值得注意的是,Combo 在空調介面下方提供開放式的置物空間,至於 Citroën Berlingo 則擁有專屬緩衝制震墊及手機無線充電板。
Opel Combo 的內裝座椅由灰階編織紋不織布材質打造,不同於 Berlingo XTR 車型配置的灰橘黑色調座椅,Combo 風格呈現較為內斂、低調,兼容商旅用車需求,同時提供駕駛座 6 向、副駕駛座 4 向手動調整 ; 乘坐表現方面,Combo 的座椅發泡棉支撐性足、稍微貼近德系硬朗的調性,至於 Berlingo 搭載的雙前座舒適座椅,則強調減震、緩衝及柔韌的乘坐回饋感受。
第 2 排保留機能性的特點,除了兩側乘客餐桌板之外,還包含獨立出風口、USB 充電插孔,Combo 後座提供 3 張獨立式座椅,可單獨下潛式收折,實用性佳,更具備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但是無法提供椅墊前後滑移、椅背角度調整稍稍可惜 ; 前座標準坐姿設定下,以筆者身高 182 公分進行示範,後座膝部空間、頭部空間都還有 1 個拳頭以上的餘裕。
Combo 高階 Life Premium 車型擁有專屬的 7 人座佈局,第 3 排為 2 張獨立座椅設定,同樣以筆者身高 182 公分進行示範,膝部空間、頭部空間同樣剩下約 1 個拳頭的距離,兩側配置杯架、12V 電源供應插孔,雖然椅面長度稍短、並未提供中央扶手,但是以 7 人座 MPV 車型空間來說,乘坐表現仍屬水準以上。
Combo 與 Berlingo 車系同樣搭載開啟式後擋風玻璃,對於日常使用來說,便利性再加分,在第 3 排座椅直立的條件下,行李廂容積為 209~322 公升,將第 3 排拆卸後,方正的車體可讓容積增加至 1,900 公升,如果將第 2 排收折,空間可進ㄧ步擴充至 3,500 公升,原廠強調,把副駕駛座椅一併收折後,至多可創造 4,000 公升的容積。
駕駛輔助體驗方面,導入臺灣市場的 Combo 標配 6 具安全氣囊、Opel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智能駕駛輔助科技,達到 Level 2 等級,具備 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定速巡航、FCA 前方碰撞預警、HIA 車道置中輔助、ISA 智能速限調整等功能。
筆者認為 Combo 搭載的駕駛輔助介面,系統細膩度高,在車距控制、加減速情境下趨於線性,面對不同路況、過彎等情境時,能夠展現相當完整的成熟度。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統一搭載 1.5 升 4 缸 Pure Tech 柴油渦輪引擎、8 速手自排變速箱,可供輸出最大馬力 130 匹、最大扭力 30.6 公斤米,在動力設定上與現行國內販售的 Citroën Berlingo 車系相同。
駕駛感受方面,Combo 與柴油動力的搭配相當成熟,以一般品牌乘用車的標準審視,引擎運轉的精緻性、穩定性,均展現水準以上的表現,性能延伸性、輸出特性對應日常用車條件綽綽有餘,透過行車模式切換,可調整輸出反應,帶給駕駛者動力回饋上的差異感受。
Opel Combo 採用前獨立麥佛遜、後拖曳臂式懸吊,路感回饋仍以乘用車舒適取向為主,底盤行駛噪音的抑制,承襲歐系底盤的水準 ; 筆者認為,Combo 在懸吊設定上,保留德系血統的獨有調性,在稍微硬朗/支撐性強的座椅搭配下,對比先前試駕的 Berlingo,Combo 在面對相同幅度的過彎、迴轉時,能夠提供駕駛及車內乘員較小幅度的側傾。
Opel Combo 作為品牌時隔已久、再度導入臺灣市場的全新產品,在國內寡占的 MPV 市場中,透過配備堆疊、貼近市場購車取向。在價格設定上,Combo 直指雙生車 Berlingo,從消費者的觀點切入,綜合品牌形象、售後保修服務及量能等,仍是潛在買家觀望、決策的關鍵,Combo 是否能成為 Opel 佈局臺灣的救世主?有待後續銷量驗證。
從產品力的角度分析,Combo 與 Berlingo 的頂規車型配備豐富程度不分軒輊,在不考慮經銷端折讓空間的條件下,更擁有相同的價格設定。兩者在矩陣式 LED 頭燈、舒適型座椅、無線充電板等便利/科技配備略有差異,包含外觀造型、行車路感上,也提供風格設定上的不同。
不過 Combo 與 Berlingo 縱使配方相同、設計接近,但「德系/法系 各有所好」,倒底該怎麼選?答案交給鎖定歐系中型 MPV 級距的消費者決定。
隨著暑期購車旺季的到來,進入到 7 月份後機車市場銷售也明顯更為熱絡,而來到 8 月份後,基本上也延續既有的熱度,66,630 輛的掛牌數較 7 月有著 2.1%進步,也再度刷新今年度單月份最高的銷量,而綜觀 Top 10 排行中,排序上有所變化的是在中後段 Honda 與 PGO 身上,這回 Honda 成功反超了 PGO 來到第 6 名的席位。電動機車部分,在 6、7 月連續兩個月份銷量突破 5,000 輛後,8 月份領牌數跌至 4,228 輛,這之中包含 Gogoro 與光陽 Ionex 的表現都有所下滑。
整體來看,相比 2024 年 7、8 月的銷售成績,2025 年的暑期購車旺季確實稍有衰退,而隨著立法院三讀通過購買 150c.c.以下新車加碼減徵 2,000 元貨物稅,再搭上原先舊換新的 4,000 元貨物稅補助,亦即未來購買 150c.c.以下的新車最高能補助 6,000 元,對於未來消費者購買機種的選擇來說,是否會明顯影顯到 150c.c.以上車款的銷售比例,尤其包括目前很熱銷的 Jet SL+ Super C、MMBCU 或是未來將有 155 版本的 7 代勁戰都未能享有這多 2,000 元補助。
三陽依舊獨走,總領牌數為 30,749 輛,對比 7 月份是有 2.3%的微幅進步,也是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 3 萬輛大關,市佔率維持在 46.1%的高檔,在這波暑期購車熱潮中確實斬獲亮眼的成績,這之中全新迪爵、Jet SL+ Super C 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隨著進入到 9 月份後,三陽也針對旗下熱銷車型之一、也是針對女性客群所設計的車款 CLBCU 進行新年式更新,包括新增車色以及配備的升級,其強化 CLBCU 本身的戰力,搭配上購車金的優惠方案,進一步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車。
三陽目前兩大主力銷售車型便是全新迪爵和 Jet SL+ Super C,前者不僅是目前國內最暢銷車款,8 月份更是掛牌了 6,053 輛,也是今年度現階段首款單月份銷量突破 6,000 輛的車型;至於後者在 7 月份繳出逾 4,500 輛的領牌數後,8 月份也掛出 4,549 輛,也成為目前最熱賣的高階白牌旗艦機種。除了上述兩款車型的成績很亮眼外,迪爵 125 和 Woo 115 的掛牌數也都較 7 月進步逾 300 輛。
光陽在 7 月份的表現並未很理想,尤其成績甚至較 6 月有些微退步,而來到 8 月份後銷量有稍微拉回來一些,16,864 輛的領牌數相較 7 月有 5.1%進步,至於相比去年同期則是 1.3%成長,市佔率也有些微提升至 25.3%。就以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光陽即便穩居第 2 的席次,但和前方的三陽差距是相當大,尤其近兩個月的暑期購車旺季,雙方的距離已經來到約 1.4 萬輛,在今年所剩下的 4 個月,光陽是否能拉近和三陽之間的距離也值得觀察。
看到車款銷量部分,最暢銷的車款依舊是 GP125,不過 2,324 輛的領牌數有著逾 100 輛退步,至於大地名流 2.0 也以 2,287 輛緊追在後;而 8 月份最大驚奇則是在新豪邁 125 身上,7 月份領牌數為 964 輛,然而 8 月的掛牌數一口氣增加至 2,036 輛,也成為 Top 10 暢銷車款中的第 9 名。至於電動機車 Ionex 方面,自 5 月份銷量來到最高峰的 1,766 輛後,從 6 月開始銷售數便開始下滑,8 月的掛牌量為 1,014 輛,不過先前光陽預告將在 9 月份帶來全新電動機車,屆時可以來期待究竟會是什麼定位的新車。
Yamaha 在 8 月所繳出的 11,324 輛幾乎是和 7 月持平,僅進步了 1.8%,不過若對比去年同期卻是 18.1%的退步,由此也能觀察到現階段 Yamaha 的戰力確實不及過往,雖然 Jog 依舊持續繳出不俗的銷售數,8 月份掛牌數也來到了 4,317 輛,但現在仍需新戰力的加持;而在 8 月時台灣山葉也正式預告,大家期待許久的 7 代勁戰即將要在 9 月 4 日發表,並且除了原有的 125 版本外,也將新增 155 車型來強化車系的戰力,究竟全新世代的勁戰還會有什麼新設計或配備,9 月 4 日就將正式揭曉。
Gogoro 在 7 月份繳出逾 3,000 輛的掛牌、亦也是今年目前最佳的成績後,8 月份的銷量也有明顯下滑,2,658 輛的領牌數有著 14.4%衰退,同時若對比去年同期更是有 48.1%的退步。自從 Gogoro 少了 Jego 確實在戰力上受到明顯影響,不過在迎來了 EZZY 後也多少彌補 Jego 的空缺,8 月份掛牌成績為 901 輛,也是當月份最暢銷的電動車款;至於其他車型銷售部分,Viva Mix 領牌數來到 507 輛、Viva XL 則是有 470 輛,Delight 也有著 323 輛的銷量數。
Suzuki 8 月的掛牌數為 1,699 輛,對比 7 月和去年同期分別有 3%和 28.1%進步,當家主力銷售車款 Sui 繳出 1,073 輛銷售數,至於 Saluto 領牌數也來到了 393 輛,兩款車系佔了品牌約 86%的銷售比例。至於 8 月份第 6 名和第 7 名的位置再度呈現對調,這回 Honda 以 865 輛擊敗 PGO 的 770 輛,前者相較 7 月有 6.8%進步,而後者則是 5.9%衰退,一來一往下 Honda 也重回到第 6 名。
不過就對比 2024 年同期的成績,Honda 和 PGO 分別有 19.5%和 16.8%退步,兩家車廠的表現也明顯不及 2024 年,就以 Honda 來說,在大型重機市場買氣愈顯低落下,幾款主力車型的成績都未很理想;至於 PGO 在新產品推出進程較慢的情形下,加上整體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其也影響到整體的銷量,不過在 PGO 推出了全新速克達威力 125 後,未來也可望拉升品牌的銷售成績。
Vespa 是少數 8 月份銷量呈現退步的車廠,536 輛的領牌數有著 8.1%衰退,不過排序上依舊站穩第 8 名,與後方的宏佳騰保有一定的距離;至於排在第 9 的宏佳騰是 8 月份進步最多品牌,較 7 月成長幅度來到 39.7%,同時對比去年同期也有 38.1%進步,其中關鍵也就在 STR 250 大批交車,一共領牌了 120 輛,在此同時 Brera X 250 也首度交車,掛牌數則是 49 輛,兩款車型也成為推動品牌銷量成長的關鍵。中華 e-Moving 同樣位居第 10 名,整體銷量有著 5.4%進步,而與後方的 Kawasaki 有 74 輛差距。
三陽 SYM 鎖定女性客群的產品 CLBCU 於 2023 年登場,作為品牌風格主力機種,也勇奪 2024 年女性風格車款的銷售冠軍。三陽表示,考量到年輕世代對風格與實用的雙重需求,新年式 CLBCU 貼心升級:「全新防跳脫掛勾」,能穩固乘載的物品;此外,「LED 晶透尾燈」使整體造型更具辨識度,不僅保障夜間騎乘的安全性,更增添低調精緻的設計質感。不僅如此,在車色上新增兩色,以時下流行的穿搭色系延伸,分別為粉色-水光粉及棕色-摩卡棕。
CLBCU 以蜂鳥為靈感仿生設計,復刻其型態及靈巧感,流線型車身與圓潤的線條在視覺上更顯車體小巧可愛,搭配 SYM 獨家烤漆技術,車色依光線呈現多變的迷人色澤,呼應年輕女性隨心切換的穿搭風格,量身打造出騎乘也可展現個人魅力的機種。
原廠表示,CLBCU 參考女性騎士騎乘的實際狀況,為提供舒適的騎乘體驗,融入多項人性化設計,僅 94 公斤 ( 空重 ) 輕量化車身與省力中柱,低座高配上平坦的座墊設計,搭配省油又輕快的「全新 EnMIS 引擎科技」和同級 6.5 公升油箱。原廠強調,「EnMIS 引擎」經特殊調校下,除了省油、加速也很輕快靈。
此外,「獨創貼心拉桿」與「可旋轉後照鏡」,滿足女性騎士的操控與美妝需求,並具備 22.5 公升車廂與 264mm 寬敞腳踏空間,使車廂能輕鬆擺放個人物品,原廠更強調前腳踏空間也可放入 20 吋登機箱或寵物籃。至於全車 LED 燈具提升夜間安全,光感應彩色儀表板,不管日夜變化都能看得清晰安心騎乘;並且車輛也配備 Keyless 與 QC 3.0 快充,創造騎乘便利新體驗。
歡慶 2025 年 CLBCU 上市,SYM 推出開學首選雙車優惠再加碼,CLBCU 開學首選購車金再加碼 7,000 元 ( =三陽購車補助 6,000 元 ( 直扣 ) +三陽補助金 1,000 元 ( 直扣 ) ),Fiddle125 也同步購車有好禮,Fiddle125 開學首選購車金再加碼 8,000 元 ( =三陽購車補助 6,000 元 ( 直扣 ) +三陽補助金 2,000 元 ( 直扣 ) ) ,不只購車金加碼,還同享 24 期 0 利率!
延續 U-CAR 先前報導,國內尚騰汽車集團、寶嘉聯合攜手後,預計為臺灣市場導入 Jeep、Alfa Romeo 與 RAM 等品牌 ; 6 月份適逢義大利國慶,寶嘉聯合率先啟用 Alfa Romeo 臺灣官方社群媒體平臺,暗示品牌回歸在即。近日寶嘉聯合發出活動邀請,敲定 Alfa Romeo 將於 9 月 15 日舉辦品牌重返暨新車上市發表會。
7 月份 Peugeot、Citroën 板橋新車展示中心暨授權服務廠開幕時,品牌即揭露,據點後續將加入 Alfa Romeo、Jeep、RAM 等旗下新車的產品佈局,當時現場已規劃 Alfa Romeo 展廳,並陳列 2 款以布幕覆蓋的新車,對應車身輪廓、尺碼,理當為轎跑車款 Giulia 與運動休旅 Stelvio,是否為品牌回歸後首波導入的車款,有待後續關注。
總代理寶嘉聯合表示,「義式傳奇」Alfa Romeo 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及科技美學,品牌於全球車壇更奠立獨樹一格的經典地位,在賽事、一般乘用車領域,形構出車迷心目中不可磨滅的「愛‧快」浪潮。
同時品牌提到,承繼臺灣消費者的殷殷期盼,總代理寶嘉聯合將以完整的市場佈局及產品規劃,推動市場對 Alfa Romeo 的全新期待,透過品牌回歸、全新車款導入,打造集結義式美學與現代性能技術的車壇盛會 ; 屆時 U-CAR 也將在活動現場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Dunlop 於日本發表 Grandtrek R/T01 胎款,瞄準皮卡車、SUV 越野、輕卡車等車型需求,尺寸提供自 15 吋至 20 吋,熱門車款如 Toyota Hilux、Land Cruiser Prado、Prado、Mitsubishi Pajero、Ford Ranger 等特定車型均有支援,共計有 24 個規格。Grandtrek R/T01 可行駛於公路與越野路面,並強化了輪胎的磨耗性能,同時兼容一定程度的舒適性。
根據 Dunlop 原廠的資料,考量到全球市場的皮卡車、SUV 越野、輕卡車等需求的上升,因此品牌推出首款專門針對越野與公路特性的胎款 Grandtrek R/T01,此新品的定位介於 A/T 全地形胎與 M/T 越野泥地胎之間,可兼容公路行駛與越野路面的雙重需求。
Grandtrek R/T01 的花紋塊設計具有良好的泥地與石塊牽引力,同時胎肩強化並擁有防刮性,能提升在越野路面的行駛性能,並及時排出泥水、減低卡石等問題。針對橡膠配方,Dunlop 採用新的微粒碳科技,優化了輪胎的磨耗壽命、耐切割性以及抓地性能。
此外,Grandtrek R/T01 另提供個性化特色,在胎邊有提供白色字體的輪胎版本,包含 Dunlop 與 Grandtrek R/T01 型號名稱,都採用白色字體,車主可自行選擇安裝,來凸顯識別度。Grandtrek R/T01 已於日本市場上市,未來臺灣是否導入,還有待原廠確認。
財團法人保發中心近日刊出有關 MG HS 車系的 HS 2.0T 為 99.9 萬、HS PHEV 為 109.9 萬,至於 ZS 旗艦版為 72.9 萬的重置價格。其中 ZS 為建議售價 76.9 萬、但溝通贈送 4 萬購車金後重置價格顯示為 72.9 萬。
至於 HS 2.0T 重置價 99.9 萬較建議售價 109.9 萬減少 10 萬、PHEV 重置價 109.9 萬為建議售價 124.9 萬減少 15 萬的主因。據了解其是經銷據點 2024 年底前生產的準 25 年式車型,因此部分 2.0T 現車以過去 24 年售價 106.9 萬減去 7 萬心動購車金、最終溝通店頭價格為 99.9 萬;HS PHEV 同理為 24 年售價 121.9 萬減去 12 萬心動購車金、因此現車店頭價格為 109.9 萬。不過若是 2025 年生產的 HS 車系則需參照官網其他優惠方案。
2025 年 1 月時 MG Taiwan 公布了 2025 年新車販售方案,重點也在於車輛建議售價的調整,在調整後的售價分別為 HS 1.5T 旗艦版 93.9 萬 ( 調漲 2.4 萬 ) 、HS 2.0T 旗艦版 109.9 萬 ( 調漲 3 萬 ) 、HS PHEV 旗艦版 124.9 萬 ( 調漲 3 萬 ) 、ZS 1.5L 旗艦版 76.9 萬 ( 調漲 2 萬 ) 。後續 HS 與 ZS 車系全數也恢復生產。
而近日財團法人保發中心刊出部分車型重置價與官網有所差異,最主要是 2025 年生產的 ZS 1.5L 旗艦版,優惠方案有溝通贈送 4 萬元心動購車金,因此以 2025 年生產車輛建議售價 76.9 萬、搭配 4 萬元心動購車金之下,所呈現的保險重置價格就為 72.9 萬元。
至於 HS 車系 2 款車型上傳的重置價格,主要皆是針對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生產的準 25 年式車型現車。HS 2.0T 旗艦版現車以過去 24 年建議售價 106.9 萬減去 7 萬心動購車金,最終溝通店頭價格就是重置價顯示的 99.9 萬。HS PHEV 馭電版同理為 24 年售價 121.9 萬、減去 12 萬心動購車金,因此現車店頭價格為重置價顯示的 109.9 萬。
財團法人保發中心近日刊出有關 MG HS 車系的 HS 2.0T 為 99.9 萬、HS PHEV 為 109.9 萬,至於 ZS 旗艦版為 72.9 萬的重置價格。其中 ZS 為建議售價 76.9 萬、但溝通贈送 4 萬購車金後重置價格顯示為 72.9 萬。
至於 HS 2.0T 重置價 99.9 萬較建議售價 109.9 萬減少 10 萬、PHEV 重置價 109.9 萬為建議售價 124.9 萬減少 15 萬的主因。據了解其是經銷據點 2024 年底前生產的準 25 年式車型,因此部分 2.0T 現車以過去 24 年售價 106.9 萬減去 7 萬心動購車金、最終溝通店頭價格為 99.9 萬;HS PHEV 同理為 24 年售價 121.9 萬減去 12 萬心動購車金、因此現車店頭價格為 109.9 萬。不過若是 2025 年生產的 HS 車系則需參照官網其他優惠方案。
2025 年 1 月時 MG Taiwan 公布了 2025 年新車販售方案,重點也在於車輛建議售價的調整,在調整後的售價分別為 HS 1.5T 旗艦版 93.9 萬 ( 調漲 2.4 萬 ) 、HS 2.0T 旗艦版 109.9 萬 ( 調漲 3 萬 ) 、HS PHEV 旗艦版 124.9 萬 ( 調漲 3 萬 ) 、ZS 1.5L 旗艦版 76.9 萬 ( 調漲 2 萬 ) 。後續 HS 與 ZS 車系全數也恢復生產。
而近日財團法人保發中心刊出部分車型重置價與官網有所差異,最主要是 2025 年生產的 ZS 1.5L 旗艦版,優惠方案有溝通贈送 4 萬元心動購車金,因此以 2025 年生產車輛建議售價 76.9 萬、搭配 4 萬元心動購車金之下,所呈現的保險重置價格就為 72.9 萬元。
至於 HS 車系 2 款車型上傳的重置價格,主要皆是針對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生產的準 25 年式車型現車。HS 2.0T 旗艦版現車以過去 24 年建議售價 106.9 萬減去 7 萬心動購車金,最終溝通店頭價格就是重置價顯示的 99.9 萬。HS PHEV 馭電版同理為 24 年售價 121.9 萬、減去 12 萬心動購車金,因此現車店頭價格為重置價顯示的 109.9 萬。
Audi Taiwan 在 2025 年 9 月初,於國內市場展開 A6 e-tron 家族預售活動,轎車級距的 Sportback 以及旅行車 Avant 兩車系同步揭露,並且同樣都是入門 A6 e-tron、中階 A6 e-tron performance、頂規 S6 e-tron 的編成設定,A6 Sportback e-torn 預售價格依序為 275 萬、335 萬、485 萬,而 Avant 車系預售價則比 Sportback 高出 10 萬,來到 285 萬至 495 萬的價格帶。
關鍵的動力數據部分,A6 e-tron 全車系與 Q6 e-tron 家族一樣,乃是採用 PPE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 平臺所打造,A6 e-tron 以及 A6 e-tron performance 都是單馬達後驅設定,前者搭載總容量 83kWh (實際可用 75.8kWh) NCM 三元鋰電池組,performance 開始則是大電池版本,也就是總容量 100kWh (實際可用 94.9kWh) 的電池組。
全車系 WLTP 續航里程數據落在 598 公里至 756 公里之譜,支援最高 DC 快充功率則是總容量 83kWh 電池組的 225kW、以及總容量 100kWh 的 270kW。
台灣奧迪總裁 Rahil Ansari 表示:「全新 Audi A6 e-tron 車系的引進是 Audi 於台灣市場電動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從 A 至 C 級距,涵蓋休旅與房車,給予消費者完整的純電產品陣容選擇。全新 Audi A6 e-tron 匯聚品牌最新科技精華,完美融合創新、優雅與性能,正是 Audi 對純電豪華移動的絕佳詮釋。」
受到市場觀望氛圍濃厚,讓 2025 年 8 月份新車銷售數據最終僅有 29,460 輛,無力跨越 3 萬輛門檻,相較於 7 月份更是衰退達 17%。8 月份市場買氣最大的轉折,來自 8 月 21 日立法院財委會拋出訊息,朝野協商後確認將延長 2026 年 1 月 7 日截止的舊換新減徵 5 萬元貨物稅政策,同時,追加購入 2,000c.c.以下小客車,也可減徵 5 萬元貨物稅,兩項補助措施研擬實施至 2030 年底。最後,立法院於 8 月 29 日三讀通過並交由總統公布實施,不過,補助執行日期未定。
可想而知,當消費者第一時間聽到政策補助措施後,勢必延緩購車與交車作業,希望等待補助政策明朗後再入手,這也直接衝擊到 8 月份的新車銷售量。儘管 8 月 20 日截止的新車領牌數約為 1.87 萬輛,正常狀況下,最後 10 天領牌數莫約等同於前 20 天的累積,不過,8 月份最後只增加約 1 萬輛,可以看到新車市場受政策影響之劇烈。
其實,無獨有偶,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1 年前的 2024 年 8 月份,也正好是經濟部產發署在 2024 年 7 月 30 日無預警宣佈,於 8 月 1 日起實施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管制新制,國產化比率加重至最高 35%且將溯及既往,當時,政策公佈後立即衝擊新車市場,導致 2024 年 8 月份新車銷量較 7 月份大跌 35.6%至 29,403 輛。2024 年與 2025 年 8 月份可說臺灣新車市場,連續 2 年受政策因素衝擊的難兄難弟。
為回饋消費者長期以來的支持,馳加汽車服務中心推出「安全至上 心坎禮」年度回饋活動,於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期間,至馳加官方網站指定的銷售店點,單筆購買 4 條 15 吋(含)以上的 Michelin 或百路馳輪胎,並於購買門市完成登錄程序,即可獲得「馳加安全至上心坎禮」1 份。
馳加汽車服務中心是 Michelin 集團旗下,針對車輛保養、底盤養護、輪胎更換定位等多元領域的服務品牌。Michelin 指出,根據調查,車主最在意的,往往不是引擎有多強勁,而是車輛的安全與穩定、輪胎是否耐磨以及雨天抓地力是否足夠。因此,馳加汽車服務中心以「專業」與「細緻」作為核心價值,為車主提供安心且信賴的用車體驗與安全保障。
本次贈送的「馳加安全至上心坎禮」,內含有:質感 LED 自動傘、輪胎溝深測量器、二合一車窗擊破器,消費者於活動期間內,至馳加汽車服務中心官方網站指定銷售店點(不含電商通路),購買 4 條 15 吋(含)以上的米其林或百路馳輪胎,並於購買門市掃描活動 QR Code、完成登錄程序,即可免費獲得,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響應政府延長汰舊換新 5 萬元政策,另搭配新購小客車 5 萬元之貨物稅加碼 ( 2,000c.c.以下 ) ,共最高 10 萬元優惠,Honda Taiwan 再祭出限時豪禮,於活動期間 ( 2025/09/01 起至 2025/09/30 ) 入主指定車型即享「高額 0 利率」、「5 年延長保固」等優惠,總價值最高達 18 萬元。此外,於 9 月 1 日起~9 月底止,消費者至全國 Honda Cars 來店試乘 Honda 全車系,天天送 UCC 冰咖啡,週週再抽 iPhone 17 ( 共 4 支 ) 好禮讓您帶回家。
Honda Taiwan 表示,為感謝消費者對 CR-V 的長年支持,活動期間入主 CR-V 享「100 萬高額 0 利率」、「5 年延長保固」等優惠豪禮,總價值最高達 18 萬元優惠 ( 含汰舊換新 5 萬元 ) ,讓消費者實現滿載全家人的移動夢想喜悅。而響應政府汰舊換新與新購小客車之貨物稅加碼方案最高 10 萬元優惠,搭此補助下入主 HR-V 汽油/e:HEV 享限時優惠價 69.9 萬元起。
Fit e:HEV 以每公升平均行駛 26.9 公里 ( 市區行駛每公升 39.57 公里、高速行駛每公升 22.69 公里 ) ,連續 4 年穩坐「經濟部能源局評鑑燃油車節能第一名」殊榮,活動期間 2 入主 Fit e:HEV 電驅雙動能享「60 萬高額 0 利率」、「5 年延長保固」優惠贈禮,讓消費者能輕鬆享有如電動車般的暢快駕馭感受。
Civic e:HEV 電驅雙動能瞄準歐規性能基準,以全球頂尖規格打造,成就 Honda 最純粹的性能轎跑。為讓消費者體驗「Honda DNA」駕駛樂趣基因,9/1~9/12 期間於台股開盤日來店試乘 Civic e:HEV,有機會獲得最高一萬元購車金 ( 9 月領牌適用、共 10 名 ) 。另外入主 Civic e:HEV,除享有貨物稅加碼最高 10 萬元減徵退還外,活動期間另尊享「高額 0 利率」、「5 年延長保固」優惠好禮,讓消費者享有以電為主、燃油為輔的電油動力系統,實現性能與節能兼具的駕馭體驗。
8 月份 U-CAR 曾報導,經銷端指出,Hyundai 旗下 Custin 將展開 2.0T 動力預售,並溝通 157 萬、160 萬雙版本販售。今 (9/1) 日南陽實業正式公佈 Custin 車系雙動力 4 車型編成,延續先前經銷端資訊,1.5T 版本維持配備、售價自 132.9 萬起,全新加入的 2.0T 版本,擁有相仿的配備基礎,預售價維持 157 萬起。
搭載 1.5 升渦輪動力的 Custin,維持既有配置,搭載 LED 頭燈/晝行燈組、貫穿式 LED 尾燈,並提供黑鑽幾何水箱護罩、18 吋雙色旋切鋁圈、質感黑皮質座椅,配置 2.0 升渦輪動力的 Custin,則提供專屬亮鉻幾何水箱護罩、18 吋多幅式投射鋁圈,更升級專屬棕黑雙色皮質座椅、JBL 數位音響系統。
預售價 157 萬的 Custin,擁有可提供最大馬力 236 匹的 2.0 升渦輪引擎,配備延續 1.5T 高階車型的規劃,同樣搭載雙側電滑門、雙前座電動/加熱/通風座椅,第二排採皇家座椅設定,具備電動調整、加熱/通風與多模式調整機能 ; 但是雙天窗、第二排側遮陽簾等 2 項配備,僅預售價 160 萬的 2.0T 高階車型提供。
南陽實業表示,Custin 全車系在車色方面,均提供「極地白」、「鋼鐵藍」、「珍珠黑」共 3 種選擇,至於「隕石灰」則為 2.0 升渦輪動力車型可選擇的限定塗裝。
對應臺灣進口汽車稅率議題的不確定性,JLR Taiwan 宣佈推出 9 月份「5 年安心禮遇購車優惠」,架構上延續 8 月份推出的夏季購車禮遇方案,針對 Range Rover,Defender,Discovery 與 Jaguar 等全品牌系列車款,提供新車銷售與售後服務升級。
JLR Taiwan 表示,尊重消費者購車觀望的預期心理,品牌依舊積極推出購車優惠回饋市場,在 9 月份「5 年安心禮遇購車優惠」中,全品牌/系列車款提供 5 年高額分期 (60 期 0 利率) 財務方案,讓車主輕鬆入主愛車 ; 於標準 3 年原廠保固外,額外享有 2 年延長保固 ; 此外,所有車型均享有 5 至 6 年原廠保養服務,保持愛車最佳狀況。
JLR 全車系 9 月份促銷方案 | |||
品牌車款 | 車型 | 購車財務方案 | 備註 |
Range Rover | 全車系 | 300 萬 60 期 0 利率 | 加贈電動側踏 |
Range Rover Sport | P400 Dynamic SE | 240 萬 60 期 0 利率 | 加贈電動側踏 |
Range Rover Velar | 全車系 | 240 萬 60 期 0 利率 | - |
Range Rover Evoque | 全車系 | 180 萬 60 期 0 利率 | - |
Defender | 全車系 | 240 萬 60 期 0 利率 | - |
Discovery | 全車系 | 240 萬 60 期 0 利率 | - |
Discovery Sport | 全車系 | 180 萬 60 期 0 利率 | - |
Jaguar E-Pace | 全車系 | 180 萬 60 期 0 利率 | - |
Jaguar I-Pace | 全車系 | 240 萬 60 期 0 利率 | 首 6 期免月付 |
Range Rover,Defender,Discovery 與 Jaguar 系列車款,依車型不同,購車財務方案提供 300 萬、240 萬與 180 萬等高額貸款選擇,Range Rover 車系與 Range Rover Sport P400 Dynamic SE 車型購車享加贈電動車側踏板,至於 Jaguar I-Pace,則提供首 6 期免月付的專屬優惠。
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至 9 月 30 日止,至全臺 Ford 展示中心試駕任一車款,即可獲得全聯百元購物金,於展示間拍照打卡上傳 Ford (TW) 官方臉書粉絲團指定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Sony 無線耳機;本次限時優惠涵蓋多款熱銷車型,Ford Kuga 入主 1.5T Active 車型享 3 萬元低頭款、低月付 8,888 元,另享 5 年原廠保固 6 萬豪禮。
Ford Focus 全車系享舊換新 75.9 萬元起,活動期間入主國產車型贈送 3 萬元配件金及 5 年原廠保固;Ford 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 車型,提供百萬 0 利率購車優惠,並額外加贈 1 萬元購車金、3 萬元配件金及 5 年原廠保固。
Ford Tourneo Connect 福特旅玩家享有高額 0 利率購車優惠,以及 5 年原廠保固,舊換新 114.8 萬元起享樂入主歐洲進口正 7 人 MPV;承襲 Transit 家族 60 周年傳奇歷程,Ford Tourneo Custom 福特旅行家全新到港,舊換新 146.8 萬元起,即刻開啟舒適嶄新旅程。
此外軍警公教人員入主 Ford Focus 國產車型、Ford Kuga 指定車型,可再享有 2 年原廠保固方案;搭上秋季出遊熱潮,多項限時入主優惠方案全面啟動,敬請把握機會輕鬆入主 Ford 好車。
Volkswagen 集團作為 2025 慕尼黑車展東道主之一,麾下 Volkswagen 以及Škoda 陸續以慕尼黑車展為舞臺,公布即將展出的內容,不過,Audi 卻尚未公布德國車展專屬議題,近日,Audi 則是透過社群媒體,預告將會發表一款全新跑車概念作品,並且以經典傳承的方式來闡述,而這款全新跑車概念作品,據悉很可能會是產品定位介於 TT 以及 R8 之間的產品。
Audi 在預告內容中並沒有提及任何全新概念車資訊,而是以歷史傳承與開啟新篇章的方式介紹,從 1930 年代的賽車作品 Type C 與 Type D,1991 年於東京車展上首度亮相、同樣是展現品牌科技與未來的概念車 Avus quattro,緊接著就是在上個世紀末、1998 年發表的 TT 車系。
這幾款作品的特點,除了是作為品牌在當時對造車工藝的詮釋之外,也確實展現 Audi 獨有的科技魅力,以 Audi TT 來說,作為品牌小跑車戰力代表,也具備了相當獨到的辨識特徵;這也是 Audi 在預告中積極溝通的特點。
不過,目前仍未有更多詳細產品資訊,而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這款概念車應當會是純電動力架構,車格則是會定位在 TT 與 R8 之間,很可能會是以 Porsche 718 EV 平臺來打造。目前 Audi 麾下跑車的 TT 以及 R8 都已經畫下句點,後繼產品規劃尚未有確切資訊規劃透露,再者新世代 RS 戰力究竟會如何應戰競爭對手,同樣也是接下來 Audi 品牌魅力的關鍵資訊。
Honda 針對即將在 2025 年 10 月底展開的東京車展,先一步展開相關預告,首波以一張展場設計圖樣揭示展出多款新車,雖然僅有輪廓、或者是布幕掩蓋著,但從設計圖樣上來看會發現海陸空齊聚,也是完整的 Honda 科技實力呈現。
根據 Honda 公布的資訊內容來看,Honda 汽車之外的部分,會展出 2023 年時就已經亮相的 HondaJet Elite II 展示機,還有 Honda Marine 量產版的 BF350 大型舷外機,摩托車則是會展出電動車 CUV e:,以及搭載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的 Rebel 1100 S Edition。
在汽車部分則是會展出 Honda 0 系列的 SUV、0 系列的 Saloon 兩款原型車,Honda 在 2025 年 CES 展上首度展出 0 系列作品,預告當時品牌在電動車的規劃藍圖,雖然隨後又傳出計畫可能有所調整,對應市場在電動車需求上的變化,但 Honda 還是將於東京車展舞臺上展出 0 系列原型車。
除了兩款原型車之外,從舞臺設計預告途中會發現,共計有多輛車由布幕蓋住,意味著很可能還有其他新作,在 2025 年 7 月底預告重返市場的 Prelude,應當也會是主舞臺展出內容之一,而是否會有更多新作品、或者是原型車與概念車等內容,則應當有待後續 Honda 在東京車展開展前夕,更進一步的資訊公布了。
受到美國川普政府持續在關稅議題上的施壓,對於全球經濟環境也造成不小震盪,在全球車壇也帶來不少影響,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25 上半年度全球市場累計銷售量為 4,543 輛,相比 2024 年成長幅度為 2.9%,雖然整體為正成長,但各大市場表現卻是截然不同,歐洲市場以及美國市場主要是下滑,中國市場則是成長超過 5 個百分點,其餘如印度、日本、韓國等市場則是同樣成長。
在品牌銷售排行部分,則是出現了一個不算意外的結果,Nissan 集團在全球銷售排行榜中,跌出前 10 名的成績來到第 11 名,落後在 Honda 以及 Suzuki 之後。
Nissan 當前遭遇困境不是新聞,2025 財會年度的第一季度、也就是 2025 年 4 月到 6 月,虧損達到 1,157 億日元,Nissan 目前持續進行減少成本支出的瘦身工程,減少產量且關閉部分工廠,在 2025 上半年累計銷售數字為 161 萬輛,Suzuki 則是繳出 163 萬輛的成績取得第 10 名。再往上則是 Honda 的 178 萬輛、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 193 萬輛,以及 BYD 的 214 萬輛。
英國 Citroën 昨(29)日宣布,針對旗下 Berlingo 與 SpaceTourer 推出新動力單元選擇。其中 Berlingo 除現行純電動力的ë-Berlingo 外,針對短軸 M 車型新增 1.2 升汽油渦輪與 1.5 升柴油渦輪動力,汽油可輸出最大 110 匹馬力、而柴油則有 100 匹與 130 匹馬力選擇;SpaceTourer 則是在純電ë-SpaceTourer 外,推出可供輸最大 180 匹馬力的 2.2 升柴油渦輪動力。
短軸 5 座設定的 Berlingo M 所搭載的 1.2 升汽油渦輪動力,原廠數據顯示具有 81kW 的最大(約合 110 匹)馬力、以及 205Nm(20.9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輸出表現。
不過,與低輸出(100 匹馬力)的柴油動力相同,此次新增的汽油動力僅於入門的 Plus 配備等級提供,並且僅有單一 6 速手排選擇。與國內導入的高階 Max 與 XTR,在配備選擇上有著不小的差異。包含採用 16 吋鋼圈、手動空調、無電折後視鏡,也無免鑰匙進入及啟動等,而外觀、內裝的飾板與車縫線也盡採用素面的設計。
25/26 年式 GLB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幅度(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GLB 180 摘星版 | 201 萬 | -13 萬 | 標準配備: ■ 夜色運動套件 ■ 19 吋 AMG 五輻雙肋式輕合金輪圈 ■ AMG Line 跑車化套件 ■ Artico/Microcut-黑(含灰色車縫線) Black 含灰色安全帶 ■ 類碳纖維飾板 |
GLB 200 摘星版 | 228 萬 | -10 萬 | 標準配備: ■ 夜色運動套件 ■ Artico/Microcut-黑(含灰色車縫線) Black 含灰色安全帶 ■ 類碳纖維飾板 ■ 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 ■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 |
Mercedes-AMG GLB 35 4Matic 進化版 |
308 萬 | – | ■ 選用配備: Manufaktur 特殊漆-層峰灰 alpine grey (選配價格 NTD $38,000) ■ 選用配備: AMG 夜色運動套件 (選配價格 NTD $0) |
全新 25/26 年式 GLB 全車系標配 AMG Line 套件,並新增夜色運動套件,以黑化元素點綴車身細節。GLB 200 更進一步升級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以及標配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新年式 Mercedes-AMG GLB 35 4Matic 提供 Manufaktur 特殊漆「層峰灰」與 AMG 夜色運動套件選配,讓車輛成為生活態度的延伸。
此外,相較於 25/25 年式車型,25/26 年式 GLB 180 與 GLB 200 均冠上「摘星版」之名,除了配備增列外,建議售價部分也分別由 214 萬元、238 萬元,降至 201 萬與 228 萬元,分別有著 13 萬與 10 萬的大幅降價。
25/26 年式 GLC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 401 萬 | ■ 標準配備進階娛樂套件,以下自數位增訂開通後三年內免費: - 音樂串流 (Spotify、Apple Music) - 收音機延伸資訊 - 網路廣播電台 - 影音串流 (Youtube) - MBUX 服務行動數據 - App store 支援第三方 App 下載 * 使用音樂串流服務需登入該串流平台帳號方可使用 |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Coupé | 413 萬 | ■ 標準配備進階娛樂套件,以下自數位增訂開通後三年內免費: - 音樂串流 (Spotify、Apple Music) - 收音機延伸資訊 - 網路廣播電台 - 影音串流 (Youtube) - MBUX 服務行動數據 - App store 支援第三方 App 下載 * 使用音樂串流服務需登入該串流平台帳號方可使用 |
25/26 年式 SL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Mercedes-AMG SL 43 | 676 萬 | ■ 標準配備進階娛樂套件,以下自數位增訂開通後三年內免費: - 音樂串流 (Spotify、Apple Music) - 收音機延伸資訊 - 網路廣播電台 - 影音串流 (Youtube) - MBUX 服務行動數據 - App store 支援第三方 App 下載 * 使用音樂串流服務需登入該串流平台帳號方可使用 |
全新 25/26 年式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豪華休旅、Coupé 跑旅及 SL 43 豪華敞篷跑車,皆配備 MBUX 3.0 多媒體娛樂系統與進階娛樂套件,透過 5G 網路連線、藉由 App Store 下載第三方應用程式,家人能在旅途中觀看 YouTube、使用 Teams 進行線上會議,或成為個人的行動娛樂空間,透過線上音樂串流平臺享受專屬清單。
25/26 年式 V-Class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Vito Tourer | 229 萬 | - |
V 220 d Avantgarde | 263 萬 | - |
V 250 d Avantgarde | 287 萬 | ■ 提供選配頭等艙座椅套件 配備: 含扶手手機無線充電裝置(頭等艙座椅扶手區) +前座中扶手置物盒 |
V250 d Exclusive | 360 萬 | ■ 標準配備扶手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 標準配備頭等艙座椅套件 配備: 含扶手手機無線充電裝置(頭等艙座椅扶手區) +前座中扶手置物盒 |
在全新 25/26 年式中,V 250 d Exclusive 車型於後座座椅扶手區新增手機無線充電裝置,讓乘客在旅途中也能輕鬆補充電力,數位便利性再升級。
台灣賓士昨(29)日宣布旗下 Mercedes-Benz GLB,以及 Mercedes-AMG GLC 43 與 SL 43 全新 25/26 年式升級登場。其中 GLB 全車系增列 AMG Line 夜色套件、摘星版車型大幅度降價;GLC 43 與 SL 43 則導入最新世代 MBUX 3.0 與進階娛樂套件。
同時,台灣賓士也公布全新 25/26 年式 Mercedes-Benz V-Class 售價與配備更動,其中 V 250 d Exclusive 後座座椅扶手區新增手機無線充電裝置,數位便利性再升級。
25/26 年式 GLB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幅度(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GLB 180 摘星版 | 201 萬 | -13 萬 | 標準配備: ■ 夜色運動套件 ■ 19 吋 AMG 五輻雙肋式輕合金輪圈 ■ AMG Line 跑車化套件 ■ Artico/Microcut-黑(含灰色車縫線) Black 含灰色安全帶 ■ 類碳纖維飾板 |
GLB 200 摘星版 | 228 萬 | -10 萬 | 標準配備: ■ 夜色運動套件 ■ Artico/Microcut-黑(含灰色車縫線) Black 含灰色安全帶 ■ 類碳纖維飾板 ■ 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 ■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 |
Mercedes-AMG GLB 35 4Matic 進化版 |
308 萬 | – | ■ 選用配備: Manufaktur 特殊漆-層峰灰 alpine grey (選配價格 NTD $38,000) ■ 選用配備: AMG 夜色運動套件 (選配價格 NTD $0) |
全新 25/26 年式 GLB 全車系標配 AMG Line 套件,並新增夜色運動套件,以黑化元素點綴車身細節。GLB 200 更進一步升級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以及標配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新年式 Mercedes-AMG GLB 35 4Matic 提供 Manufaktur 特殊漆「層峰灰」與 AMG 夜色運動套件選配。
此外,相較於 25/25 年式車型,25/26 年式 GLB 180 與 GLB 200 均冠上「摘星版」之名,除了配備增列外,建議售價部分也分別由 214 萬元、238 萬元,降至 201 萬與 228 萬元,分別有著 13 萬與 10 萬的大幅降價。
25/26 年式 GLC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 401 萬 | ■ 標準配備進階娛樂套件,以下自數位增訂開通後三年內免費: - 音樂串流 (Spotify、Apple Music) - 收音機延伸資訊 - 網路廣播電台 - 影音串流 (Youtube) - MBUX 服務行動數據 - App store 支援第三方 App 下載 * 使用音樂串流服務需登入該串流平台帳號方可使用 |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Coupé | 413 萬 | ■ 標準配備進階娛樂套件,以下自數位增訂開通後三年內免費: - 音樂串流 (Spotify、Apple Music) - 收音機延伸資訊 - 網路廣播電台 - 影音串流 (Youtube) - MBUX 服務行動數據 - App store 支援第三方 App 下載 * 使用音樂串流服務需登入該串流平台帳號方可使用 |
25/26 年式 SL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Mercedes-AMG SL 43 | 676 萬 | ■ 標準配備進階娛樂套件,以下自數位增訂開通後三年內免費: - 音樂串流 (Spotify、Apple Music) - 收音機延伸資訊 - 網路廣播電台 - 影音串流 (Youtube) - MBUX 服務行動數據 - App store 支援第三方 App 下載 * 使用音樂串流服務需登入該串流平台帳號方可使用 |
全新 25/26 年式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豪華休旅、Coupé 跑旅及 SL 43 豪華敞篷跑車,皆配備 MBUX 3.0 多媒體娛樂系統與進階娛樂套件,透過 5G 網路連線、藉由 App Store 下載第三方應用程式,家人能在旅途中觀看 YouTube、使用 Teams 進行線上會議,或成為個人的行動娛樂空間,透過線上音樂串流平臺享受專屬清單。
25/26 年式 V-Class 車系配備更新 | ||
車型 | 建議售價(元) | 調整配備內容 |
Vito Tourer | 229 萬 | - |
V 220 d Avantgarde | 263 萬 | - |
V 250 d Avantgarde | 287 萬 | ■ 提供選配頭等艙座椅套件 配備: 含扶手手機無線充電裝置(頭等艙座椅扶手區) +前座中扶手置物盒 |
V250 d Exclusive | 360 萬 | ■ 標準配備扶手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 標準配備頭等艙座椅套件 配備: 含扶手手機無線充電裝置(頭等艙座椅扶手區) +前座中扶手置物盒 |
在全新 25/26 年式中,V 250 d Exclusive 車型於後座座椅扶手區新增手機無線充電裝置,讓乘客在旅途中也能輕鬆補充電力,數位便利性再升級。
Volvo 確認旗下大型旅行車 V90 將於 2025 年 9 月正式停產,結束車系自 2016 年發表以來、歷時 9 年的產品週期。
部分市場,如英國 Volvo 也已停止接受新車訂單,僅剩部分現車庫存可供消費者選購。英國 Volvo 官方聲明指出:「Volvo 將依循全球產品週期規劃,於 2025 年 9 月正式結束 V90 與 V90 Cross Country 的生產。消費者若仍有購車需求,可洽英國 Volvo 或當地經銷商查詢庫存情況。」
隨著 V90 退場,Volvo 已將重心轉向電動化產品。Volvo 現已開放全新 ES90 的訂單,這款全新的純電五門斜背車將成為 S90 與 V90 的後繼車型。首批車輛預計於 2026 年初正式交車。而除了 ES90,Volvo 近期也針對 XC60 與 XC90 推出小改款,持續強化 SUV 產品線,呼應品牌策略重心。
V90 的停產,等同 Volvo 退出大型旅行車市場。不過,該級距仍有德系豪華品牌持續深耕:Audi 全新 A6 Avant 插電式油電車型即將上市,並與純電 A6 e-tron Avant 共同販售;BMW 5 Series 與純電 i5 Touring,以及 Mercedes-Benz E-Class Estate 亦是強勁的豪華產品。
在 SUV 成為市場主流的當下,Volvo 大型旅行車的退場雖不令人意外,但 V90 車系的存在,無疑為品牌樹立了優雅、實用兼具的北歐經典旅行車形象。
日本 Nissan 於 28 日宣布旗下 Note 與 Note Aura 車系進行車系更新。同時,Nissan Motorsports & Customizing(NMC)也發表全新 Note Autech Line 特式車型,以及 Aura Autech 的同步升級。
本次 Note 與 Aura 的升級重點,包含主動安全系統中、自動煞車系統偵測範圍的大幅強化,能更有效辨識左右側來車與自行車,進一步提升回避碰撞的能力,並符合日本市場最新法規。此外,全車系均新增後座提醒系統,提醒駕駛在下車前確認後座,避免遺留人員或物品。
NMC 全新發表的 Autech Line 特式車型,以專屬設計與內裝材質強化個性化選擇。外觀部分導入專屬 16 吋切削鋁圈、金屬質感後視鏡、暗金屬灰水箱護罩,並於車尾配置 Autech Line 專屬銘牌。內裝則搭載新開發的 TailorFit 專屬座椅材質,提供更高質感觸感。
NMC 操刀的 Note Autech Line 與 Aura Autech 自 8 月 28 日起上市;而「Note Autech Crossover」以及 Note/Note Aura 的「副駕旋轉座椅特別規格版」則將自 9 月 5 日起,透過日本 Nissan 經銷商開始販售。
U-CAR 日前自 Hyundai 經銷端獲悉,MPV 車款 Custin 在現有 1.5T 外,將於今(30)日開放 2.0T 動力車型預售。消息指出 2.0T 將採雙配備等級,預售價分別為 157 萬元,以及 160 萬元。
據悉,Custin 2.0T 入門款將採用無天窗設定,而高階款預計將比照現行 1.5T GLT-B 車型的豐富配備。目前尚未有詳細動力數據,但中國版本的 Custin(中國稱 Custo)2.0T 動力,採用代號 G4NN 的 2.0 升 T-GDi 渦輪引擎,其最可輸出 236 匹馬力,變速箱則同為 8 速手自排。
據了解,新車將在今日開放接單,正式發表則預計落在 9 月中下旬,最快則可望於 10 月起交車。隨著貨物稅條例日前修正、「汰舊換新」優惠延長至 2030 年底止。Custin 2.0T 也可望成為新案上路後首款適用減徵 10 萬元的全新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 Custin 2.0T 訊息皆為經銷資訊,而正式消息仍需以原廠公告為準。
Lexus 自從 2005 年推出全球 Lexus 首款豪華電動化車款 RX 400h,歷經二十年的技術淬鍊,不僅持續以先進電能科技引領豪華駕馭潮流,更在駕馭體驗與碳中和願景中積極拓展多元產品,至今全球已累積超過 350 萬輛 Electrified 車款銷售佳績。這份榮耀代表著全球 350 萬位車主對 Lexus 電動化科技的信賴與支持,亦展現 Lexus 持續以永續思維與劃時代的先進科技,引領車主駛向更美好的未來旅程。為慶祝全球 350 萬輛榮耀,9/1 起至 12/31,Lexus 於全臺展開一系列 Electrified 主題活動,邀您一起探索 Lexus 電動化的無限可能。
邀請您親臨全臺 Lexus 營業所,親身感受 Electrified 車款魅力,無論是 BEV 純電車款的靜謐極致性能、HEV 油電車款的智慧雙能動力,或是 PHEV 插電式油電車款隨心切換帶來的長程無慮。透過現場專人深度導覽,協助探索最適合您生活節奏的電動化駕馭風格。同時 LEXUS TAIWAN LINE 官方帳號亦推出線上互動式心理測驗「Lexus 駕馭動力選品所」,完成測驗即可獲得 Lexus 為您專屬推薦的 Electrified 車款,分享好友再領取據點限定特調飲品「Electrified 電馭未來」兌換券,將測驗結果分享至 Lexus Taiwan 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可再抽和泰 Points 3,000 點,讓賞車體驗更添驚喜。
Lexus 特別邀請熱愛分享生活的內容創作者、凝聚情感的車聚主理人,以及眾多品牌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交流駕馭體驗與品牌新訊。活動中規劃了多項專屬體驗,從精心設計的秘境試駕路線,讓賓客近距離感受電動化駕馭的獨特魅力與性能,到私享午宴中與志同道合的車主共享精緻美饌、展開深度交流。現場更安排由專業主持人廖盈婷 (Snow)引領多方領袖展開「靜馭對談」,在多元觀點中分享品牌新訊;透過「品味絮語」時光,專屬咖啡與茶香延續交流氛圍,凝聚彼此情感。
透過活動預約,Lexus 將安排專人貼心解說高階電動化車款特點,並藉由涵蓋低速、中速至高速的多元試乘路線,讓您在真實道路駕駛情境中感受純淨而強勁 Lexus Electrified 動能表現。無論是豪華靜謐與純電強勁性能兼備的 RZ 純電動車、提供優異純電行駛里程及加速性能的 NX 及 RX 車系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或是搭載 2.4 升渦輪增壓引擎展現旗艦休旅空間與電能科技的 RX 車系油電複合動力車,都能讓您在完整的試乘體驗中,感受到高階電動化車款的獨特魅力。
Lexus 持續以「Experience Amazing」為核心,透過創新科技與多元活動,陪伴每一位車主邁向更永續、更美好的電能未來。本次 Electrified 系列活動誠摯邀請所有熱愛電動化的車主,親身感受 350 萬份信賴所凝聚的榮耀與 Lexus 在豪華電動化領域的深厚實力。歡迎即刻造訪全台 Lexus 據點或加入 LEXUS TAIWAN LINE 官方帳號,一同探索屬於您的電能駕馭未來。
Tesla 原廠近日預告眾所期待的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nce,將於歐洲時間 2025 年 8 月 29 日登場。外界預估其將向煥新版 Model 3 Performance 看齊,最大馬力可望推升至 517 匹,靜止加速至時速 96 公里更可落在 2.9 秒,內裝則會有諸多跑車化座椅與碳纖維裝飾,並且在底盤方面會更具性能導向,外界預估其售價會由 5.8 萬美金(約臺幣 177 萬)起跳。
Tesla 原廠在 2025 年 1 月推出小改款 Model Y,台灣特斯拉已在 6 月交付新車,臺灣市場維持德國柏林廠生產,目前提供 189.99 萬 RWD 單馬達後驅標準里程版、229.99 萬 Long Range AWD 雙馬達四驅版。
不過當時性能最為突出的 Performance 車型,尚未現身在小改款 Model Y 的首波登場之列中,因此外界相當期待 Model Y Performance 能夠盡速回歸,讓小改款 Model Y 的產品選擇序列更為豐富、多元。
如今,Tesla 原廠在其歐洲與中東的社群官方帳號上,放出以紅色剪影與擾流尾翼的影片,預告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nce 新車將於 2025 年 8 月 29 日正式現身。外界預估其車身造型將換上全新車頭前緣設計、車尾後下擾流板、碳纖維擾流尾翼,以最佳化空氣力學效益,更大的煞車碟盤、卡鉗與高性能剎車片提供強大且持續的制動力,同時透過全新避震系統與底盤設計,保有乘坐舒適度與日常實用性。
底盤方面則可能會搭載全新主動式減震系統,強調能以任何速度從容應對彎道並獲得最佳的控制性與舒適度。至於全新賽道模式會校正主動式懸吊、底盤和動力傳動系統,提供駕駛更多操控權。車內則可能新增全新跑車座椅,提供更強的支撐性與出色的舒適度,同時具備通風與加熱功能,加上獨特的碳纖維編織飾板設計凸顯 Performance 車型的運動風範。
動力部分,外界預估其會將其前後雙馬達四驅動力架構進一步提升,最大馬力增加至 517 匹,最大扭力則增為 75.6 公斤米,靜止加速至時速 96 公里則落在 2.9 秒,至於 WLTP 旭航預估也會比改款前有所強化。
總部位於英國 Wellingborough、全名為 Ray Mallock Ltd 的賽車工程中心與改裝廠 RML Group (以下簡稱 RML),為了滿足 Porsche 車迷們想要 918 Spyder 後繼車的期待,特別推出 39 套 (包括 10 套 40 周年特別版) 建議售價 49.5 萬英鎊 (直接換算約新臺幣 2,000 萬) 起的升級套件,將你的 911 Turbo S 改成 GT Hypercar (簡稱 GTH) 。
2024 年便先以 P39 原型車的身分亮相的 GT Hypercar,是 RML 的最新街車升級產品,外觀部分不僅搭載了 Le Mans 賽車風格的碳纖維外擴式前/後葉子鈑、碳纖維大型固定尾翼與碳纖維下擾流等空力套件,首發車型還換上紫色的碳纖維車頭行李廂蓋、車頂與引擎蓋,呼應醒目的風暴紫 (Storm Purple) 塗裝。
此外,首發的這輛 40 周年 (RML 成立於 1984 年) 特式版 GT Hypercar,還配置了金色的單鎖孔輪圈、青銅色的煞車卡鉗,以及金色的盾形「RML」廠徽和「GTH」車尾車型銘牌。
座艙內,這輛 40 周年特式 GT Hypercar 採用了全新的真皮皮革包覆內飾,搭配蠟筆色的縫線和同色多點式安全帶,並配備金色碳纖維飾板和金色防滾籠,還選配有性能套件和賽道套件,包括:高度可調的主動懸吊及可拆卸的後排座椅。
至於性能表現方面,在專業性能調校工廠 Litchfield Motors 的協助下,GT Hypercar 所搭載的後置 3.7 升水平對臥 6 缸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不但可輸出凌駕原廠 918 Spyder (887 匹) 的 925 匹 (PS) 最大馬力,還能爆發 102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是目前市場上最強的「911」之一。
日本改裝品牌 Kuhl 推出專為 Suzuki Jimny Nomade 設計的改裝套件,並分有:Lite Build、Middle Build 以及 Full Build 共 3 種風格,依序為輕度、中度、完整改裝程度。本次 Kuhl 的 Jimny Nomad 改裝風格是以積木的概念為發想,並非越野或重度機能性的風格,同時各套件組亦接受客製化與顏色調整等服務。
首先看到的是 Lite Build 套件版本,包含了:前保險桿、前格柵 Type II 樣式、後保險桿、後擴散器 II 型、尾管、車頂尾翼。此套件由於更動幅度最小,因此本體在視覺上與原廠樣式最為貼近。
車頭部位的前保險桿與前格柵,基本上維持低調風格,並不會過於張狂,而前格柵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延伸前保桿的的風格元素,讓車頭造型更趨於一致;移動到車尾部,可以看到與原廠有更明顯的差異,包含車頂尾翼、尾管、擴散器等,看起來更具精緻感。
接著是 Middle Build 版本套件,在 Lite 的基礎上再加入:前保險桿風管蓋、後視鏡蓋、 側裙、油箱蓋、後保險桿罩(左右一組)、寬擋泥板套件 、後側擴散器(左右一組)。輪拱位置由原本的防刮材質,換成寬擋泥板套件,此外前後保桿也附上點綴件,並安裝了側裙。
最後 Full Build 版本,則是在前 2 組套件的基礎上,再加入:引擎蓋套件、車體鰭片(左、右組)、車頂套件、後尾門組(取消備胎) 等。換上引擎蓋套件組與車頂套件後,可以看到與原始的積木造型發想更為接近,營造出精緻又不失典雅的風格。
後尾門換上取消備胎的套件組後,車尾部位顯現出更俐落、靈活、都市的造型感,並且車尾門套件的造型也與車頂、引擎蓋的積木元素相呼應,視覺上更能呈現一致化的效果。
美國 Subaru 近日公佈 2026 年式 Forester 編成,首波釋出的 2.5 升動力劃分 5 種標準車型之外,增列先前預告、強調粗獷風格的 Wilderness 版本,新車將於美國印第安納州 Lafayette 工廠投產,車系建議售價維持與上年度相同,自 29,995 美元起 (約新臺幣 91.7 萬起)。
Base:29,995 美元 (約新臺幣 91.7 萬起)
Premium:33,385 美元 (約新臺幣 101.9 萬起)
Sport:36,105 美元 (約新臺幣 111.2 萬起)
Wilderness:38,385 美元 (約新臺幣 117.2 萬起)
Limited:37,695 美元 (約新臺幣 115.1 萬起)
Touring:41,595 美元 (約新臺幣 126.9 萬起)
Forester 車系入門版本即搭載 17 吋金屬拋光鋁圈、轉向式 LED 頭燈、雙區恆溫空調、SI-Drive 雙模式動力控制、雙 7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及織布縫線座椅。Premium 以上車型升級 11.6 吋直立式多媒體觸控螢幕、無線充電板、電動天窗、真皮方向盤等配備,具備標準版 X-Mode 脫困模式。
Forester Sport 車型配置亮黑水箱罩、滑軌式車頂架、車身青銅色套件、專屬銘牌與 19 吋烤漆鋁圈,內裝採用灰色 StarTex 材質打造,並加入方向盤換檔撥片,同步升級為 X-Mode 脫困雙模式。Limited 車型換搭 18 吋雙色鋁圈,並針對內裝導入皮革材質點綴,增列雙前座電動調整、電動尾門、加熱真皮方向盤等配備。
車系頂規 Touring 車型除了搭載 19 吋雙色鋁圈、360 度環景輔助、記憶雙前座/後視鏡、加熱/通風雙前座、加熱後座椅、Ultrasuede 內裝佈局之外,更提供電子後視鏡、Harman Kardon 音響系統、DriverFocus 駕駛監控及倒車緊急自動煞車等高階車型專屬配備。
2026 年式全新加入的 Wilderness 車型,在粗獷外型風格基礎下,採用大面積六角形水箱罩、17 吋霧面黑化鋁圈 (235 mm 全地形配胎),並搭載六角形 LED 霧燈、啞光黑色引擎蓋彩貼、全尺寸備胎,同時升級前後保桿拖車勾,內裝以防水 StarTex 座椅搭配 Wilderness 專屬識別,透過防水踏墊強化使用機能。
2026 年式 Forester Wilderness 的進入角/穿越角/離去角依序達到 23.5°、21°、25.5°,原廠強調,升級的變速箱冷卻器,將牽引力提升至 3500 磅,可提供 Forester 車系最高的牽引能力。
現階段公佈編成的 2026 年式 Forester,統一搭載 2.5 升水平對臥自然進氣引擎、Lineartronic CVT 無段變速箱與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可供輸出最大馬力 180 匹、最大扭力 24.5 公斤米。
2026 年式 Forester 全車系標配升級版 EyeSight 駕駛輔助科技,支援偵測道路環境,包含自行車與行人等,更提供 ACC 巡航控制、緊急自動煞停輔助、駕駛緊急停車輔助、盲點偵測、後方車流警示、緊急車道維持輔助、自動緊急轉向等先進輔助科技。
日前立法院傳出,針對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的貨物稅條例第 12 條之 5 進行協商,朝野立委達成共識將減免期限延長至 2030 年 12 月 31 日,並且將針對內容進行修正,除原本舊換新的 5 萬之外,貨物稅再行減徵 5 萬元,也就是舊換新可取得總計 10 萬元的貨物稅減徵,不過新增的減徵額度乃是針對 2,000c.c.以下車款。
在 8 月 29 日上午立法院會中,該項修正條文三讀通過,後續則有是有待送交總統府,總統於收到後 10 日內公布與生效;對國內新車市場來說,比較關鍵的部分還是在於實施日期,否則國內車室還是會持續買氣冰冷。
在 2025 年 8 月 21 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拋出消息,確認經朝野協商後預計 2030 年底前購入 2,000c.c.以下新車,可減徵 5 萬元貨物稅,再加上原先國內市場推出的舊換新補助 5 萬元 (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額),意即接下來國內消費者購車有機會獲得總計 10 萬元的補助。在實施日期尚未有確切資訊狀態下,讓原本就觀望氣息濃厚的市場,買氣更是急縮。
貨物稅條例第十二條之五條文修正草案:修正條文
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八日起至一百十年一月七日止報廢或出口登記滿一年且出廠六年以上、或自一百十年一月八日起至一百二十年一月七日止報廢或出口登記滿一年且出廠十年以上之小客車、小貨車、小客貨兩用車,於報廢或出口前、後六個月內購買上開車輛新車且完成新領牌照登記者,該等新車應徵之貨物稅每輛定額減徵新臺幣十萬元。
於一百十年一月八日以後報廢或出口登記滿一年且出廠六年以上之上開車輛,如已於一百十年一月七日以前且係於報廢或出口前六個月內購買上開車輛新車及完成新領牌照登記者,該等新車應徵之貨物稅,亦同。
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八日起配偶或二親等以內親屬購買新小客車、小貨車、小客貨兩用車且完成新領牌照登記者,適用前項規定。
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一月八日起至一百二十年一月七日止報廢或出口出廠四年以上汽缸排氣量一百五十立方公分以下機車(以下簡稱中古機車),於報廢或出口前、後六個月內購買新機車且完成新領牌照登記者,該新機車應徵之貨物稅每輛定額減徵新臺幣八千元。依前項規定報廢或出口中古機車之車籍登記與購買新機車之新領牌照登記,不以同一人為限;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一月七日以前報廢或出口中古機車,並於一百十年一月八日以後且係於報廢或出口後六個月內購買新機車及完成新領牌照登記者,亦同。
本條減徵貨物稅案件之申請期限、申請程序、應檢附證明文件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財政部會同經濟部定之。
根據統計資料,截至 8 月 20 日臺灣新車市場領牌數字約莫落在 1.87 萬輛,而截至 25 日止領牌數字則是不到 2.5 萬輛水準,對各大品牌而言考驗相當嚴峻;雖然在 8 月最後一個工作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但後續仍要等到總統府正式公告,以及最關鍵的執行日期。
當前條文僅透露確定會延長原先舊換新減徵的 5 萬元,而新增減增額度、也就是針對 2.0 升以下排氣量車款的 5 萬額度,何時執行?有待後續總統府公布才會有較為確切的答案。
U-CAR 先前才報導過歐洲 Tesla 預告 8 月 29 日發表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nce,如今新車依約推出,不過目前只先行在歐洲市場發表,包含中國、美國、臺灣等地式樣尚未登場,其原廠公布靜止加速破百為 3.5 秒,相較小改款前的 3.7 秒減少 0.2 秒,WLTP 續航也一舉增加 55 公里、來到 580 公里之譜,歐洲當地公布售價為 61,990 英鎊(約臺幣 255 萬)或 61,990 歐元(約臺幣 220 萬),其餘市場何時導入仍有待觀察。
Tesla 原廠在 2025 年 1 月推出小改款 Model Y,台灣特斯拉已在 6 月交付新車,臺灣市場維持德國柏林廠生產,目前提供 189.99 萬 RWD 單馬達後驅標準里程版、229.99 萬 Long Range AWD 雙馬達四驅版。
不過當時性能最為突出的 Performance 車型,尚未現身在小改款 Model Y 的首波登場之列中,因此外界相當期待 Model Y Performance 能夠盡速回歸。
如今,Tesla 率先在歐洲市場發表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ce 車型。由車身尺碼來看,其車長設定來到 4,796mm,相比起小改款一般版 Model Y 的 4,790mm 車長、多出 6mm,至於車寬則維持 1,982mm 不變。但其車高設定為 1,611mm,相比起一般版本的 1,624mm 降低約 13mm,帶來更具跑格的姿態。車重則是比 Long Range AWD 的 1,997 公斤、多出 36 公斤來到 2,033 公斤之譜。
外觀方面,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nce 比起一般車型,採用專屬的前保桿設計,不論是下方的氣壩、或是兩側多出與頭燈組整合的導流孔,整體造型都更為動感,而且在上述的導流孔與氣壩都改以霧黑材質處理,甚至前擋泥板、車側下方黑色包圍的造型也更為立體。
車側也導入新式樣的 21 吋 Arachnid 2.0 輪圈、搭配專屬紅色煞車卡鉗,比起小改款前 Performance 的 19 吋輪圈更大。車尾加入新式樣的碳纖維擾流尾翼,尾門上方有專屬的新式樣 Performance 徽示作為識別。
走進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nce 的車內,其比起一般版小改款 Model Y 具有更大的中控螢幕尺寸,其由一般車型的 15.4 吋、升級為 16 吋 QHD 觸控螢幕,內裝鋪陳也大量導入全新的碳纖維飾板、以取代一般車型的不織布設計。雙前座椅也改為新式樣的專屬雙前座跑車座通風加熱椅,相比小改款前也加入了雙前座椅通風功能,獨特的碳纖維編織飾板設計凸顯 Performance 車型的運動風範。其餘像是小改款 Model Y 全車系加入的後座電動調整、後座 8 吋觸控螢幕等,也皆在配備之列。
底盤部分,小改款 Model Y Performance 也首度加入 CDC 主動式動態懸吊(Adaptive Suspension),其主要會根據道路狀況和駕駛方式而進行變化。
性能數據方面,其在搭載前後雙馬達下,原廠未有公布馬力數據,僅公布其靜止加速破百僅需 3.5 秒、比起小改款前的 3.7 秒,車輛極速設定為 250 公里,WLTP 續航來到 580 公里、比起小改款前的 525 公里增加 55 公里,不過其續航還是比 Long Range AWD 車型 603 公里少了 23 公里。充電功率方面維持 250kW,最快 15 分鐘可增加 243 公里續航。
近期 Porsche 原廠邀請部分外媒於西班牙體驗電動 Cayenne 原型車,揭示其採用 800V 電壓 PPE 平臺,並且搭載可用容量 108kWh 電池組、其內為 LG 軟包電池芯,除了 WLTP 續航可望超過 600 公里外,DC 最大充電功率更來到與 BMW iX3 相同的 400kW,原廠強調 10%~80%快充僅需 16 分鐘。目前分別會規劃雙馬達四驅標準版 400 匹、600 匹的 Cayenne S、805 匹的 Cayenne Turbo 等 3 車型,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最快不到 3 秒,新車預計在 2026 年才會進行交付。
Porsche Cayenne 車系在 2025 年 Goodwood 速度嘉年華上展出多款車型,即將推出的電動 Cayenne 首次於傳奇的 Goodwood 爬坡賽道上,透過披覆偽裝的原型車,展現其令人驚豔的動力與性能。Porsche 先前也預告,電動 Cayenne 正朝著量產準備階段穩步邁進,其下一次公開亮相預計於 2025 年 9 月在德國慕尼黑 IAA Mobility 車展舉行。
如今搶在 9 月 IAA 車展舉行前,Porsche 先行邀請部分外媒前往西班牙體驗電動 Cayenne 原型車。外媒也藉由動態試駕,透露部分新車特點。根據英國媒體 Autocar 的報導來看,其雖然採用與 Macan Electric、還有 Audi Q6 e-tron 等車相同的 800V 高電壓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臺,但其在電氣性能不同於前 2 者最高僅有 270kW 的快充峰值,其快充峰值高達 400kW,跟競爭對手 BMW 即將也會在 IAA 亮相的第 2 代 iX3 相同。
從外媒揭示的規格來看,電動 Cayenne 的電池容量,會比小老弟 Macan Electric 的總容量 100kWh、可用容量 96kWh 略大一些,因為目前 Cayenne 揭示的可用容量約為 108kWh,其內的電池芯是採用由 LG 供應的軟包電芯。
原廠向外媒公布的充電規格資訊除快充峰值高達 400kW 外,也透露其 10%~80%快充僅需 16 分鐘。甚至部分外媒現場實測其 8%~80%快充最快僅需 15 分鐘不到,其 380kW 的高峰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至 45%、充到 80%時功率還維持 190kW 水準,而且不到 15 分鐘的時間就補進 80kWh 電量、相當於 8%~80%平均充電功率接近 320kW!
充電孔設置部分,其與 Macan Electric 一樣在車尾兩側配置,但僅有車身左後側才有支援 DC 快充,全車系 WLTP 最大續航將會突破 600 公里大關。
動力部分,目前首波的 3 個 Cayenne Electric 車型,皆會採用前後共雙永磁馬達四驅配置,甚至後軸馬達還會搭配 2 速變速箱,前馬達由 Borsch 供應,後軸馬達則是 Porsche 自行研發與生產。入門的 Cayenne 車型就會具有 400 匹的最大馬力,而中階的 Cayenne S 則會提供 600 匹最大馬力,Cayenne Turbo 車型則是會有最大 805 匹的性能水準、靜止加速至 100 公里僅需不到 3 秒,最高極速超過 250 公里。
車身尺碼方面,Cayenne Electric 預計車長會來到 4,979mm、比起現行然油車型多出 49mm,置於其軸距則會來到 3,020mm、也比燃油車型多出 35mm,不過未來現行燃油 Cayenne 仍會持續在 2026 年推出更新改款、與純電並行銷售。Porsche 原廠也強調 Cayenne Electric 會配備保時捷主動車高控制系統 (Porsche Active Ride),在劇烈的動態煞車、轉向和加速過程中,亦能始終保持車身水平,更能成為世界上首部能荷載高達 3.5 噸拖曳能力的純電動車之一(依配備而異)。
不過雖然 Porsche 大張旗鼓的持續宣傳純電 Cayenne,但日前 Porsche 總裁 Oliver Blume 才於 8 月 25 日證實,Porsche 將終止自主生產電動車電池的計劃,原先旗下規劃負責電池生產的子公司 Cellforce,將改為以研發與開發為主。
Cellforce 除了停止原先目標每年年產 100 萬 kWh 產能、相當於可供應 1 萬輛 Taycan 的生產作業,並且 Cellforce 原有 286 名員工、將裁撤 200 人,對 Cellforce 生產設施進行的資產減記就將高達 2.95 億歐元。加上先前原規劃供應 718 電動跑車的電池製造商 Northvolt 破產,因此 Porsche 相關的電動車計畫是否能如期實施,有待後續觀察。
Bridgestone 宣布獲得超跑品牌 Lamborghini 原廠指定,將獨家提供 Fenomeno 車系的原廠配胎。Fenomeno 採用中置 6.5 升 V12 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 3 個電動馬達,在引擎轉速 9,250 轉時,可輸出最高 835 匹 (CV)馬力、搭配馬達後的綜效最大馬力為 1,080 匹。Fenomeno 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 2.4 秒,由靜止衝刺到時速 200 公里也僅需 6.7 秒,極速為時速 350 公里。
Lamborghini Fenomeno 限量超跑於 2025 年 8 月在美國發表,預計僅生產 29 輛,是品牌有史以來性能最強悍的 V12 旗艦。Fenomeno 車體採用碳纖維材質打造,並配置 CCM-R Plus 碳纖陶瓷煞車系統、可手動調校的賽車避震器,同時為了車輛在賽道的性能,Fenomeno 內部的 6D 感測器可即時測量車身橫向、縱向和垂直軸的加速度,並整合於 IPB(整合式動力煞車),可提供更優異的操控表現。
Lamborghini Fenomeno 原廠配胎規格採用的是前 265/30 R21、後 355/25 R22,花紋則是 Bridgestone Potenza Sport 性能胎,Potenza Sport 是由 Bridgestone 歐洲研發團隊所開發,針對高性能、操控型、豪華頂級等級距車款所打造。而 Fenomeno 所搭配的更是客製化版本,能完整發揮出 Fenomeno 的優異性能。
Bridgestone EMEA OE 銷售副總裁 Radoslaw Bolkowski 表示,Bridgestone 作為 Lamborghini 長期的官方技術合作夥伴,憑藉數十年的賽車運動經驗傳承,以及在創新與追求頂尖性能的熱忱上,為這款搭載史上最強 V12 引擎的限量超跑,量身打造 Potenza 輪胎,其所提供的操控性、抓地力與精準度,完美提升 Fenomeno 的卓越性能表現。
Porsche 發表具備黑色專屬設計元素的 Taycan Black Edition 特式車型。除外觀與內裝採用專屬設計外,此特仕版本也搭載多項高品質標準配備。Taycan 搭載高性能升級電池(Performance Battery Plus),續航距離再提升,採用 105kWh 鋰電池組、WLTP 最大續航最高達 668 公里,國內市場分別供應 510 萬 Taycan、524 萬 Taycan 4、569 萬 Taycan 4S 共 3 車型可選。
Porsche 原廠指出,在 Black Edition 車型中,外觀與內裝的黑色元素突顯出運動感與優雅氣質。Taycan 車型的 SportDesign 造型外觀套件、側窗飾條與車尾車型名稱均採用高亮澤黑色處理;可與其他外觀顏色搭配的高亮澤黑色車外後視鏡,則是 Black Edition 車型專屬配備。車尾光帶搭配自發光 ‘PORSCHE‘ 黑色字樣,亦列為標準配備。內裝標配則包含黑色 Accent 特色套件、儲物空間套件,以及自發光黑色髮絲紋鋁合金車門檻。
此外,於 Taycan、Taycan 4 與 Taycan 4S 上需選配的高性能升級電池(Performance Battery Plus),在 Taycan Black Edition 車型上則為標準配備。其 105 kWh 的總電量不僅增強了動力表現,也延長 WLTP 續航里程。Taycan Black Edition 最大動力輸出可達 408 PS,續航里程則提升至 668 公里,比標準 Taycan 車型增加 76 公里,提升幅度達 12%。(此為原廠依歐盟法規及 WLTP 標準測量所得之數據,實際數值謹以當地官方公布之數據為準。)
保時捷也針對此系列車型擴增了標準配備內容,包括:變換車道輔助系統、保時捷主動停車輔助含環景輔助攝影(Active Parking Assist)、21 吋輪圈中心孔蓋鑲嵌全彩保時捷盾型徽飾、高解析度 LED 矩陣式頭燈系統、LED 'PORSCHE' 字樣車門投影燈、含記憶套件的雙前座 14 向電動調整舒適座椅,座椅頭枕施以保時捷盾型徽飾印記、BOSE 環繞音響系統(含 Dolby Digital 及保時捷電動跑車音效裝置)、儲物空間套件與黑色柔感真皮內裝 。Taycan 車型的中央扶手特別施以專屬 ‘Black Edition’ 印記。
雖名為 Black Edition,車色選擇並不僅限於黑色。車主可於 Shades 車色中挑選,車色選項包括:金屬墨玉黑(Jet Black Metallic)、金屬火山灰(Volcano Grey Metallic)、金屬白雲石銀(Dolomite Silver Metallic)、金屬冰灰(Ice Grey Metallic)。
車主亦可加價選擇 Legends、Dreams 系列車色,或透過保時捷嚴選選色(Paint to Sample)與 保時捷尊榮客製選色(Paint to Sample Plus)計畫進行專屬色彩訂製。內裝也可選配其他配色,板岩灰色柔感真皮(Slate Grey),或雙色配置。
另有可選配的 Black Edition 延伸套件,內容包含:前車門施以專屬 Black Edition 字樣、自發光車門檻,以及印有專屬字樣的鑰匙與鑰匙包。
車主亦可透過保時捷 Sonderwunsch (特殊願望)計畫訂製,進一步打造獨一無二的 Taycan。內裝細節如車鑰匙與鑰匙包、客製化雙面行李廂墊、腳踏墊、車主公事夾、中央置物盒蓋與車門檻等皆可客製化。
相關選項於 Porsche Car Configurator 車型設定介面中皆會標示出選配,並可即時預覽效果。所有客製化細節皆由 Porsche Exclusive Manufaktur 精雕細琢,展現卓越工藝與設計品味。
繼先前的預告後,Volvo 在近日正式發表全新 XC70,有別以往跨界旅行車的設定,新世代 XC70 車系以全新休旅車型設定重回市場,並且定位高於現行 XC60 車系,雖然目前是在中國市場首發,但原廠提到未來將會把新車擴展至歐洲市場。
全新 XC70 採用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並有前驅與四驅兩種設定,原廠表示在 WLTC 標準下擁有最高 180 公里純電續航,若是 CLTC 標準則是 200 公里純電續航,同時車輛配備了快充功能,最快能在約 23 分鐘從 0%充至 80%。全新 XC70 目前已在中國展開預售,前驅車型預售價為 29.99 萬人民幣 ( 約新臺幣 128 萬元 ) 起,四驅車型則是 32.99 萬人民幣 ( 約新臺幣 140.8 萬元 ) 起。
原廠表示,全新 XC70 展現了品牌對斯堪地那維亞設計傳承的現代詮釋,以穩健的姿態與獨特設計元素,呈現出沉著與簡約的風格;車身從前至後的雕塑般線條,搭配微微收斂的車頂與鮮明肩線,營造出既堅實又充滿動感的外觀。車頭部分,盾牌封閉式水箱護罩呼應了 Volvo 純電車型的設計,並結合主動式進氣格柵,能自動調整來優化空氣力學、座艙溫度與冷卻效果,Volvo 提到這項配置不僅提升能源效率,還能延長行駛里程。車尾方面則採用垂直的 C 字形尾燈,打造出時尚俐落的視覺效果。
進入到車內,新世代 XC70 以北歐設計為核心,強調結合高品質材質、並搭配聰明的收納空間,讓駕駛與乘客都能舒適入座;而細節中處展現精緻質感,從媒體控制介面到沉浸式音響體驗,都經過精心調校。XC70 搭載 12.3 吋數位儀表,搭配懸浮式 15.4 吋中央資訊娛樂螢幕,原廠表示娛樂系統中的數位服務中包含 AI 語音助理,能輕鬆撥打電話給親友、操控車輛功能,或是即時上網搜尋資訊;同時 Volvo 也提供了 92 吋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可以選配,並且車內許多功能可透過 Volvo Cars App 遠端控制,車輛系統也支援 OTA 更新。
新世代 XC70 採用全新 SMA 模組化底盤架構打造,根據先前中國工信部的資訊,引擎部分是採用 1.5 升渦輪動力,而這套 PHEV 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提供兩種架構,包含前驅以及四驅的設定,前驅車型綜效最大馬力來到 318 匹,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需 8 秒,至於四驅車型綜效最大馬力提升至 462 匹,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的時間縮短至 5.3 秒。
而在電氣系統部分,前驅車型所配備的電池容量為 21.2kWh、四驅車型則是 39.6kWh,在 WLTC 標準下前驅和四驅車型分別能繳出 116 公里和 180 公里 ( CLTC 標準為 200 公里 ) 的最高純電續航,原廠亦表示四驅車型 0%~80%快充時間能在約 23 分鐘完成、前驅車型則要耗時約 39 分鐘;至於 0%~100%的慢充時間前驅車型需耗費 4 小時,四驅車型則為 7 小時,同時車輛也配有 V2L 功能。
全新 XC70 配有豐富的輔助功能,包括雷達、攝影機與感應器等等,使車輛能夠持續監測周遭環境,並在必要時支援駕駛,以協助避免或減輕碰撞風險。同時,XC70 也配備多項安全設計來守護車輛周圍的行人與用路人,例如「車門開啟警示系統」,能提醒駕駛與乘客避免在繁忙的市區環境中,於開門時與自行車騎士發生意外。另外 XC70 還擁有多項智慧駕駛輔助功能,如自動變換車道輔助、智慧停車輔助 ( Park Pilot Assist ) 以及主動導航輔助等等。
來自中國廣州的廣汽集團 (GAC Group、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不但已在 2022 年 9 月、借助集團旗下子品牌 Aion 之手,推出 Hyper SSR 正式進軍超跑市場,更在日前以其為基礎,打造了一款擁有高底盤車身的概念越野賽車:GAC Hyptec SSR Baja,向世人展示了他們的創意與研發功力。
車身設計流露著濃厚「Baja」賽車風格 (Baja 1000 是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沙漠中舉行的長途越野賽車,賽程長達 1,000 英里,是世界上公認最艱難的越野賽事之一) 的 Hyptec SSR Baja,車身上半部雖然明顯地就是 Hyper SSR,保留了上掀式的蝴蝶門;不同的是,Hyptec SSR Baja 不僅移除了大燈、改為在車頭與車頂加裝多盞探照燈的設計,還換上了單臂雨刷、大型底盤護板,並將車身中後段改成可以容納兩顆備胎的一體式貨斗,且於車尾加裝一只大型固定尾翼。
底盤方面,為了征服各種惡劣地形,Hyptec SSR Baja 則是加高且加長了懸吊的行程,並換上粗花紋路的全地形輪胎搭配多片式軍規輪圈。
此外,為了向美國加州 Los Angeles 的多元文化與傳統致敬,Hyptec SSR Baja 除了擁有鮮豔的彩繪塗裝外,車身上還貼了許多保有「致敬」元素的圖標和貼紙,甚至設計師還特別在它的中控台黏了一支名為 Mr.Pincho 的仙人掌吉祥物。
座艙內,由於開發定位上屬概念越野賽車,所以 Hyptec SSR Baja 車內僅剩下兩張包覆著墨西哥毛毯的固定式賽車座椅、賽車用的方向盤、賽車儀表、防護網與中控台,以及粗壯的防滾籠和滅火器。
至於性能表現方面,雖然廣汽並沒有公布 Hyptec SSR Baja 的配置架構與詳細規格,但若是沿用 Hyper SSR 基礎的話,Hyptec SSR Baja 應該還是會植入前軸 1/後軸 2、共 3 顆的永磁電動馬達,提供 900Kw (約 1,224 匹) 的最大馬力,並搭配較 74.69kWh (Hyper SSR 標配) 更大的鋰電池,以符合千里越野賽車的設計!
Volkswagen 近日正式透過新聞平臺亮相第 2 代大改款 T-Roc,在品牌新世代設計語彙下,導入全新駕駛座艙,將提供輕油電、Hybrid 油電、T-Roc R 等多種動力選擇,新車售價自 30,845 歐元起 (約新臺幣 109.6 萬起),並率先在德國市場展開預售。
原廠指出,大改款 T-Roc 預計 11 月在歐洲市場展開新車交付,從產品導入的時間點來推估,臺灣市場最快應當會在 2026 年中或下半年登場。
Volkswagen T-Roc 車系自 2017 年推出後,擔當品牌中小型跨界休旅代表,歷經 2021 年小改款蛻變後,正式在 2025 年改朝換代,原廠表示,T-Roc 車系已在全球累計銷售突破 200 萬輛。大改款 T-Roc 是繼新世代 Tiguan、Tayron 後,第 3 款採用 Volkswagen 模組化底盤 MQB evo 平臺打造的新車。
原廠表示,大改款 T-Roc 保留車系類斜背的輪廓,車長較前代車型增加 12 公分,在當代家族化風貌下,結合狹長樣式 LED 頭燈 (高階車型搭載 IQ.Light 矩陣頭燈)、貫穿式晝行燈/發光廠徽,風格靠攏品牌 ID.系列車型,下方以大面積網格狀進氣口結合烤漆材質飾條,對應不同 Style、R-Line 等車型,展現不同的視覺風格。
大改款 T-Roc 透過車身塗裝、線條刻畫延續懸浮式車頂的效果,車側板件的刻畫,讓視覺感受更為修長,配胎尺寸對應車型等級,至多可搭配 20 吋鋁圈 ; 車尾部分,T-Roc 以貫穿式 LED 尾燈組作為主視覺,整合發光 Volkswagen 廠徽,車型名置中排列於尾門上方,後保桿則透過簡約線條整合反光片、造型立體的下護板。
大改款 T-Roc 對應不同市場,預計提供 Trend、Life、Style 與 R-Line 等車型編成,6 種車色包含 Pure White solid、Wolf Grey metallic,以及新增加的 Canary Yellow solid、Flamed Red metallic、Celestial Blue metallic 與 Grenadilla Black metallic,另外可選配雙色黑車頂進行搭配。
大改款 T-Roc 的車室延續品牌次世代佈局,全新駕駛座艙提供 10 吋數位儀表、3 幅式實體按鍵多功能方向盤、上置式電傳線控排檔 (高階車型搭載抬頭顯示器),中央搭載 13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內裝以軟質塑料、織面材料及類金屬飾條等搭配,更融入結合氛圍燈效果的門飾板,前後門車內把手均改為全新上拉式設計。
中央鞍座加入設計巧思、無線充電板,後方提供數位控制旋鈕 (高階車型整合 DCC 系統) 、引擎啟動鈕及電子手煞車,部分車型具備 14 向電動調整機能的 ErgoActive 座椅,另外配置全景天窗、電動遮陽簾及 Harman Kardon 音響系統,後座提供空調介面及出風口,搭載電動尾門,行李廂容積提升至 475 公升。
駕駛輔助科技方面,大改款 T-Roc 搭載全新 Travel Assist 系統,具備自動變換車道、主動對應道路限速等功能,首次搭載的 Park Assist 系統,則可記憶最遠達 50 公尺的全自動停車,另外車主也可透過智慧型手機控制車輛進出車位。
大改款 T-Roc 在歐洲市場的首發車型將搭載 1.5 eTSI 動力,結合 7 速雙離合器變速箱、48V 輕油電技術,前輪驅動架構下,可提供最大馬力 116 匹、150 匹兩種不同的輸出設定,後續更將在 2026 年推出搭載 1.5 升 Hybrid 油電技術的前輪驅動車型,外媒揭露,該動力的最大馬力對應車型差異,將設定在 136 匹、170 匹。
延續品牌規劃,大改款 T-Roc 也將推出搭載「4Motion」四輪驅動的車型,搭配 2.0 升 4 缸 eTSI 輕油電引擎,最大馬力將設定在 200 匹、250 匹,作為車系性能表現的「T-Roc R」,同樣不會缺席全新世代車系,預計同樣以 2.0 升 4 缸 eTSI 輕油電引擎作為基礎,最大馬力有望達到 300 匹以上。
繼 Porsche 原廠陸續自 2024 年 4 月發表小改款 992.2 世代 911 車系諸多車型後,國內 Porsche Taiwan 選擇在 2025 年 4 月正式引進小改款 911,各車型建議售價為 747 萬至 1,103 萬元不等,小改款主要導入 12.6 吋曲面數位儀表板,搭配採用新世代 PCM 系統的 10.9 吋中控螢幕,GTS 車型搭載全新輕量化 T-Hybrid 系統,配備全新開發 3.6 升 6 缸水平對臥引擎、電子渦輪增壓器與電動馬達,具備 541 匹綜效馬力。
不過在體驗改款重點的 GTS 車型之前,我們先行來感受現行 911 992.2 世代最為入門,入手門檻最低的 747 萬起之 911 Carrera 車型,除了深度體驗 992.2 世代小改款的內外變革,主要也來一探其最為「純粹」、「基礎」的 3.0 升水平對臥 6 缸雙渦輪增壓,最大馬力 394 匹的 911,即便是車系中最為入門的存在,是否依舊能帶給駕駛者應屬於 Porsche 品牌的駕馭樂趣與悸動。
首先從外觀來看,不同於 GTS 車型在小改款後,擁有標誌性的前保桿下方進氣隔柵每側各 5 個散熱鰭片。Porsche 原廠在小改款後並未對 911 入門的 Carrera 車型進行顯著調整,主要是將前保桿造型修整得更為簡約立體,兩側進氣口則維持橫置雙柵處理。而以我們此次的試駕車來看,其主要是加入了 30.47 萬的煤灰色外觀套件,其在於進氣格柵靠中央處追加煤灰色 SportDesign 鰭片,車側側裙、還有車尾尾翼、後保桿下方兩側,同樣有煤灰色 SportDesign 套件妝點的手法。
除此之外,試駕車也在車身塗裝方面,選配了金屬迦太基黃(Cartagena Yellow Metallic),筆者認為此車色讓這輛 Carrera 雖然是車系入門,但開在路上依舊是相當搶眼的存在。足下的輪圈組也從標配的前 19 吋/ 後 20 吋 Carrera 輪圈,升級為選配價 10.84 萬的前 20 / 後 21 吋 Carrera S 輪圈,等於在輪圈式樣往上升一級,甚至該輪圈組還另以 7.95 萬追加輪圈施以消光深銀色烤漆 (Satin Darksilver)塗裝,筆者認為其與金屬迦太基黃車色呈現的視覺對比效果、算是相得益彰。
在燈組科技部份,原先 Carrera 車型標配的是基礎 LED 矩陣頭燈系統,其在燈組內原為環形視覺,不過試駕車另加價 15.75 萬升級高解析度 LED 矩陣式頭燈系統,主要在燈組內改為 4 眼式橫置點綴視覺,燈組內更有多達 64,000 個像素組成,並且在夜間也有大燈動畫,還有在高速時類似光毯一般的動態投射、讓車道前方的區域更為明亮,優異的自動防眩功能遠光燈也是其燈組的功能之一。車尾方面維持 992 世代以來的貫穿尾燈視覺,只是試駕車還另外加價選配 5.77 萬的 Exclusive Design 尾燈,電動擾流尾翼則是在上方收納於其中。
車頂上方,試駕車也選配了 15.03 萬的全功能電動玻璃天窗,替試駕車在車頂也帶來對比色視覺,並且稍稍替這輛 Carrera 帶來類似 Cabro 敞篷或 Targa 車型的採光。車尾方面,試駕車相當低調的選配 1.59 萬的車型名稱施以車身同色烤漆,讓「911 Carrera」字樣隱身於車色之中。車尾下方在標配車型為 2 側矩形單出排氣尾管,只是試駕車另選配跑車化排氣系統含黑色排氣尾管,讓其排氣尾管外觀改為橢圓形,搭配煤灰色外觀套件更顯得相得益彰。
走進小改款 911 的車室內,雖然大致乍看與先前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整體格局仍是以相當保時捷風格的駕馭機能性為主。但若真的細看,其實可以發現 992.2 世代可說是在 911 車系長達 50 餘年的歷史中,做出相當大幅度的變革。
首先,過去 911 車主們熟悉的左手邊轉動機械車輛啟動機構,即便在導入 Keyless 免鑰匙啟動後、保時捷仍保留需要「插鑰匙進入轉動」的動作,這一布局是為了致敬早年在利曼賽事左手啟動、右手打檔位分秒必爭的精神。如今在 992.2 世代小改款,其首次被平面的「Engine Start Stop」按鈕取代,雖然「儀式感」不如以往,但象徵著 911 更邁入與時俱進的步伐。
除此之外,小改款後也首度取消了傳統的機械指針置中儀表板,改為與 Panamera、Cayenne、Taycan、Macan Electric 等車系相同的 12.6 吋曲面數位儀表板取代,同樣可堪稱 50 年來 911 車系在座艙的重大變革。不過筆者認為雖然少了過往許多保時捷車迷鍾愛的「機械感」儀式精髓讓人惋惜,但 12.6 吋數位儀表帶來的是更加豐富、能有更多視覺效果的介面,其也同步提供多達 6 種的顯示切換,主要追加了 3D 駕駛輔助系統畫面,並且除經典的 5 環布局外,還有轉速表、導航畫面投影等模式。試駕車選配了 ACC、變換車道輔助,如今更在數位儀表能呈現直觀的車距與車道線資訊。
原廠也指出,小改款 911 採用以駕駛者為中心的「Porsche Driver Experience」概念,駕駛常用控制元件設置在方向盤周圍,包括標配的駕馭模式切換器、經改良的駕駛輔助系統控制桿等。中央 10.9 吋觸控螢幕,也搭載新世代 PCM 系統,其在 PCM 系統新增 Performance 選單,其可即時動態顯示包含「車輛」的加減速、「驅動」的引擎轉速、「車輪」的前後輪胎胎壓與胎溫等數值。
原廠也指出,這套全新 PCM 系統自 2025 年 6 月起生產車輛,將支援 Porsche App Center,還新增 Dolby Atmos 沉浸式音效技術,標配 10 年的保時捷互聯系統服務,進一步完善使用者體驗。
在試駕車的內裝配備部分,標配的黑色標準皮質質感不俗,其主要選配的 24.18 萬雙前座 18 向電動調整跑車升級座椅含記憶套件,筆者認為其整體在包覆性與舒適性取得相當好的平衡,在調整段位上也遠比標配的 4 向出色。此外,試駕車也選配 7.08 萬的前座座椅通風系統,在炎炎夏日進行試駕作業時,算是相當有用的「好物」。9.47 萬選配的 Bose 環繞音響,亦提供一定的聽覺質感。
其餘妝點方面,試駕車也搭載 7.16 萬的車身同色內裝飾板套件,內裝亦有相當獨的 10.74 萬「跑車升級座椅椅背採用真皮包覆,搭配車身同色烤漆鑲嵌裝飾」,和外觀呈現內外呼應。另外包含滅火器、LED 'PORSCHE' 字樣車門投影燈都算是價格不貴的妝點,至於試駕車搭載的跑車計時套件含 Porsche Design Subsecond 碼表、則需以 20.64 萬選配,算是車內較為高價的選配內容。前行李廂容積部分,則有多達 261 公升的水準表現。
911 Carrera 車型雖維持 3.0 升 6 缸水平對臥雙渦輪增壓基礎配置,但在引擎部份改採來自前代 Turbo 車型的中央冷卻器,並安裝於車尾進氣隔柵下方、引擎上方位置,同時更換上來自前代 GTS 車型的渦輪增壓器,搭配 8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下,使動力提升至 394 匹最大馬力,最大扭力亦達到 45.9 公斤米。小改款 911 Carrera 僅需 4.1 秒(選配跑車計時套件則為 3.9 秒)即可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最高極速可達 294 公里。
懸吊方面,試駕車標配 PASM 保時捷主動試懸載調整系統,試駕車還另選配了前軸抬升系統。行車模式部分,其主要分別提供 Wet 濕滑路面、Normal 一般、Sport 運動、Sport Plus 進階運動可選,方向盤行車模式旋鈕中央按下、則有 20 秒 Sport Response 的最大動力輸出。懸吊系統由於標配 PASM,因此也提供 Normal、Sport 兩段懸吊回饋可選。此外,跑車化排氣聲浪也能進行開啟、關閉。
將 911 Carrera 開起來後,即便有著最大 394 匹馬力的輸出,筆者還是相當訝異其初段的動力表現相當溫和、線性,此舉可以讓駕駛於低速享受水平對臥 6 缸引擎聲浪的同時,也不用擔心動力輸出表現太「衝」。市區走走停停的日常行駛情境下,筆者認為 911 Carrera 在 Normal 模式時的動力與變速箱表現,相當適合都會通勤、或是高速愜意巡航,可說是不躁進、卻有一定的動力餘裕。
但當然,若是在意駕駛樂趣的族群,肯定不會止於這樣線性溫和的動力表現。若要喚醒 911 的跑格基因,筆者認為 Carrera 需要切換到 Sport 模式以上比較適切,這時整體 8 速 PDK 自手排變速箱的降檔反應才會較為積極,維持轉速之下超車、搭配水平對臥 6 缸帶來相當飽足的衝勁,而且保時捷向來精準優異的轉向,也在此一入門 911 上嶄露無遺,可說手起刀落間,仍是盡顯品牌的駕馭精髓。
而尤其場景換到山路後,911 車系向來讓人讚譽有佳的動態表現更是出色,相當平穩的低底盤帶來絕佳駕馭信心。還有 Carrera 相當純粹的後置後驅設定,少了前軸的驅動特性,對比起家族中四驅的車型,筆者認為反而帶來相當直覺的動態感受,尤其後置後驅的布局在當今車壇已算是相當稀有,獨樹一幟、絕對是 911 入門版本的價值所在。
懸吊表現方面,筆者認為 Normal 可說兼融了日常的用車需求,好開、有路感回饋,卻不會像許多小跑車產品躁動,呈現 911 能夠兼顧日常、駕馭玩樂的一面。若需要更佳的底盤支撐性,將懸吊切換至 Sport,其就會有相當硬朗的底盤回饋表現,搭配相當扎實穩定的車身剛性,對於駕駛者而言,越開越快、嘴角仍會不自覺上揚,尤其 6 缸聲浪仍舊飽滿好聽,要不是追求極致的動力性能和車尾銘牌,其實 Carrera 真的很夠用了。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 911 Carrera 確實有其獨到的產品駕馭魅力,而不全然只是為了擔當車系最入門位階而存在,對於許多愛好 911 車系駕馭精髓的駕駛,其實 Carrera 就已經是能夠充分體驗其經典機械魅力的產品,而且小改款後更與時俱進、導入諸多符合時下車壇趨勢的科技妝點。
只是如今的 911 Carrera 隨著這幾年原廠策略的調價,已然已來到 747 萬起跳,相對過往價格已可說是大幅上升,很多有這樣預算購買跑車產品的消費者,自然而然可能會直接跳過這樣的入門動力產品;而且 992.2 小改款世代的精髓,就在其 GTS 車型搭配的 T-Hybrid 油電電控科技,能夠不在意入門位階、還有改款幅度未若 GTS 的消費者,確實仍還是少數。
Audi 在 2025 年 6 月中旬時發表了新世代 Audi Q3 車系,當時就已經公布這款新世代豪華小型休旅預計在 10 月份、會在歐洲市場上市發表,並且先行在歐洲市場展開預售,而在 10 月份歐洲上市之前,Audi 則是揭露了新世代 Q3 Sportback 車系,讓新世代 Q3 家族完整戰力呈現。
包含了汽柴油以及 PHEV 的 e-hybrid 動力在內,新世代 Q3 Sportback 歐洲價格落在 46,450 歐元起至 51,150 歐元之間,換算成臺幣約莫在 165 萬至 181.8 萬的價格帶,相比於 SUV 版本 Q3 的 44,600 歐元至 49,300 歐元價格設定 (約合臺幣 158.5 萬至 175.2 萬),約莫相差 1,850 歐元設定 (約臺幣 6.6 萬)。
作為 Q3 家族中的跨界版本產品,Q3 Sportback 與 Q3 在設計、科技配置、車型編成規劃等處都是相同配置,Sportback 車頂輪廓線條在 C 柱處更形斜削向下,根據原廠資料顯示,其線條從 A 柱開始就比 SUV 版本低了 29mm,賦予新世代 Q3 Sportback 更運動化的體態。
雖然新世代 Q3 家族乃是以 MQB evo 平臺所打造,與 Q5 的新世代 PPC 平臺有所區隔,但內外諸多元素都沿襲自新世代 Q5,水箱護罩、頭尾燈組造型、車身肌理線條等不難看出端倪,頭燈組與 Q3 一樣,都導入運用了 Micro-LED 技術的最新 Matrix LED 頭燈;車尾燈組則是一樣將 OLED 尾燈列為選配,左右尾燈總計由 36 個區塊、分置於 6 個模組上,提供更出色的辨識性。
駕駛座艙可以看到與 PPC、PPE 平臺作品相仿的數位曲面螢幕,其乃是由 11.9 吋數位儀表、加上 12.8 吋 MMI 中控螢幕所組成,多功能方向盤與 Q3 版本相同,換檔機制位於方向盤右後方,與集團內不少電動車一樣,都是旋轉式的切換檔位配置,檔位從前到後依序為 R、N、D,和集團內電動車的 D、N、R 邏輯有所不同。
雖然跨界元素導入的 Sportback 車型,在車室空間表現上似乎會受到些許影響,不過根據原廠資料顯示 Q3 Sportback 車尾行李箱基礎容積同樣為 288 公升,最大容積則可以擴充至 1,289 公升,想比 Q3 的 1,386 公升緊緻些許;在後排座椅部分,新世代 Q3 配置了具備前後滑移功能,能更有效運用車室空間。
與 Q3 相同的部分還包含有動力配置,Audi 為 Q3 Sportback 提供了多款汽柴油選項,以及當前 Audi 對應歐洲市場法規走向,進而積極在各大車系中推出的 e-hybrid 車型,也就是具備純電續航里程的 PHEV 動力;當前公布的資訊中,柴油車型僅有 2.0 柴油引擎的 TDI 110kW,汽油則有 TFSI 110kW、150kW quattro 以及 195kW quattro。
入門的 Q3 Sportback TFSI 110kW 搭載了 1.5 升汽油渦輪引擎,擁有 150 匹 (ps) 最大馬力以及 25.5 公斤米扭力;TFSI 150kW quattro 則是配置了 2.0 升汽油渦輪引擎,四輪驅動設定且擁有 204 匹 (ps) 與 35.7 公斤米動力輸出。至於 195kW quattro 的版本,同樣是 2.0 升汽油渦輪引擎,但動力數據上調到 265 匹 (ps) 最大馬力,最大扭力則來到 40.8 公斤米。
e-hybrid 車型的動力架構乃是 2.0 升汽油渦輪引擎,以及一具擁有 115 匹 (ps、85kW) 與 33.7 公斤米輸出的電動馬達組合,綜效數據為 272 匹最大馬力與 40.8 公斤米,電池組則是總容量 25.7kWh (實際可用 19.7kWh),原廠資訊顯示 Q3 Sportback e-hybrid 純電續航里程約 119 公里 (WLTP),快充功率則是支援到 50kW。
共
51,917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