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aoBrother

2014/05/12

註冊日期

18

累計好評

1,364

發文總數

1209

台灣TOYOTA要安全,多進口幾款就好XD

雙龍的保養廠好找嗎

油電混合車也沒那麼糟糕,一直以來都被當成是很好的過渡產品。要說多複雜...其實也沒比電動車複雜到哪,不過就是監理系統麻煩點。

現在開始有聲音認為可以朝向有引擎的電動車發展,這也能算某種程度的油電混合。只是引擎不輸出動力,純發電。

這完全不是我們世界的東西...上面的回覆應該都是普通人的邏輯出發XDD。覺得夠用就不必選配,哈哈。加拿大的天氣跟台灣也差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怕前檔結冰才會需要選這個

前往討論:前窗除霧缐

多少錢呀

放眼望去,130萬左右這個大小的車有幾台上240匹,這個價格明明就還好

換個角度想,130幾萬買一輛外型好看、動力強勁、空間寬敞的超稀有車種,也沒什麼不好呀...Mondeo Wagon首批20輛應該能很快賣掉,然後馬路上差不多也就那麼20輛XDD

最近幾乎都會天天看到只有一篇的新帳號,留一句差不多的話。然後那些帳號都沒再出現過,奇妙啊

這也難怪大家習慣就是要殺到底,反正業代以後也不會理我,不如一次把該砍的通通砍掉。以後大家形同陌路,兩不相欠。

小鋼炮愛好者趕快訂一台吧!! 上一代Swift Sport用1.6自然進氣引擎、CV變速箱,比起來新一代改用1.4渦輪引擎,以後升級空間大,還有手排能定,肯定能滿足性能鋼砲的愛好者...前提是如果有這種人啦

回應 a2031580500(work)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換句話說,熱車機油在刻度上限,冷車機油應該會超過。但跟其他人講的一樣,超過一點不會怎樣啦,理論上會增加機件運轉阻力,比較耗油。可是就差那麼一點點,根本測不出來ˊ。就開到下次換機油的時候請原廠注意一下

 

現在的引擎

曲軸不破油

所以除非是多到太誇張

不然機油多一些是不會增加運轉阻力的

 

 

是的,多一點機油沒什麼好擔心的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找到最低價"這樣的思維邏輯背後隱含著一些危險,凡事都想要殺到底,會壓縮別人的獲利,並且把應有的服務價值降低。重點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當然業代也是要養家活口,如果沒利潤自然不會接單;賠錢賣甚麼的,都只是話術…

買車一分錢一分貨的意思是…

同一車款配備(空車),

A業代賣我55萬,

B業代賣我50萬,

我如果跟B業代買就會買到車王的意思嗎?

 

業代的服務值不值錢

每個業代的服務都是同樣的價錢

業代認可的利潤和你認可的是不是一樣

大家都覺得沒利潤不接單車子賣不掉有比較好嗎

講理想很簡單

現實世界不見得按照理想走

 

業代的服務?

交車之後就只剩下每年一次的保險提醒,

小弟保險自理,所以......也免了啦......

業代可以專心去接其他的生意...😅

 

業代車子賣掉以後,還會理人的就算仁至義盡了。至於後續還會提供服務...可遇不可求啊

 

疑?不會吧。業代除了保養、保險到期之外,生日、驗車也有可能會主動出現啊。還有,出車禍要找人幫的時候.........(只要你不是奧客)找業代!半夜都會出現在你面前的,下面這位業代就有在服務啊。(照片是業代安排拖車進最近的服務廠ing....),我還聽說過業代幫客戶機場接送、幫客戶出國期間暖車的咧,有業代真的在作服務,不誆你。

所以,汽車業代是有在做後續服務的,只不過認同的客戶越來越少,所以業代越來越少人這麼做服務了,因為沒錢可養家活口,很多人都改途囉....

 

只能說,至少我自己、我周遭的朋友,都沒碰到這樣的業代。如果有願意如此經營客戶的業務,我很願意替他介紹生意的。多的是買車前獻盡殷勤,買車後不採不理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把"汽油"變成LPG(液化石油氣),汙染就大幅降低了!內燃機也不用大改,但商機就少了!

 

沒錯! 像BMW或某些汽車品牌發展氫能源車,也只是在安慰自己而已...
但都是想讓內燃機撐久一點,才不會整碗被不需引擎不需變速箱的電動車端走.....

氫能源要用液態氫,  LPG是液化石油氣, 兩者都是液態氣體燃料都會遇到相同問題...
LPG儲存/填充/成本還算好解決,環保署有補助,搞到現在都無法普及了!
液態氫成本更高,更難普及....

不過,純電動車主要問題還是在電池成本,目前同樣無解! 再過20年八成也無解!
目前特斯拉電動車若賣200萬台幣,電池的成本可能就佔了100萬。
5-8年之後,電池容量一定會衰退!
特斯拉車主會對5-8年的中古舊車花70-80萬換新電池?
還是花70-80萬換一台吃油的新車?😁

電動車的技術早就不是問題, 但電池成本的問題就是無法解決!
電池成本太高了! 這也是Luxgen早已有純電動車,卻還不開賣的主要原因...
當變成中古電動車且電池容量衰退之後,車主就會哀哀叫.......

 

我不覺得電池成本的問題很大,以Tesla Model S來說,一共7104顆Panasonic NCR18650,要破百萬的話,每顆電池要140元。140元已經是一般人能夠拿到的零售價格,以Tesla這種採購量,價格恐怕不到1/3。

按照Tesla的作法,關鍵恐怕會是在電池管理。因為電池不是7000顆一次通通衰退,一定有先有後,怎麼偵測電池組衰退程度分別更換,只要做得好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了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把"汽油"變成LPG(液化石油氣),汙染就大幅降低了!內燃機也不用大改,但商機就少了!

 

LPG儲存比汽油困難是一個問題,另外LPG熱值只有汽油85%也是個問題。

U5快要2000喔,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農曆年前能夠賣到什麼樣

不行,我覺得好醜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應該會是萬人響應無人下單吧,回到現實面,135.9萬買一輛福特...總覺得會被人笑。

Mondeo Wagon外型不錯,空間OK,動力不俗,主被動安全配備應該算齊全。

但沒有ACC、沒有主動煞車...這個還蠻可惜的

這價錢以這個大小的進口車來說算不算貴?還好

以福特的車來說算不算貴...呵呵😃

 

偷偷告訴你 mazda 6 W   之前網路喊很大聲

也是沒賣非常好

 

 

消費者最後還是會把品牌跟售價一起放在天平上,然後一般品牌就會被打槍了

 

真正問題在於二手殘值 福特跟馬自達是不佳的

品質跟後勤是最大敗筆 無論配備給的在齊全

甚至給你進碗公跟手排 銷量永遠只有那樣子

 

身為福特車主,關於這件事情我必須要跳出來大聲說

你說的真對....

福特的後勤真的是很可怕,無法理解為什麼能夠讓人有那麼多次不愉快經驗

品質我倒是覺得不錯,也許運氣好沒遇到什麼大毛病

回應 xian6893(傷懙加)所寫

 

想問問版上開Ranger的前輩 
這台車在市區開起來會很笨重嗎?
我從以前到現在就很喜歡這種皮卡風格的車
不過感覺在雙北市開壓力很大
路邊停車好像也是一大問題?

 

我個人幻想著能有中型房車尺寸,五人座的皮卡,貨斗不用太大沒關係,有得利卡一半就滿足了。這樣一來,平常上下班都可以開,放假想出去玩,裝備弄髒也不用煩惱

回應 taipei410(達谷)所寫

 

距離<預計109年7月1日上路>兩年半, 是否現在買7年半以上的中古車不宜?

 

不用太擔心,這種法律都會是不溯及既往,生效日之前買的車都不會受到影響。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中古車價會大崩盤
這種愚蠢的政策是不可能執行的,這關係到350萬張選票。

 

我們先來猜看看,如果10年以上老車需要強制汰換,會發生什麼事情。

首先大量10年車會失去殘值,因為設定了車輛使用年限,所以二手價格確實會快速跌價。

而這樣的需求,很有可能轉進新車市場,讓新車更熱絡。同時低年份二手車也會跟著降價,因為時間到就得報廢...。

最後,這樣的做法到底好還是不好,這是挺值得討論的

2017/12/15 23:47:02

發文IP 101.12.*.*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taipei410(達谷)所寫

 

距離<預計109年7月1日上路>兩年半, 是否現在買7年半以上的中古車不宜?

 

不用太擔心,這種法律都會是不溯及既往,生效日之前買的車都不會受到影響。

 

我錯了,這個應該會影響到所有的車

"

詹順貴強調,已經盤點好出廠10年以上汽機車的牌照和形式,只要法律工具一出現,就可
立即上路。在109年7月1日之前,有兩年半時間緩衝期可鼓勵汰換,不是只有棍棒,還有
胡蘿蔔。

不過,環保署目前僅針對一、二期柴油車推出鼓勵汰換措施,並鼓勵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
器,沒有額外對一般汽油車提出補貼鼓勵汰換措施。官員表示,由於舊型柴油車被WHO視
為一級致癌物,因此優先補貼要求汰換。"

 

政府是把人當白痴嗎,「我們鼓勵汰換有胡蘿蔔,但是汽油車沒有喔啾咪」,市場最大宗的
汽油車沒有鼓勵汰換,好意思拿出來說喔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taipei410(達谷)所寫

 

距離<預計109年7月1日上路>兩年半, 是否現在買7年半以上的中古車不宜?

 

不用太擔心,這種法律都會是不溯及既往,生效日之前買的車都不會受到影響。

 

我錯了,這個應該會影響到所有的車

"詹順貴強調,已經盤點好出廠10年以上汽機車的牌照和形式,只要法律工具一出現,就可立即上路。在109年7月1日之前,有兩年半時間緩衝期可鼓勵汰換,不是只有棍棒,還有胡蘿蔔。

不過,環保署目前僅針對一、二期柴油車推出鼓勵汰換措施,並鼓勵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沒有額外對一般汽油車提出補貼鼓勵汰換措施。官員表示,由於舊型柴油車被WHO視為一級致癌物,因此優先補貼要求汰換。"

政府是把人當白痴嗎,「我們鼓勵汰換有胡蘿蔔,但是汽油車沒有喔啾咪」,市場最大宗的
汽油車沒有鼓勵汰換,好意思拿出來說喔

每次看這類報導,都會好奇篩選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排氣量與馬力比?油耗馬力比?還是評審心情?

目前應該算稀有車吧XD,在馬路上還沒看到過耶

前往討論:新皮卡?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美國的雜誌當然只評美國市場,法國車在美國賣沒幾台,應該連評都不用評了!

-----
.....該獎項每年年底由國外媒體「WardsAuto」公布,並針對美國市場推出的次年式車型進行評比。
-----

WardsAuto http://wardsauto.com/contact-wardsauto
官網的連絡電話: 1-248-XXXXXX ,1是美國的國碼, 248 Michigan 密西根州
 

 

美國本土的汽車市場是選擇性開放給美國藩屬國(美國有駐軍的國家)
大陸汽車市場的遊戲規則,還比美國汽車市場更公平一點!

駐外美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7%90%E5%A4%96%E7%BE%8E%E8%BB%8D
日本 38,807
韓國 24,189
德國 34,562
義大利 12,099
法國 0
台灣 0
大陸 0

 

人家也沒那麼小鼻子小眼睛

大陸市場遊戲規則比美國更不公平,這是無庸置疑的。

先看看2017的名單吧

BMW

GM

Chrysler

Ford

Honda

Hyundai

Nissan

Mazda

Mercedes-Benz

Volvo

10個名額,美國車只佔3個,而且前面在討論的跟美國不美國市場到底有什麼關係啊...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HRV竟然要80幾萬才有6氣囊……[嘆氣]

 

還是swift好XD

前往討論:小型掀背車的選擇

U5動力不足所以耗油,U6動力充足所以耗油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也許在傳統機械內燃機台灣落後歐美日數十年,但在電動車相關技術大家也才剛起步,落後十年?自動駕駛技術有十年了嗎?唉~這些酸民自卑的心態我能體會,其實自己無能自卑無所謂,但不要把別人也看貶了。

 

其實...罵人家酸民之前可以先估狗...真的

"自動駕駛汽車的展示系統可追溯至1920年代及1930年代間,第一輛能真正自動駕駛的汽車則出現於1980年代。1984年,卡內基美隆大學推動Navlab計畫與ALV計畫;1987年,梅賽德斯-賓士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共同推行尤里卡普羅米修斯計畫。從此以後,許多大型公司與研究機構開始製造可運作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21世紀以後,伴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更是突飛猛進,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在試驗車輛上已經被製造出了,特斯拉汽車率先推出了特定環境下的自駕車,而汽車工業人士估計2030年以前就會有量產車款出現。"

這還是比較複雜的車用自動駕駛技術,如果廣泛討論將飛機跟船舶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放進來,那麼還會更早。所以初階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已經將近40年了 (不要小看人類的懶惰啊),而現在的進階自動駕駛,因為跟AI有關,AI的發展也不只10年...所以落後10年是有可能的。

電動車的發展也超過10年,電動車相關技術基本上已經到了成熟期。這也是為什麼里程數一直沒辦法有明顯大幅度進化的原因,電池的限制就在那邊,現有技術難有突破。

電動車先不管,至於自動駕駛,你的謬誤在把"自動駕駛"當成是一種獨立的技術。事實上自動駕駛是由很多關鍵技術整合而成,這些關鍵技術多半已經發展多年。直到近期才成熟到能夠組合成高階自動駕駛技術。

 

我聽到一聲響亮的巴掌...人家也只是打個問號,不用急著森77啦

題外話,Eclipse Cross是不是比多數對手都要小一點啊

女神說,撞到頭好痛

回應 monkey1992007(破許馬肯好好開)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好令人羨慕,社會新鮮人就有年收入近120萬(22K的4.5倍),這麼高的年收入,愛買什麼車都沒問題,就給他買下去了,人生就是要享受。
至於老車就隨便賣,反正收入高不差這小錢。

 

但我一個月的固定開銷也大(要幫家裡繳水電瓦斯管理費等等雜費),固定開銷每個月兩萬跑不掉😓😓

 

月入60K扣掉勞健保大概剩下56K左右,再扣掉20K固定開銷。所以你每個月可支配所得是36K,我不確定這是有沒有加入生活費在內。反正林林總總,算個30K可支配所得。一年是36萬。加上6個月年終,所以全年可支配所得大約72萬。

先不管你手上其他儲蓄,反正那些似乎也沒打算為了買車挪用。我建議買車不要超過可支配所得的1.5-2倍,所以你現在就想買車,100-150萬這個區間帶會是上限,如果多存兩年可以買更貴的車沒錯。只是別忘記把維修保養的成本也考量進去,不是多存幾年就可以直上幾百萬的新車。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金融業,投資理財業,電子業,台積電,就有這個行情。
但在信義區金融投顧最有可能。

 

以台灣現在的薪資水平,外商金融投顧可能才有新鮮人60K的水準吧。電子業台積電現在還有嗎?

不如說他們膽子為什麼這麼大,6氣囊只是標準的年代,還是繼續給2氣囊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原來傳言是真的

 

什麼傳言啊??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難不成別克要重啟? 還是不要比較好吧XD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怎麼 盤子車 降完價後,還是盤子車的感覺?  
哈哈先生這下子怎麼解說暢銷車所以要降牌價呢?

 

不只降牌價,還調整配備,我看每台車實質可能降到10萬以上

瑪吉斯的輪胎我聽過評價都不差,算是國產胎裡面值得嘗試的產品

開支票而已,看過就算,20年之後誰執政都不知道哩

畢竟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車速快,發生事故也比較嚴重,當然要用嚴格的標準取締

奔馳GLA不到六個小時剎車泵爆缸漏油起火

這個也太慘了XD

很好啊,反正我已經有駕照了,路上少點車也不錯(誤)

很有用的建議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ACC系統在台灣駕駛人的眼中,是中看不重用多餘的。
這種配備完全不符合台灣駕駛人用車開車習慣,在台灣開車一定要緊咬前車的屁股,且距離不可以超過一個車身,這樣前面才不會被插隊,台灣的駕駛人要是前面被插隊,一定會抓狂的,不相信?你看看高速公路上的車流就知道,10台車至少有8台行車安全間距都不足。所以這種專門設計來被插隊的配備,對台灣的駕駛人來說是垃圾配備。再好的配備遇到台灣駕駛者,都會被關掉,最後有跟沒有這配備都一樣。

 

這個還真的有點難以反駁XD

只要跟前車的距離夠遠,保證就會有人插隊

不過在車流不多的時候

主動ACC應該還是很好用啦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各位大大猜猜看~~明年什麼安全配備會是各家車廠升級安全述求??

個人覺得是ACC系統吧!!百萬車以上應該會強調這主動安全系統~~

因為~~AIR BAGS的數量每家車廠幾乎都已經升級加料了!!

太少的只是少數幾款車~~能看嗎??

所以百萬以上的車應該會在ACC著磨吧!!

至於70~100萬的車..可能就是盲點系統或者環景系統了!!

各位大大覺得呢??

 

被動安全系統的提升有限,重點還是主動安全系統吧

如果是國外車廠,我覺得會是ACC或者是防碰撞系統

這類輕自動駕駛的相關科技

至於國產車廠,大概還在討論我有幾台車有幾顆氣囊

45000km左右,耐用度確實不錯,兼顧安全跟經濟性,現在新輪胎愈來愈厲害了

RIP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Nissan停工召回都已經重新運轉了,Subaru還在打迷糊仗? 台灣Subaru的車都是日本進口的吧?

再次重創日本汽車產業!繼Nissan之後,Subaru同樣傳出內部無資格員工執行車輛檢驗

完善管理措施,Nissan準備恢復日本產線

Subaru內部無資格員工執行車輛檢驗初步調查結果出爐,是否涉及里程數偽造影響油耗測試待確認

 

 

不管到底剩餘可行駛理程有多準

但是明擺著造假就是不對,日本車廠從Toyota、Nissan、Mitsubishi到Subaru

最近造假被踢爆的狀況不斷啊

目前官網上最新一帶的都有BOS

回頭翻新聞,查到最近有提BOS系統的是2016年小改

從圖片上來看,這輛車應該是2015年之前的

的確很有可能沒有安裝BOS系統

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說,價格當然是很重要的考量,但完整的安全配備差不多快要變成一輛車的基本功夫了。已經不是裝了6顆安全氣囊可以來當成特色宣傳的年代,反倒是連6安都沒,才會被拿出來笑。
希望Luxgen有搞懂這一點,以後推出新車的時候會先考慮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成交價"約200-205萬左右,不是收購價喔,收購價應該在150左右
這種車一年至少折舊30萬,市場上幾乎沒有交易量,收購後如果一年賣不掉就要虧掉30萬,這是風險問題,如果現在有買主願意用200-205萬買,大家190萬搶著收,問題是買主在哪裡?搞不好找買主花的廣告及費用高過30萬,車商不是慈善事業,就算是慈善事業,也要有基本開銷。

 

買的時候爽爽,賣的時候痛痛....

Kia這台也很好看

新一代的韓系小休旅,外觀設計頗有可看之處啊

應該說,小休旅的外觀比較少包袱,可以更大膽

比較容易做出新意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在台灣組裝就是國產車?台灣有自己的國產車嗎?除了不爭氣的那牌外,其他都只是國外品牌母廠在台灣的組裝廠。

 

幹嘛戳破國產車華麗的外表😂

長久以來都還是停留在組裝代工

賣了幾十年,台灣還是做不出一輛好車

想想真的很可惜

各項產業都停留在代工賺小錢的階段

https://data.gov.tw/dataset/30202
概略統計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就有
想要更詳細的得要付費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但少了像其他國家政府對汽車產業的政策支持,面對日趨嚴苛的經營困境,實無反擊之力。

意思是什麼??意思是政府要稅賦減免啦!!或者給多一點投資金啦!! 甚至是要提高關稅增加進口車入門障礙!! 臺灣有電動車發展實力!!問題是車廠自己不爭氣!! 還有本身供應鏈也不爭氣不研發相關零主件!!只會去靠腰政府~~ 倒一倒算了... 人家特斯拉沒有台灣不行!! 試問~~原本台灣車廠是在靠腰什麼??

 

反正不是稅賦減免,讓車廠賺更多

就是增加進口關稅,讓車廠賺更多

我倒是覺得乾脆就好好開放

毀滅之後才能贏來重生,有競爭才會有成長

活下來的才有競爭力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古人都懂

看看隔壁棚的現代,拔安全配備求降價,這樣則是要增加安全配備好提升銷售量。一件事情兩種解釋

我有去逛~走道明顯變得比較寬敞,跟世貿比起來,更不容易被搶著拍照的宅宅卡住(?)

我也很好奇現在DSG的狀況到底改善多少,我很喜歡Skoda的車,但DSG實在讓我心慌慌

明天想去看看大改Polo

目前查到陸資繞道購買股票,是會要求出清的。但我認為資本是流動的,而且合理投資交叉持股的前提下,包含中國在內的資金都會到處流竄,想要真正實質防堵幾乎辦不到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12吋螢幕的壽命有十年嗎?汽車所有的零件使用壽命基本上都需要有10年以上,不像手機3年就已經夠偷笑了。

 

誰說汽車所有的零件使用壽命都需要有10年以上?
汽車一堆耗材都要定期換,空濾不到1年, 輪胎不到10年, 皮帶也不到10年(要看哩程數)
換一組輪胎可能都比換螢幕還貴!
 

而電子配備3-5年後已是另一等級規格,尤其是汽車!
不管原廠/副廠,只要套件/零件可以更換修理就行!
最要的是....配線組的壽命要夠長! 別像某些車用什麼環保組線。
(10年前的車以CD為主流,5年的車就算有5-6吋螢幕,也未必有觸控)

我有台NB是買超過14年以上,NB可開機,電子部份都OK,螢幕也能顯示,
但螢幕的偏光膜已嚴重霧化/皺摺...快看不見螢幕了!
還有台Benq 19" 4:3的液晶螢幕,大約8-10年吧?同樣是偏光膜霧化。
約5~6年的華碩NB也一樣是偏光膜已有幾條折痕,但還看得蠻清楚,
偏光膜霧化可以重貼,但因殘值太低,花錢找人換已不划算!  且螢幕愈大就愈難換!

不過,6-10年後,12"車用直立螢幕,面積不大,花錢找人換偏光膜的費用應該OK啦!

 

講到一個重點,為什麼汽車零件都要有10年以上壽命。

未來的趨勢,似乎不斷朝著降低車輛持有時間前進,加速換車間隔

電子零件有沒有辦法撐十年,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況且,影音多媒體系統之類的東西,多數人都能接受汰舊換新

或者是壞了乾脆不要修,等換車就好

回應 suners(佐佐木山桑)所寫

 

新胎至少比老舊的胎安全很多,
版大根本就不必要擔心這一些,我覺得沒意義。

 

沒錯,寧可挑新不要挑舊

回應 paohrj(彗星撞地球)所寫

 

40年來政府(當然也是人民血汗錢)一直免費提供吃住,吃的當然是高級餐廳、住的當然檔次也不低,整天過著幸福快了的日子,一晃眼40個年頭都過了,依舊高不成低不就的,有天突然發現韓國也是這樣做,但是給的是3星米淇淋,住的是5星飯店,這傢伙竟然翻臉了!
這讓我想起一個寓言故事:一個從小壞事幹盡的媽寶,長大後因殺人而被判死刑,執行問斬前,祈求能再喝一口母奶,結果他竟咬下他母親的奶頭....因為他恨母親從小沒有好好教育他............

 

慈母多敗兒😂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台灣的產業都外移了,勞工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留在台灣的產業,台灣勞工又因為不願意做而大量引進外勞,台灣的就業市場好奇怪。

 

經濟成長大餅 勞工分得少

奇怪的不是就業市場,勞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光是產業外移,而是勞資之間權力的失衡。為什麼實質薪資倒退10幾年,可是整體經濟並沒有相對倒退10幾年?中間的差距都在老闆那邊,而不是勞工。

不是台灣勞工不願意做,而是臺灣老闆不願意給,只想著要用少少的錢給外勞做。然後買通媒體說年輕勞工通通都是慣草莓,將這些願意爭取權益的人通通打成廢物。

要保護本國勞工,先搞定這點吧...台灣勞工很優秀,卻領不到相對優秀的新資。能出國的人,有多少還願意留著,出走的人口年年增加,是台灣勞工不願意做?多給點錢再來講吧

 

照這種邏輯當勞工那麼吃虧,那為何不自己創業當老闆?既然勞工很優秀,來當老闆會很難嗎?自己當老闆然後給勞工分得多,問題不就解決了?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我不敢自認是多優秀的員工,但至少同事跟老闆對我的評價還不會太差。可是我很清楚自己不適合當老闆,我是個好員工,也應該值得足夠的薪水 (萬幸現在的老闆有給到我心目中的水準),可是叫我當老闆,應該會死掉XD

這篇也太考古了,是歷史學家嗎XDD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裕隆集團兩代到現在千億的身價都是全民的納稅錢和血和錢把它養大的,請問做出了甚麼項樣的關鍵汽車組件了?還在那邊怪政府?

 

所以不買他的車就好了,就讓他倒了算了,有啥好幹譙的?

 

所以不要回就好了,就讓他自己罵罵算了,有什麼好回應的?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台灣的產業都外移了,勞工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留在台灣的產業,台灣勞工又因為不願意做而大量引進外勞,台灣的就業市場好奇怪。

 

經濟成長大餅 勞工分得少

奇怪的不是就業市場,勞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光是產業外移,而是勞資之間權力的失衡。為什麼實質薪資倒退10幾年,可是整體經濟並沒有相對倒退10幾年?中間的差距都在老闆那邊,而不是勞工。

不是台灣勞工不願意做,而是臺灣老闆不願意給,只想著要用少少的錢給外勞做。然後買通媒體說年輕勞工通通都是慣草莓,將這些願意爭取權益的人通通打成廢物。

要保護本國勞工,先搞定這點吧...台灣勞工很優秀,卻領不到相對優秀的新資。能出國的人,有多少還願意留著,出走的人口年年增加,是台灣勞工不願意做?多給點錢再來講吧

 

照這種邏輯當勞工那麼吃虧,那為何不自己創業當老闆?既然勞工很優秀,來當老闆會很難嗎?自己當老闆然後給勞工分得多,問題不就解決了?

 

邏輯0分,大家通通都去當老闆,誰來當勞工?提升勞動環境用這種爛理由搪塞,就是慣老闆的手法之一。優秀的勞工就是優秀老闆?這個說法給你87分。

我承認老闆有老闆的難處,但勞工也有勞工的辛苦,這都不構成能夠合理化資本集中在資方這種極度不平衡的理由。重新想一個吧,這次要動腦

 

嫌薪水低?那換工作就好了,現在又不像以前,現在退休金是跟著自己跑,待遇不好,簡單一句話,老子不幹了,要另謀高就,勞工就是這麼屌,就看你有沒有這本事把老闆開除。若你在A公司22K,B公司給你45K,你走不走?簡單的說,若你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取代的,你如何要求高薪?有些公司抱怨找不到人,我認為這是老闆的問題,因為你給太少了,就這麼簡單。

 

又一個不懂勞基法的,有能力的人,當然可以換工作,不斷追高新水。這樣的人不管在何種勞基法規範下,其實影響都不大。

問題是這個社會多著是能力一般的平凡人,這些人或許沒有能力不斷突破,只能安穩地待在自己的崗位上,有家庭要養,有父母、有小孩要照顧。他們沒辦法說換就換,因為很可能無法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所以無論老闆要怎麼剝削,也只能逆來順受。

勞基法就是要設定下限,保護這些辛苦的普通人。

你再想想,"嫌薪水低,那就換工作",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太過高傲?

回應 gunrose(永遠的槍團)所寫

 

翻譯一下
所以納智捷是保護40年之後所誕生出來的產物就是了...

 

也可以說,被保護了40年發現競爭力都不見,想要尋求突破下的產物吧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台灣的產業都外移了,勞工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留在台灣的產業,台灣勞工又因為不願意做而大量引進外勞,台灣的就業市場好奇怪。

 

經濟成長大餅 勞工分得少

奇怪的不是就業市場,勞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光是產業外移,而是勞資之間權力的失衡。為什麼實質薪資倒退10幾年,可是整體經濟並沒有相對倒退10幾年?中間的差距都在老闆那邊,而不是勞工。

不是台灣勞工不願意做,而是臺灣老闆不願意給,只想著要用少少的錢給外勞做。然後買通媒體說年輕勞工通通都是慣草莓,將這些願意爭取權益的人通通打成廢物。

要保護本國勞工,先搞定這點吧...台灣勞工很優秀,卻領不到相對優秀的新資。能出國的人,有多少還願意留著,出走的人口年年增加,是台灣勞工不願意做?多給點錢再來講吧

 

照這種邏輯當勞工那麼吃虧,那為何不自己創業當老闆?既然勞工很優秀,來當老闆會很難嗎?自己當老闆然後給勞工分得多,問題不就解決了?

 

邏輯0分,大家通通都去當老闆,誰來當勞工?提升勞動環境用這種爛理由搪塞,就是慣老闆的手法之一。優秀的勞工就是優秀老闆?這個說法給你87分。

我承認老闆有老闆的難處,但勞工也有勞工的辛苦,這都不構成能夠合理化資本集中在資方這種極度不平衡的理由。重新想一個吧,這次要動腦

 

嫌薪水低?那換工作就好了,現在又不像以前,現在退休金是跟著自己跑,待遇不好,簡單一句話,老子不幹了,要另謀高就,勞工就是這麼屌,就看你有沒有這本事把老闆開除。若你在A公司22K,B公司給你45K,你走不走?簡單的說,若你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取代的,你如何要求高薪?有些公司抱怨找不到人,我認為這是老闆的問題,因為你給太少了,就這麼簡單。

 

又一個不懂勞基法的,有能力的人,當然可以換工作,不斷追高新水。這樣的人不管在何種勞基法規範下,其實影響都不大。

問題是這個社會多著是能力一般的平凡人,這些人或許沒有能力不斷突破,只能安穩地待在自己的崗位上,有家庭要養,有父母、有小孩要照顧。他們沒辦法說換就換,因為很可能無法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所以無論老闆要怎麼剝削,也只能逆來順受。

勞基法就是要設定下限,保護這些辛苦的普通人。

你再想想,"嫌薪水低,那就換工作",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太過高傲?

 

最低基本工資(立足點平等)照顧弱勢團體,立意良善,但這是政府及慈善事業要做的事,而非營利事業公司該做的事,這社會是殘酷現實的,老百姓及商人是會上行下效的。

 

這個就是很標準的右派了,自由市場自由競爭,我也沒辦法說誰對誰錯,左派右派都各有支持者,也有各自的道理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paohrj(彗星撞地球)所寫

 

政府保護政策也好扶植也罷,裕隆的不成才是事實,拼裝了半個世紀,到今天還在拼裝,好不容易搞出一個納智捷,卻還在鴨子划水,成敗還在未定之天,但是看看中國的汽車業與手機,才幾年光景,被當山寨看待的汽車業還算不差,但是看看手機,不也是在山頭林立的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今天甚至已經威脅到三星APPLE,HTC則已經形同下架了!所以時機不是重點,重點是眼光與企圖心,這兩點我沒有在嚴董身上看到,我只看到他一身亞曼尼,裕隆當然不能倒,他倒了台灣會更慘,你也會遭殃,很鐵不成鋼啊!

 

內需市場market要夠大,中國一年銷售2300萬輛汽車,台灣一年不到45萬輛,品質進步是跳躍式的,市場越大競爭越現實且殘酷的,品質不到位馬上就被淘汰。

 

確實,內需市場的規模再加上封閉性的特色,在中國國內能做大並不讓人意外。就算賣不出去也無所謂,反正賣國內就飽

折舊也不一定可觀,因為有行無市,根本賣不掉XD。這樣乾脆開個15年夠本,報廢掉就算了

那沒錢買HRV好了XD

前往討論:小型掀背車的選擇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就算修好,還是可以看得出來是事故車,台灣都是直接偷一台來變造,變造就不一定看得出來,這樣車體強度就不會有影響且費用更低。

 

變造?怎麼把事故車變造,然後不影響強度啊

今年Luxgen打算推出市售電動車,搞不好在這塊市場會有機會也說不定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2017年銷售排行榜
第一名  Toyota Corolla Altis  39,887
第二名  Toyota RAV4             22,440
第三名  Toyota Sienta            14,577

雖然當初的目標是月2000,全年24000,以現在只有14000輛的水準來看,確實不如預期。可是,Sienta也默默賣到全年銷售第三名了....,不如預期的表現就已經這樣。接下來配備跟價格修正後,不知道2018年會有什麼樣的數字

 

HaHa HaHa HaHa 表示 賣得不差所以要大降價???

很好笑所以要笑三次,八大經銷商對 2017四月 Sienta 庫存近四千台的惡夢 還未退散!

為每年 七千台 的計程車市場找 龐德 來推銷,意外露出 Wish 每公升跑七公里的高油耗真相!

 

以總市場來看,14000輛,排名第三,確實不能說是差,你講的是離當初設定目標有很大的差距,兩個概念不太一樣。Sienta是以年販2萬去規劃,不降價衝量當然不行,對Toyota內部來說,賣很差,幾乎要腰斬了。可是Sienta仍然是台灣銷售量前三名的熱門車款,這點也沒有錯~~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計程車司機都覺得OK了,每升7公里沒問題的啦。
不過,龐德也真是的,為了幫忙推銷Sienta,卻用詆毀Wish的方式來作,這真是不聰明,Toyota總代理若也同意這種作法,那就解釋了為何Toyota市佔率會降到30%以下的新低點囉。

 

龐德就是個汽車名嘴,講的話聽聽就算了,我記得幾年前聽他的廣播節目,差點沒吐血

聽眾call in說車子開起來哪邊怪怪的,他就直接隔空抓藥斬釘截鐵說問題出在哪邊...神啊😆

反正對Toyota來說,Wish已經停產,說舊款比較差新車比較好,也挺正常啦

回應 rubcandy0208(羅比)所寫

 

一個每次考試都100分的學生,有一次考了95分,可能就會被老爸給打到不行,一個每次考試都50分的學生,有一次考了80分,老爸就要辦桌慶祝了

 

看了 龐德 訪問計程車司機 Sienta 適不適合當計程車的影片之後,以後看到 龐德 的影片一律轉台,為了錢,講出違良心的話,還能相信??

 

現在才發現龐德不可信嗎😂,早年他就已經會上節目胡說八道了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計程車司機都覺得OK了,每升7公里沒問題的啦。
不過,龐德也真是的,為了幫忙推銷Sienta,卻用詆毀Wish的方式來作,這真是不聰明,Toyota總代理若也同意這種作法,那就解釋了為何Toyota市佔率會降到30%以下的新低點囉。

 

龐德就是個汽車名嘴,講的話聽聽就算了,我記得幾年前聽他的廣播節目,差點沒吐血

聽眾call in說車子開起來哪邊怪怪的,他就直接隔空抓藥斬釘截鐵說問題出在哪邊...神啊😆

反正對Toyota來說,Wish已經停產,說舊款比較差新車比較好,也挺正常啦

 

 

這種作法打個比方:蔡總統為了幫新任行政院賴清德院長提升政策的直持度,結果找總統府發言人講前行政院長林全一粒一羞做得不好,新接任的賴院長新版一粒一羞比較好......,這不是很窘嗎。😀

 

簡單來說,就是找個更爛的來比,就會顯得我好啦~~比上不足,可是比下肯定有餘

超詳細的開箱介紹啦,看影片確實很厲害。
現在的行車紀錄器真是競爭,早幾年有這種畫質跟夜拍水平,應該也要破萬了吧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什麼環保、效率都是胡扯~問題在中國,中國不產油,若斷油這會對中國境內經濟造成多大的衝擊,簡單的說就是國家戰略角度來考量。
用電不需要對外,只要多蓋幾個核電廠就OK了,一句話,中國就是市場大,有錢,老子要電動車,你全球各大車廠就得乖乖地聽話,不聽話我可以自己搞也可以不讓你賣燃油車,不爽?來咬我啊,你看看全球有哪一家大車廠敢說NO,連TOYOTA也乖乖的發展電動車了。

 

不只中國,美國歐洲也都對此感到緊張

有沒有發現各國訂定全面電動車化的時間大約在20年後,這個是經過計算的。按照目前替代能源發展的速度,20年後的用電量理論上可以不用擔心。但實際上是有可能沒那麼理想,這時候在來加蓋核電廠也不遲。

回應 999dhyan(千金鼎)所寫

 

台灣的電大部分是用燒煤和天然氣來的,尤其是燒煤造成的空污更勝汽車,不知道環保在哪裡?
再說全面使用電動車,電從哪裡來?電費會不會漲成天價?

 

集中式管理發散式管理的的差異就在此了,燃煤約佔發電量35%,天然氣也差不多。但是發電廠可以受到政府政策影響,更換升級機組提升效率降低汙染。甚至只要一聲令下,說降載就降載。

換成是汽車,有沒有辦法做到快速應對?這點大家都很清楚是不可能的,光一個二行程老舊摩托車要退場,就拖了多少年。這還沒講到老舊汽車呢...。

另外,燒煤發電造成的汙染誰說更勝汽車?會有感覺是因為火力發電廠影響範圍集中,況且兩者造成的污染性質不太一樣,我也找不到確切數據能證明誰的汙染比較嚴重,所以不會斬釘截鐵說哪一種一定比較汙染。

可是我能用數字告訴你,發電,效率比較高,效率高就代表能夠降低汙染。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這個我會不知道嗎?還是有更內幕的資料?

 

你又搞錯資料了

中國2017是世界第五大產油國.

2017世界十大產油國排名

你不是說中國不產油嗎?

怎麼現在又把包括中國的十大產油國列出來? 來證明自己是錯的?

 

 

中國不但產油,還是名前茅的國家。不過我倒是沒想過第一名是俄羅斯...

每日400萬桶產量,應該是不夠中國用,還得要進口。只是還有一種可能性沒有計算進去,就是基於戰略考量刻意減產或者不生產。中國跟美國都一樣,本土石油是否能夠自以自足...不知道。

可是中國有必須要緊張的原因,人口壓力龐大,汙染愈趨嚴重,轉向電動化除了戰略考量,也有維持人民正常生活的考量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生意人有錢賺,哪有不賺的?就是誤判市場,預測錯誤而已。

 

在商言商,我也認為有錢幹嘛不賺。這還不是一兩萬一支的手機,是幾十萬上百萬的車子,多買100輛就是億來億去的說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最近看看SUZUKI, SKODA,HONDA...熱門車款的訂單都已排到了三/四個月以後了

網友紛紛發表了這些車廠是在搞飢餓行銷的說法

這真是車廠/總代理的飢餓行銷嗎?故意創造出來物以稀為貴大家搶購的觀念嗎?

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以進口車來說歐洲乃至日本要將新款汽車引進台灣, 歐洲車廠要在五~六個月前就必須規劃日本則是三個月前

因為這牽涉到了其產能與全球的銷量分布,以及,遙遠的海運時間

進口國家也以個別銷量分級,無疑的,台灣被視為小眾市場

換句話,以數量分配來說,台灣是進口大國以外才被考量的地區

以國產CRV來說就是其產能的問題,並非它搞飢餓行銷,它就是單價獲利高穩穩接單

以SUZUKI, SKODA台灣的銷量而言就算再厲害的市場分析師也無法預測準確

現訂OCTAVIA 1.0款要等4-5個月以上(或告知你停止接單轉單),要訂SX4,SWIFT要等三個月,要訂SWIFT銀黑雙色要等四個月

之前VITARA爆量,去年三月開始訂VITARA的人,小經銷商曾有到六個月才拿到車的紀錄

也就是說幾個月前的規劃分析在全球銷量佈局和產能的現實情況之下與台灣的熱銷情形產生了落差

另外,消費者訂車後置板凳等車其實跟車色也有關,熱門車色就大排長龍吧

若是有MONEY可以馬上賺,車廠何苦拖3-6個月呢?

SKODA因為那1.0的三缸熱門引擎車已經全廠24小時在加班了

他們是在台灣搞飢餓行銷嗎?

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Skoda在台灣是不是在搞飢餓行銷?

答案已經很清楚了:不是

因為Skoda全球產量遠遠不足訂單量,台灣要不到車。

汽車做飢餓行銷,訂單大概就跑了,同級競爭對手每個虎視眈眈

現在Skoda是全世界都在缺車。擴廠可不是今天說我們產能不夠明天就可以冒出來的,所以這種情況還會維持好一段時間。

中國有自己的製造廠,缺車情況應該比較好,但我們不能從中國整車進口,所以無解😅

 

是喔,原來Skoda連國外都缺車?是因為便宜賣太好嗎,連VW都眼紅😁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台灣只有一家國產車,其他的都是組裝車,組裝車COSTDOWN後哪能撞?連日本都造假了,你說撞了以後能看嗎?真是愛說笑了。

 

所以上從政府下到車廠,無所不用其極阻止撞測公布啊,看看道路撞擊結果就知道,台灣國產車的潰縮區總是特別大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新車大降價,中古車市場就慘兮兮,賣車的車主有錢的沒差,沒錢的就喝西北風了,中古車商準備過寒冬,今年難過了。

 

新車降價,就會有更多人買新車,二手車市場也會有更多車子流入,中古車市場真的就會慘兮兮?

 

中古車降價,也會讓一些車輛想要報廢卻有沒辦法負擔新車的人可以換車。整體來說市場的流通性會變好,我反而是抱持正面的看法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依照市場供需法則,供不應求應該漲價才是…

 

Skoda已經傳出要調整價格,理由是VW覺得太賣好壓縮VW的空間,不過真實理由我覺得比較像是供不應求當然能漲價

節目預錄的吧,這時候就會出糗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elizabethann(茉)所寫

 

證據僅能證明江撞到陳姓工人後,又開車逃逸,難以證明江下車察看後左後輪又輾過陳某身體,是造成陳死亡的主因 ...意思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撞撞死的,第一撞就是意外,第二撞就是故意,是這樣嗎。那既然都有故意,為什麼不算殺人

 

檢察官依公共危險致人於死、肇事逃逸等罪聲請羈押獲准。
這叫做致人於死,不叫做殺人....同樣有犯罪,並不是無罪放出來!

若對酒駕扯到故意殺人,
若你昏睡、夢遊、打瞌睡、血糖過低昏迷一下......也撞死人,同樣要扯到故意殺人嗎?

酒後開車:故意喝酒而殺人
昏睡開車:故意昏睡而殺人
夢遊開車:故意夢遊而殺人
打瞌睡開車:故意打瞌睡而殺人
血糖過低開車:故意血糖過低而殺人

 

喝酒可以選擇,昏睡、夢遊、打瞌睡、血糖過低,選擇跟判斷的權力和時機點為何?

不過法律畢竟只管一個行為的故意與否:有沒有故意撞死人,至於是不是另外一個故意的行為導致並非故意的事故發生,就不在規範內了。因為一旦這樣無限上綱,最後連生你出來的爸媽都可以牽拖XD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貼1~2萬的隔熱紙與貼幾千元的隔熱紙,工時應該一樣。
我的疑問是:1~2萬的隔熱紙與幾千元的隔熱紙,成本價差真的有那麼大嗎?

 

成本價差可能沒那麼大,但是高價隔熱紙多半都是高價車貼,要承擔的賠償風險也比較高,自然會反映在售價上面。如果便宜國產車跑去貼幾萬元的隔熱紙...那就當成是小綿羊誤入歧途吧XD

也許樓主覺得心臟夠大顆...

坐等U5跟U6的心臟會不會有後續報導,哈哈

200多元,也太超值了吧

好威喔! ! U-Car這絕對是汽車業界的創舉,政府在混什麼吃,逼得要民間自己出手

好歹人家還能數出前五,台灣國產引擎...恩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第三方車輛撞擊認證嗎?國內這幾家組裝廠一定會反彈,這些組裝廠不是沒錢做,是因為對自己的產品沒信心,另外那家國產車已經去撞過了,結果也出來了,數據也還可以,一堆酸民只會凸槽有用嗎?對銷售有幫助嗎?

 

你是說酸民吐槽對銷售有幫助嗎,還是車廠去撞對銷售有幫助嗎?這兩個差很多。歪L為什麼怎麼做怎麼錯的感覺?問問他老闆吧,為什麼形象可以這麼差。全聯的行銷去年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吧😂

有錢就是任性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因為高田氣囊遺毒,最近有有一波大規模召回,不知道會持續多久...感覺還要好幾年才能結束

 

高田因為氣囊問題已經倒閉了...

 

1億顆,除倒閉之外大概沒有別的辦法了

偏偏這種人高速公路上到處都是,國三往國五、汐五下五股...族繁不及備載

恭喜XD,但你還是有可能要負責她的下半生

各國召回都會碰到難以聯繫車主的問題

買一輛二手車,賠一輛新車了,所以說學學台灣人,合約裡面才不會有這種退一賠三的傻瓜條款

好歹先養一下帳號再來嗎...不到一年降價...要不要去問問那些買兩個月碰到降價的人什麼感覺?教你,永遠都不要買,這樣就不會碰到降價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確了
個資法有關公務機關第十六條第三項以及非公務機關的第二十條第三項規定的很清楚,「為免除當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危險」
個資的提供與取得若能符合以上法令,車廠得向監理單位申請車主個資。因為安全氣囊的瑕疵會危及當事人之生命、身體或財產。
但你如果站在車廠成本支出的考量下,你認為車廠會積極到向政府申請每一個異動車主的車籍資料通知他們回廠嗎?若省了這道手續,可以替車廠省了上千萬的材料人工費用。
我可以講一個我本身的實例,我買的2010年份Yaris去年10月至新竹做四萬公里保養時(前車主少開),接待專員徐先生告知我,保養順便要做氣囊召回之檢修動作,時間會較長一些。意思是你如果沒有收到通知,但保養時車廠會主動幫你順便更換召回氣囊零件的動作。

 

站在車廠成本支出的考量,如果是安全性問題,車廠會積極向政府申請異動車主資料的。拿安全氣囊當例子來說,炸死一個,車廠要賠付的金額會是召回花費的幾百倍。多炸幾個,就會比召回要付出的還貴了。

你講的前提有可能發生,但必須要是非安全性。安全性問題車廠巴不得所以人趕快來換...免得要賠錢。只是你的例子無法確定是沒有通知到,還是還沒通知,但人已經到現場就先換

這個人的腦子到底裝了什麼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impreza降價又導入eyesight,現在是是進口中小型房車裡面實力數一數二的。缺點大概就是代理商跟零件昂貴又要待料

 

2015 Forester XT-P的LED左大燈總成不到五萬,比NX便宜很多很多!

 

以平價進口車來說,5萬也不能算便宜了。Lexus畢竟是豪華品牌,Subaru雖然有東洋賓士稱呼,但價錢到也沒真的跟賓士拚吧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靠鋰電池決定?不用擔心幾年內一定會有新科技新技術出現的。存能電池永遠不會成為問題,會有問題的是利益衝突。

 

新科技一直都有,問題是來不來得及。電池看起來好像不是問題,但全球對於鋰礦的需求不斷增加,即使開採量年年提高,但鋰的價格還是一直上漲。

 

就算鋰漲價,對電池價格影響還是不大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唉呀,至少人家Toyota還對台灣消費者表示出尊重的態度,讓和泰汽車對台灣消費者公佈調查結果。其他有可能受到影響的汽車品牌也應當公佈一下自己的調查結論給台灣消費者,這是尊重台灣消費者的表現啊。
至於消費者相不相信各品牌調查的結果,那是品牌信任度以及消費者各自的判斷,不能因為有些消費者不相信汽車品牌的說法,就不對外公佈調查的結果。

 

這代表Toyota原廠和和泰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很高,有消息立刻就公布,避免進一步造成消費者疑慮。這可能也意味著他們已經明白現在的消費者對於"安全"這件事情,是越來越在乎了

但是CH-R一但國產,那麼現在撞測五顆星的成績就不能信任了...

他們現在正試著挽救錯誤,哈哈哈。Wish這個級距日本是什麼車啊?當初為什麼規劃Sienta呢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本來就賣的很好 這次和泰又是誠心的把配備裝回去來賣

然而我們某位陽光小男孩在那哭不認清事實

 

本來沒有賣很好吧,上次破千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 月販目標2000不是?

 

也沒太久吧,全年14000輛,每個月平均1200輛。只有原目標6成,但也足夠打死一票國產車

前往討論:U6又要改款了嗎??

夭壽,原來真的有,我回頭去查了一下,的確有規定耶。還好有上來討論這個話題...才發現自己無知,哈哈哈。

那就一點問題都沒啦,罰死他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真好笑的環保概念,只看到減少污染,殊不知電動車元件的生產才是最大的污染,電路板......電路板的製程對環境有多少程度,多少時間的影響?別用環保議題的名目掩蓋真正的污染來源....

 

生產馬達需要開採稀土元素,那個污染也是很恐怖。還有未來的電路板跟電池回收,也都是高污染。大陸不就有一個地方專門做電路板回收,要用強酸強鹼洗電路板回收貴金屬,廢水毒的很。那邊大概幾十年都不用想種東西了

不過,我認為埋在環保口號底下的,是對於能源永續性的恐懼。石油始終握在別人手上,而且一定會用完,不知道哪一天,可是肯定會用完。但是電力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至少再生能源20年到30年之後,應該會更加發達,可以取代更多現有發電方式。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要推動電動車發展,我反對,要達到環保保護,全面禁駛汽機車,只讓軌道列車運行,剩下的就以自行車當交通工具,這才是最正確的方式,為什麼我會這樣想?簡單....回顧以前,沒有工業的台灣,小溝渠裡有多少蝦子,青蛙,蝌蚪游來游去的,這才叫零污染…......啥?回不去了..........幹.........係賀.......

 

自動駕駛車發達之後,這種理想也不是不可能。不需要人人都買車,閒置車輛大幅減少,汙染也會改善。而且從溫室效應的角度來看,換成電動車,真的是有幫助。這個計算已經看過很多次,即使也採用石化燃料,但是從發電到電動車在換成動力的效率,仍然比內燃機好,所以行駛相同里程,電動車的碳排比較低

回應 goenglish(★百面自摸★)所寫

 

台灣漲的是菸捐不是酒捐😒

 

好笑的是要用菸捐來補長照費用,結果增加菸捐的效果比想像中好很多,導致菸品銷量大減,稅收遠遠不夠。這表示當初他們咕雞沒有這麼多人會因為漲價不抽菸,漲菸捐只是想要多收點錢。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聲望卓著的美國全國科學、工程與醫學學院17日公布一份長達489頁的報告,建議取締酒駕的標準趨嚴,血液酒精濃度0.05就算酒駕,同時提高酒稅、設法讓買酒變得較不方便,也嚴格取締賣酒給21歲以下民眾、明顯已經酒醉的人,以協助避免美國每年因酒駕而導致1萬人死亡的慘劇。

美國各州目前的酒駕標準都是血液酒精濃度0.08,猶他州去年通過新法將酒測值降至0.05,但要到12月30日才生效。

酒測值0.05要喝多少酒?答案取決於好幾個因素,包括這個人的體型,以及他是否剛吃過東西。體重150磅(約68.18公斤)的男子可能喝兩杯酒就超過標準,120磅重(約54.55公斤)的女子可能兩杯酒就超標。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936246

乍看之下我以為是酒駕標準放寬

仔細看才知道是要讓標準更嚴格

酒駕是全世界都要面對的問題

有這麼多科學的證據

證明其實只要一點酒就會影響了

台灣平常不是很愛說國際趨勢

這個國際趨勢也學一學吧

 

只要改跟當兵一樣連坐法, 重罰

什麼問題都有解了

記住華人的劣根性 自己好就好 ~~

 

日本就是這樣,酒駕賣酒的店家,車上其他人通通都要罰

這兩台車的中古價真的不錯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話說,,朋友們聽信我的話,牽了2台獅子有了...
誰給我業務獎金啊…真是的,,沒得賺。

 

友情,無價😏

看心情,不過每年會檢查一下,覺得髒了就會換

擔心的話,電表測一下電池電壓,就可以知道充電狀況是否良好。開了20分鐘以後車子停下來,電瓶電壓是多少,可以判斷有沒有良好充電。兩個禮拜20分鐘,也許不是太夠

前往討論:關於電瓶充電問題

回應 kuotse(電腦我不會)所寫

 

活性碳型冷氣濾網 , 不用髒一年除臭功能就受潮失效了, 不換會有個霉味.

 

不過說真的,濾網也不是多貴的東西,一個月換一次都不會心疼。

而且外面還能買到一整張的活性碳濾網,剪一剪貼在原本的空氣濾網上,成本更低

回應 hewett(tricot)所寫

 

石墨烯電池

 

光石墨烯這個材料就還不能量產了😆

小資男買70到80萬的車...對小資的定義標準有點高啊。如果想要小車,有安全配備差不多,但是只要50左右的morning跟citigo。省下來20萬差很多XD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當然是妥善率重要...誰會想買突然在高速公路壞掉的車?

大部分現實消費者有在意安全配備嗎?

車不是買來撞 這句本來是實話

但每次講實話幾隻瘋狗就上來亂咬

特別是那些歐粉最腦殘

 

這個態勢似乎有再改變,我也想拿Sienta來做例子,但卻發現搞不好會是反證...

Sienta到底是因為價錢降夠了,還是安全配備補夠了,才讓銷售量回升呢

但國產車還是有朝向補齊安全配備的方向調整啦,看車廠的動作最能反映現實

大部的消費者開始愈來愈在意了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回應 wesley_huang(小胖仔)所寫

 

選擇 妥善率 + 安全性 最佳的平衡點.

過去我買車都將安全性列 首要項目. 去爬我先前的開箱文章就知.
先前搭朋友的車. 該車也號稱是極安全的車. 安全配備十足,
但在高速公路時...時速在破百的情況下. 只聽一個警告音....溫度迅速拉升.
就這樣我在高速公路邊站了30分鐘...還好天晴. 還好只有我和他2人..
若我帶著二個剛出生的小鬼...我想...我一定 XXX .
但我朋友說...他已在路上掛2次了....
.......我心裏@#$%@$%......
我的老朋友...premio. 開十年...里程30萬. 除沒電外.
也不曾在外求援過.

現在我買車....一直在安全 + 妥善率尋找一個平衡點。。

 

安全配備就好像是保險一樣,平常的時候用不到,就沒有深刻感受

但妥善率可不一樣,車子故障一次,以後就得提心吊膽。

電瓶顧路過,未來都會煩惱萬一沒電怎麼辦😆

妥善率的感受比較明顯,所以受重視的程度普遍比較高吧

 

車沒撞安全配備就用不到,有的人這輩子從來沒用過氣囊,但卻肯定都碰過汽車出問題😂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其實我比較偏向妥善率耶...當然安全性還是要符合一個門檻啦,什麼沒有氣囊這種東西當然無法接受。Sienta 2氣囊版本我也不行,但Sienta 6氣囊,至少就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加上Toyota的妥善率,這樣的條件我覺得可以

 

6氣曩安全性有加分,但是t牌的國產車的安全性可能扣的分比只有二氣囊的它牌還要多,它的操控底盤懸吊鈑金.....嗐..

國產車我寧願買妥善率較低的福特-如果和t比較的話.

 

鈑金和安全性的關聯不大的,主要還是車架結構和主被動安全配備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某個腦弱的歐粉又在說笑話了 市面上配置一堆安全配備的有幾個人去買?

不懂別裝懂 被我電😆

 

你不用在那說什歐粉不歐粉的啦,,在這買歐系車的一堆人,

要針對我就直說啊,我肚量比你大多了!

那來說說為什麼進口車106年大賣呢?國慘車卻真的敗退呢?

為什麼國慘車被逼的加回安全配備呢?

消費者真的不重視安全嗎?

事實很清楚了!消費者逐漸地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要買當然要買更多安全配備的!

忘了對你說,,現在買車的年齡應該是落在30∼55歲這區塊!

這區塊不再是過往的年代,消費者利用網路媒體得到充分的資訊,,

你認為會跟父叔輩一樣環境下買車嗎?那鐵定加速玩完吧!

 

他也只會拋出一堆問題然後不肯正面回答。

不然直接說嗎,一堆安全配備的車多少人買,多少啊?

歡迎講出來嘲笑這些說安全重要的人啊

笑你講不出來囉😆

四傳得用錢跟油耗,在台灣用到的機率還不高,自然買的人少。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賓士等級保養

 

你說小資男?

 

業務自己吹?

 

他認為自己小資就是小資,不用質疑這點

頂多把我看成貧民就好😂

監委如果能查出什麼結果並且在糾舉後改善,台灣現在也不會是這個樣子,五權分立基本上就是個笑話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前面有個老兄講的蠻有道理
若從和泰來看是銷售不佳,但從國產車銷量比較,Sienta好歹是個第三名
我有個觀念提參考一下
以市場銷售的遊戲規則來說
某款車銷售佳或供不應求,車廠一般不會降價或加碼零利率促銷
只有銷售不振庫存過多才會如上方式提振買氣
以上情況拿該車款來與它廠同級車比較台數沒有意義

 

對啊,Sienta 從2016年底供貨販售至 2017年底以來,

共生產了一萬九千餘台,掛牌 一萬七千餘台,尚有 2095台庫存!

所以本月一月份一定會再殺價清除這兩千台2017出廠的車,

其中1.5還佔五百多台應該殺很大,不然就應會被經銷商先領牌後,先去領筆 去化庫存 獎金!

 

我有聽到市場傳聞,如果沒有達到硬性目標,各營業所保養廠從所長到廠長都要配車Sienta,所以寧可賠一點錢也要把這些舊車清出去。然後這一批車會有非常驚人的折扣,差不多攔腰斬,但不是給個人消費者就是了

 

據說 都字輩的業代一月份沒賣到 SIENTA ,尾牙宴會吃到 白飯配雞頭 套餐!

 

這壓力也太大了,每個人至少都要推一台,這樣賠錢都要賣吧。如此說來,現在會是進場買Sienta的好時機😂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賓利是手工打造車,又不是量產車,東西少就貴,這種行為稱不上大哥,頂多只能稱得上流氓。

 

大哥不就是流氓嗎😆

可是賓利的肚子裡裝的還是W12量產引擎啊,至於貴的有沒有道理,車主自己心裡有數了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220萬太離譜,應該不只是壞渦輪.30萬和220萬差距太大了,不可能協調成功,若是50萬100萬之間協調或許有機會!

 

新聞的尾段有提到渦輪是150萬

 

這費用不合理???    光前避震器一組要18萬,您覺的引擎內的零件會便宜到哪去!!!!

 

原廠敢開這種價錢,合理不合理就看當事雙方了

不過把這些數字減一個零,一台平價車前避震一組1.8萬,差不多。但如果用同樣比例去算,一顆渦輪就要15萬,這就偏高不少了。引擎零件其實不見得會比底盤零件貴的,不過這不是重點,單純只是為了220萬修渦輪讚嘆😆

用更軟性的題材溝通,也許能吸引不同族群。但光靠一條可愛的柯基,別說挽回什麼了能發揮多少效果都存疑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220萬太離譜,應該不只是壞渦輪.30萬和220萬差距太大了,不可能協調成功,若是50萬100萬之間協調或許有機會!

 

新聞的尾段有提到渦輪是150萬

 

這費用不合理???    光前避震器一組要18萬,您覺的引擎內的零件會便宜到哪去!!!!

 

老兄

渦輪增壓器不是可不是在引擎內喔

換個渦輪增壓器要150萬誰會相信

這個新聞渲染成分居多

 

 

說渦輪是引擎內的零件真的外行,不過搞不好他的意思指的整組引擎系統😏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又被酸了,只能怪腦殘的主管。

 

五金百貨 置物零件

 

不吸引大大買單嗎

 

感覺CP不低

 

影片中HRV 感覺都輸

 

我自己的感覺是,這些東西寵物用品配件買一買,每一台小休旅都差不多啊....

2018/01/29 21:47:49

發文IP 1.34.*.*

1.6配CVT的動力簡直悲劇,不如這麼說,0-100加速Impreza 12秒,被嫌的要死的U5 13秒。

1.6配CVT的動力簡直悲劇,不如這麼說,0-100加速Impreza 12秒,被嫌的要死的U5 13秒。

別說動力不重要,只是小家庭開開,充足的動力能夠在緊急狀況需要發揮作用時派上用場,也可以縮短超車時間,我認為動力同樣要列為安全評分的其中一個考量點

內燃機引擎40%熱效率就接近物理極限了,所以合理猜測,要達到56%這種嚇死人的熱效率,要透過一些熱能回收之類的技術

看起來像馬3,馬3都被撞成這樣,難以想像撞擊時有多快

2年前的討論現在看起來格外有趣

前往討論:Kia 會收攤嗎?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先不談環保 打高空 ........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

我住士林區 在台北市來說 面積是最大區

結果中油 我看有柴油的只有兩間 = = 

士林超大耶......

 

柴油在台灣還是不受歡迎啊,根深蒂固覺得柴油車就是貨車

 

我稍微看了一下外面縣市就比較多了

可能跟外縣市物流運輸比較多也有關?

但坦白說 有時候加油還要碰運氣 或是固定才能加的到

這點我就打退堂鼓了

更不說其他因素

我這個人沒那麼高尚會扯到環保....

 

一般小老百姓,購物不用塑膠袋,外帶會拿便當盒,已經夠環保了。買車為了環保...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別人吧。真的要環保我搭捷運公車去

所以是燃油跑到機油裡面嗎?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目前對岸的"国家质检总局"也發文調查了(http://news.bitauto.com/hao/wenzhang/596744),東風本田去年中上市的5代CRV到現在可是賣了近20萬輛呀!目前東風本田將於2/16日前公布調查結果,台灣主流沒提沒有報導!

 

 

是不是因為台灣並沒有發生這樣的狀況?中國黑心黑到引擎上?

回應 a2031580500(work)所寫

 

那是中國的加油站預混柴油的貼心服務造成的
機油改用中油的15W40特級機油就沒事了

 

預混柴油會造成這種情況?不太明白耶

回應 joy333(五億地下探長)所寫

 

車確實不錯 但是太冷門 空間也不如MPV
考慮二手殘值 我還是考慮雙田的MPV

 

+1

 

如果要7人座,我八成也是選MPV,可是若只想要5+2人座,我個人就會偏向SUV了。好看、帥氣、好開,反正空間需求滿足了就好

前往討論:mazda cx-9 試駕體驗

回應 a2031580500(work)所寫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建議大家可以先查閱一下『Fuel Dilution(燃油稀釋)』這個現象,在討論時會比較好。
這裡推薦一篇大陸人寫的,簡單易懂,當作初階閱讀的材料。http://mp.weixin.qq.com/s/IB_gfjTX6VO61adrRhjCMQ
這幾天比較冷,不曉得會不會出現燃油稀釋的現象。

 

吹漏氣是正常的

所以有PCV系統來回收吹漏氣

但是若嚴重程度到達機油量會增加

說這是正常........只有鐵粉才OK吧

 

回收廢油氣收到可以讓機油增加,也算是種厲害技術😆

沒想到U6GT反應不錯耶,看來安全配備到齊,慢慢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了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sunlights(Sunlight)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我沒被砍,已經證明我是客觀性的在聊車,不要秀下限證明自己的無能。雖然我不知道你是那一牌的業代,我只能說你要怪就怪你的公司高層無能,害你沒業績。好了,你到底要不要跟taiwangad道歉?還是您要繼續當瘋狗亂咬?

 

不懂不要亂說話,垃圾!

 

樓上這假冒者借刀人行為,不可取,請自行刪文!

 

我跟其他網友陸續都被牠給仿冒過,也有網友申請提告

詳情點這裡

更囂張的是他還在去年更大膽仿冒過優卡的小編

照理論來說要優卡要告早告了

不會陸陸續續讓他繼續跟緣交文一樣很囂張。

 

 

 

 

怎麼不開副帳了?做賊喊抓賊,你這畜生有啥資格亂叫?

 

樓上這位哈哈先生只會耍嘴皮子罵人嗎?

您說會讓人 死很慘 的數據找到要貼出來了嗎?

不要再東扯西扯了 偏離主題要混過去!

 

貼得出來就不會只打嘴砲了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到去年十一月底,Sienta 生產總量減去掛牌量,還有一千八百餘台庫存!
不知道十二月份有沒有賣出一千八百台呢?
哈哈先生力擋的大降價被執行後就躲起來了嗎

 

17年式的很難賣了吧,不知道要砍到什麼程度才能夠賣出去。

我也憤怒了,拜託車展不要比照辦理XD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加拿大人在台灣的汽車大鎮中壢砸了 四十億 台票!

如果 月販四百多台,只是 曇花一現,那會不會為攤提成本而大量生產 Escort ?

如果在台灣賣不好這台縮水版蒙蒂歐,那庫存車會打破 Sienta 創造的四千多台歷史記錄嗎?

還是會生產右駕版外銷呢?跟 中壢 另一家年產十萬台組裝場對嗆呢?

或者是新產線可以讓原來的 ECOSPORT 國產化備案在重新起動呢?

 

產線更新不全部都是為了Escort吧,如果40億只為了生產Escort,依照現在的銷售量,福特六和大概可以準備清算收攤了😆,改成全進口搞不好還更有看頭。而且,以Escort的產品"進步"程度,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必要得為了Escort特別更新產線的需求。底盤不新、引擎不新、變速箱不新、內裝配備不新...推測新產線還有別的計畫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民主是以民為主,但也不能因此,放縱為官之人藉此觀念行大門後開之實,鬥爭,貪污...比比皆是,這會讓這個國度邁向被征戰,併吞,滅亡...

 

推薦你去看Netflix的黑錢這部影片,你會更訝異歐美先進國家的金權玩法,政治真的是全世界都黑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加拿大人在台灣的汽車大鎮中壢砸了 四十億 台票!

如果 月販四百多台,只是 曇花一現,那會不會為攤提成本而大量生產 Escort ?

如果在台灣賣不好這台縮水版蒙蒂歐,那庫存車會打破 Sienta 創造的四千多台歷史記錄嗎?

還是會生產右駕版外銷呢?跟 中壢 另一家年產十萬台組裝場對嗆呢?

或者是新產線可以讓原來的 ECOSPORT 國產化備案在重新起動呢?

 

 

一直拿庫存出來嘴

代表你根本不知道 工業製造, 需求預測、安全庫存量的觀念.....

某人不要再秀下限了好嗎?

你以為國瑞汽車 跟 福特 在台灣管生產管制的 整天領高薪 在辦公司吹冷氣??

人家說賣車的業務,普遍都是沒什麼專業的人,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國產車的意思是現地組裝阿,三陽組現代的車賣不多也不會搞一堆車子要經銷商吞下去…

和泰的想法就是要把 Innova 停掉,逼經銷商去賣有貨車樣式的 Sienta !

結果呢? 生產了一堆,擺在戶外停車場兩三千台近半年?

是和泰商企課的坐在辦公室吹冷氣吧! cmc Zinger 一月份賣那麼多要歸功於 人瑞汽車不再生產貨車了!

 

決定生產幾台 絕對是要透過 需求預測的....

不然你以為是 去行天宮 拜佛的嗎😅

 

見證陽光男孩只是一個丟臉顯眼的鍵盤手

 講的話跟本沒根據 被打臉剛剛好而已😆

 

哈哈先生總是會打哈哈,網海無涯,回頭沒你的岸喔!

 

有種就想辦法叫網管來檢舉我們兩

之前的辱罵 我們都還沒被砍 表示我們講的是實話

網管也肯定我講的是實話最客觀 你也只能哭而已😆

 

不不不,網管不會因為你說的話是真是假而砍掉的,不是信我示範給你看

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最不愛打仗,HaHa都會提出數據證明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一則會怎樣吧

200萬了啊...不過據說XC40的預告頂規價格也到200萬,這年頭錢好像都不值錢了

回應 k7vsp3(放乎自然)所寫

 

車主說他不知道他也不是裕隆的人
車子是他朋友接他開的--->這感覺是在編故事...測試車還可以隨便借別人開?!

 

也有可能不好透露真實身分所以說了謊😂

前往討論:X-Trail小改款偽裝車

回應 gosmart(you)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gosmart(you)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台灣的福特遲早會收掉的一天,現時消費者以經很清楚,為什麼寧買偷料的雙田也絕對不要買福路。代理商自己不長進,沒理由怪全台消費者。

 

代理商?

福特汽車在台灣合資設廠組裝製造汽車販售及外銷,並沒有代理商。

 

有進口產品,所以還是有代理業務,代理商就是福特六和吧?

 

我們指的都是國產車,國產車的銷售不需經由代理商,這也是我指出樓上的誤謬之處。

 

單指國產部份,那你是對的。那位老兄大概只是想要貶低國產車廠的地位,不過比起子公司,其實代理商的決定權恐怕還多一些。子公司得聽母公司的,代理商還有斡旋談判的空間哩

回應 fatjoy(Sexy )所寫

 

看了嘉偉哥介紹swift1.0的影片
所以車展下訂,結果到現在還沒有拿到車,同時發現台灣一樣訂單色的很多人都沒拿到,業務被罵翻,總公司一直進雙色車款,現在聽說進兩百多台,但台灣現在雙色就是不缺,導致業務們只能問客人們加購一萬就立刻有現車,鈴木總公司用的行銷手法太過分,根本強迫行銷,如果不加購,你就等到天荒地老...


真的等到非常火大,業務們又可憐不想刁難他們,打給總公司客服態度超差,客服信箱不回就是不回,經銷商的業務們也說總公司不出面,他們也無奈!


今天PO文只是跟大家說,有遇到一樣問題的朋友請打電話到1950消費者服務電話去投訴,他們會非常熱心教你怎麼寫投訴書!


台灣鈴木汽車不要把台灣消費者當白癡!
不要毀了一個還不錯的品牌
更不要把下面的業務當擋劍牌 e04

 

不過就是配額有限,所以交車進度緩慢而以。不要怕,你有最好的武器,就是不跟他買車,抵制Suzuki吧。

只是其他人會不會去買就不曉得囉😂

擦撞到法拉利之類的超跑,你就會感謝自己有保第三人責任險,如果是大撞....家當賣一賣跑出國比較快

回應 kuotse(電腦我不會)所寫

 

我只知道,那牌業代在亂版 ,該牌千萬別買。

 

會出來亂版的業代可多了...這樣我們可以買的車會很少😆

前往討論:船 ?開過才知

鄉下人也要200多萬啊....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asdffdsa(窮學徒)所寫

 

沒  鑰匙轉on 儀表板燈都有亮.但轉動.啟動馬達完全沒作動

發生時間點都是每年冬天寒流來時.平常都沒問題. 苦惱阿

每次能開去給人檢修時都是好天氣了.檢查不出一個所以然

老闆通常都說再試試.但都要等寒流溫度到達一定低溫才會發生 

若這樣,電瓶沒問題,啟動馬達也沒問題。

1.檢查檔位開關,是否因為天冷造成接觸不良

2.檢查剎車燈系統(包含燈泡)是否因天等造成有故障

 

接觸不良有可能因為溫度產生嗎?有點好奇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買車第一課:就是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有時候買不到想要的東西(不只買車),是自己都沒搞清楚想要什麼!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轉貼]机油门官方解决方案: 东风本田正计划召回 涉及车型包括CR-V思域 http://www.sohu.com/a/222423616_215942

2018-02-12 18:59

2月12日,这对东风本田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因为东风本田在2月2日发布的对机油事件的官方声明中,承诺延长发动机“包修期”至6年或20万公里,同时还宣布,将在2月12日公布具体解决方案。

如今日子到了,东风本田说好的解决方案也如期而至。

据东风本田官方调查显示,机油液位超过上限20mm以下的车辆占“机油液位升高”这一情况总数的95%,发动机的发动机亮灯的情况一共发生了24件,且并未接到发动机损坏的投诉。通常情况下,汽油会随着机油的上升进行挥发。

调查显示,机油液位超上限发生区域还是集中在北方寒冷地区。

机油超过油标尺上线30mm后,将对发动机造成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影响不包括动力和排放油耗。

另外,东风本田还对机油乳化的问题也做出了解释。

东风本田官方表示将对机油液升高这一非常情况进行负责。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

1、为了减少机油增多,进行ECU的升级(准备实施召回,CR-V 2月末,思域 3月初);

2、机油尺的刻度线修正(上限和下限不变更,增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

3、修订用户手册。

至此,让我们一起静观东风本田机油门事件的后续进展。

 

確定要召回了,修改ECU解決問題

結果只是修改ECU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應該是有機械結構的根本問題,修改ECU減緩產生速度,只要拖到定保換油就好了。另外,這會不會影響性能啊

如果是企業用戶要節稅,不如直接考慮長租,連保養都包在裡面,反正都能當作費用報銷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上了sensing賣113萬盤子價,還只是二傳.(113萬四傳都太貴)
台本會賺翻.

 

最賺錢的應該還是屬和泰跟裕隆兩個集團,台灣本田還差地遠

右邊Q7左邊Q8,Q8離地高度確實比較低,而且輪圈也更大一些的樣子。大大拍的照片的確很像Q8

前往討論:Auid Q8 ?!?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ACC主動跟車巡航這類技術,應該是去年討論最熱的主動安全技術了。我的意思不是說ACC倒底算不算安全配備,這個大概沒什麼好質疑的空間。而是說,買車在衡量安全配備的時候,ACC會不會被列為一定要有的東西?

我自己是覺得有ACC很方便,但不見得是種必要的存在。有碰撞警示或者自動煞車也就足夠了,不是很喜歡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被電腦、被機器大幅度取代。同樣的邏輯,目前對自動駕駛也還是抱持觀望態度 (雖然說自動駕駛離我們也還遙遠的很啦,哈哈)

 

6氣囊 標配 再說吧

一步一步來

我朋友在中華賓士賣車的

他跟我說台灣人 沒幾個人願意花錢選

網路上敲鍵盤容易,實際付錢是另外一回事

 

確實

2氣囊還是賣得出去

就知道台灣人很多根本不在意這些

 

一體兩面

科技的配備

出問題的機率也多

要撞到 修車的金額也更高

你覺得重要  不見得 別人眼裡是必需品

台灣已經規範要標配循跡系統  再來 就是氣囊

慢慢朝安全得方向走 

但沒道理強迫標配先進安全....因為車商勢必漲價

日本其實也沒有標配六氣囊,只是他們車便宜 選配便宜~~~

不是現實中每個人 整天在網路上 戰車

之前有一個人說得很中肯,台灣人機車都亂騎了  還在怕開車??

 

印象中台灣也沒有強制規定一定得要有氣囊,只不過國產車現在得要接受撞擊測試,似乎得要至少兩氣囊才能過關。我覺得用這種撞擊測試做為門檻要求安全配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ACC主動跟車巡航這類技術,應該是去年討論最熱的主動安全技術了。我的意思不是說ACC倒底算不算安全配備,這個大概沒什麼好質疑的空間。而是說,買車在衡量安全配備的時候,ACC會不會被列為一定要有的東西?

我自己是覺得有ACC很方便,但不見得是種必要的存在。有碰撞警示或者自動煞車也就足夠了,不是很喜歡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被電腦、被機器大幅度取代。同樣的邏輯,目前對自動駕駛也還是抱持觀望態度 (雖然說自動駕駛離我們也還遙遠的很啦,哈哈)

 

6氣囊 標配 再說吧

一步一步來

我朋友在中華賓士賣車的

他跟我說台灣人 沒幾個人願意花錢選

網路上敲鍵盤容易,實際付錢是另外一回事

 

確實

2氣囊還是賣得出去

就知道台灣人很多根本不在意這些

 

一體兩面

科技的配備

出問題的機率也多

要撞到 修車的金額也更高

你覺得重要  不見得 別人眼裡是必需品

台灣已經規範要標配循跡系統  再來 就是氣囊

慢慢朝安全得方向走 

但沒道理強迫標配先進安全....因為車商勢必漲價

日本其實也沒有標配六氣囊,只是他們車便宜 選配便宜~~~

不是現實中每個人 整天在網路上 戰車

之前有一個人說得很中肯,台灣人機車都亂騎了  還在怕開車??

 

不過你大概誤會我想講的,我的意思不是要ACC跟ESC一樣變成規定安裝的標準配備

是想問大家買車的時候會不會挑選有ACC的車,這個會不會是必要條件之一

我接下來要換的車...雖然還要個幾年

就會非常希望能有全速域的ACC

能聽到有液體滲出的聲音??感覺挺嚴重的啊,20年的老車一個月沒開,會不會是油管老化,因為壓力大導致破裂。總之漏油超級危險,等過完年找拖車拖去檢查吧

前往討論:天啊...油箱滲油了!

眼睛沒有連到鼻子,是低階車 (誤)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回應 inf813032(鯊魚)所寫

 

外觀換一下
繼續爽爽賣
ESP加上去了沒?

 

這個應該不用擔心,2018年起新車強制加裝電子車身穩定系統

要擔心的是2017年開始賣的😂

 

魔鬼藏在細節裡

車商也不是省油的燈

2018開始配備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是指2018年一月開始推出的新款車

2018舊款新車一樣可以沒有ESP

2020才是新車全面要裝ESP

 

是,正確來說,2018年新款,包含大改小改,都要裝ESP

2017年以前發表,2018年式的不需要

所以認清楚今年發表的改款就可以了

小改yaris跟vios就一定會有了

難怪肇事車輛那麼慘烈...小車追撞大車,小車肯定悽慘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ACC主動跟車巡航這類技術,應該是去年討論最熱的主動安全技術了。我的意思不是說ACC倒底算不算安全配備,這個大概沒什麼好質疑的空間。而是說,買車在衡量安全配備的時候,ACC會不會被列為一定要有的東西?

我自己是覺得有ACC很方便,但不見得是種必要的存在。有碰撞警示或者自動煞車也就足夠了,不是很喜歡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被電腦、被機器大幅度取代。同樣的邏輯,目前對自動駕駛也還是抱持觀望態度 (雖然說自動駕駛離我們也還遙遠的很啦,哈哈)

 

6氣囊 標配 再說吧

一步一步來

我朋友在中華賓士賣車的

他跟我說台灣人 沒幾個人願意花錢選

網路上敲鍵盤容易,實際付錢是另外一回事

 

確實

2氣囊還是賣得出去

就知道台灣人很多根本不在意這些

 

一體兩面

科技的配備

出問題的機率也多

要撞到 修車的金額也更高

你覺得重要  不見得 別人眼裡是必需品

台灣已經規範要標配循跡系統  再來 就是氣囊

慢慢朝安全得方向走 

但沒道理強迫標配先進安全....因為車商勢必漲價

日本其實也沒有標配六氣囊,只是他們車便宜 選配便宜~~~

不是現實中每個人 整天在網路上 戰車

之前有一個人說得很中肯,台灣人機車都亂騎了  還在怕開車??

 

不過你大概誤會我想講的,我的意思不是要ACC跟ESC一樣變成規定安裝的標準配備

是想問大家買車的時候會不會挑選有ACC的車,這個會不會是必要條件之一

我接下來要換的車...雖然還要個幾年

就會非常希望能有全速域的ACC

 

短期標配當然不可能 

你如果是廠商 標配了 還有人要買低階嗎?

台灣目前狀況想搞定6氣囊再說

為什麼車型要分低中高配 你不覺得某種程度來說 就是現在車子差異化沒有很大 如果要追求高利潤 就要消費者買高階?😂

你怎麼還問說 是不是必要配備? 這答案當然不是  因為關鍵在於你要買什麼車

我不是已經給你實際案例了 我朋友在中華賓士當業務 他也直接根本說 台灣人都是買現車 空車居多~~

 

你依舊沒弄懂我說什麼

我試問大家買車的條件會不會列入ACC

車廠要怎樣,政府要怎樣,不在討論範圍啊XD

跟搞定六氣囊有什麼關係😅

跟標配不標配也是兩回事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交通違規檢舉本就要具名,哪報的記者這麼腦殘?

 

每一報XD,你看每一家都這麼寫。

現在檢舉沒有規定一定得要留真實姓名,你高興提供真名那是你的自由

你想要匿名就打上匿名兩個字

反正也不用留身分證字號,不需要被查證

就是可以匿名檢舉啊😆

 

匿名檢舉根本不受理(有做過檢舉的人都知道)

 

重點不再匿名與否,而是檢舉的資料是否齊全,符合必要條件

 

而是檢舉【人】的資料是否齊全,符合必要條件。

 

就有人說他匿名檢舉成功,不知道你堅持什麼😂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加拿大人在台灣的汽車大鎮中壢砸了 四十億 台票!

如果 月販四百多台,只是 曇花一現,那會不會為攤提成本而大量生產 Escort ?

如果在台灣賣不好這台縮水版蒙蒂歐,那庫存車會打破 Sienta 創造的四千多台歷史記錄嗎?

還是會生產右駕版外銷呢?跟 中壢 另一家年產十萬台組裝場對嗆呢?

或者是新產線可以讓原來的 ECOSPORT 國產化備案在重新起動呢?

 

 

一直拿庫存出來嘴

代表你根本不知道 工業製造, 需求預測、安全庫存量的觀念.....

某人不要再秀下限了好嗎?

你以為國瑞汽車 跟 福特 在台灣管生產管制的 整天領高薪 在辦公司吹冷氣??

人家說賣車的業務,普遍都是沒什麼專業的人,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國產車的意思是現地組裝阿,三陽組現代的車賣不多也不會搞一堆車子要經銷商吞下去…

和泰的想法就是要把 Innova 停掉,逼經銷商去賣有貨車樣式的 Sienta !

結果呢? 生產了一堆,擺在戶外停車場兩三千台近半年?

是和泰商企課的坐在辦公室吹冷氣吧! cmc Zinger 一月份賣那麼多要歸功於 人瑞汽車不再生產貨車了!

 

決定生產幾台 絕對是要透過 需求預測的....

不然你以為是 去行天宮 拜佛的嗎😅

 

見證陽光男孩只是一個丟臉顯眼的鍵盤手

 講的話跟本沒根據 被打臉剛剛好而已😆

 

哈哈先生總是會打哈哈,網海無涯,回頭沒你的岸喔!

 

有種就想辦法叫網管來檢舉我們兩

之前的辱罵 我們都還沒被砍 表示我們講的是實話

網管也肯定我講的是實話最客觀 你也只能哭而已😆

 

不不不,網管不會因為你說的話是真是假而砍掉的,不是信我示範給你看

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最不愛打仗,HaHa都會提出數據證明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一則會怎樣吧

 

說好的講實話不會被砍,講假話會呢?

還是說我也網管認證了😂

好啦,回到正題,400多台現在可以肯定不是高峰了

高峰是500多台

現代的新車要加裝那麼多配備,車重還變輕了,應該用不少先進材料

考量車價可能會大幅提升,給一兩個車型有honda sensing就夠了,我其實更想看到的是ACC能夠開放選配,最後到底有多少人會選上去

現在各家都在搶奪這個必經之地,曼別人幾年就是等著被吃乾抹淨,當然要加快手腳

回應 vivianco(薇薇安是我)所寫

 

https://www.facebook.com/ford.kuga.on.fire/

還有人為此成立粉絲團呢...😅

 

這個實在太靠北了😆😆😆😆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這個事情討論過很多次了,用數據計算就能看出結果,這次實際拿柴油發電機來實驗,也算有趣

 

是啊,看單純的數據分析其實還挺無感的,這樣跑出來的結果更能讓人感同身受。至少在能源效率這方面,電動車是大獲全勝的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劫匪侵入屋內,行竊時自己誤觸屋內高壓電,被電死了,不知道這樣屋主會不會被起訴?一般人都認為關我屁事,但實際上是否真的無刑責?學法律的解釋一下。

 

現成設施無關疏失,因此不會被起訴。

不過這個例子不恰當的地方在於:住家家中不會有高壓電。

但仍舊可以討論,因為110V其實就能電死人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https://electrek.co/2018/02/16/tesla-model-s-charged-diesel-generator/

話說在前頭,不討論真環保假環保,不討論電動車製造後續產生的汙染,也不討論兩者到底誰對空氣比較好。單純就"能源效率"這個話題來聊聊。

能看懂的朋友先看看內文跟影片,懶得看英文的朋友,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柴油發電機給電動車充電,和柴油內燃機引擎比較,前者的油耗居然還贏過後者。也就是說,柴油拿去發電給電動車跑,比直接燒柴油還要有效率。這還是用一般柴油發電機,如果是大型發電廠的發電效率,那麼差距還可以拉更大。

我猜想關鍵主要還是在電動馬達的能源效率極佳,電力可以充分轉換成動力,不像內燃機有很大一部分的能量變成熱量消耗掉。

 

我不喜歡打高空唱高調,

現階段最主要是電池太貴

以後油電混合車 一個電池假設降到1、2萬塊

跟車價降到汽油車一樣

就會完全反轉了

一般人管你什麼效率問題

都是看結果論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個人認為,討論到產業面跟未來發展,其實已經有點打高空唱高調了。先不要想那麼多啦,就單純當作電動馬達跟內燃機的能源效率比較就好。

畢竟,能源效率好,不代表就有普及的條件,這是兩碼子事情,這點我們都同意的。總不能用"一般人哪管這些"就都不討論,許多偉大的學術研究,都是從一般人管你什麼XXX開始的😁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馬達的結構與內燃機的結構,那一個複雜?
構造越複雜,故障率就越高,引擎的平均運轉壽命是1萬小時,馬達的平均壽命是10萬小時。
以使用成本角度考量,馬達的費用低很多,會買TOYOTA車的人,99%都是因為耐用及省(錢)油,所以會兵敗如山倒的是誰?答案很清楚。

 

內燃機為了提升效率,結構跟精密度不斷提升,整體成本也高到嚇人,電動馬達這一點是有優勢沒錯。不過電動車最艱困的挑戰還是在電池系統跟電網,馬達早就成熟到不行了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但對我來說

引擎才像開車

電動車像玩具

這跟跑得快不快沒關係

少了震動跟聲響

就是會覺得空虛

 

認同+1

 

老實說,我也認同就是了,安靜無聲只有馬達高速運轉嗡嗡嗡的東西,實在很沒有fu。可是我知道好多年前就已經有引擎聲浪模擬系統出來了,以後電動車搞不好都來一套,還可以選今天想要聽什麼引擎聲音。

然後看一輛Toyota發出法拉利的聲音慢慢過去😂😂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要什麼聲音還不簡單,以現在的科技只要模擬就可以了,就跟屁聲一樣,沒啥價值感,反而要靜音才是高難度的科技。

 

你在說霹靂遊俠的夥計嗎😆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你看看影片中,爆胎後,剎車燈就亮起來,亮起來後就急彎撞護欄,翻了。

 

常開高速公路就一定看過這個標語:爆胎時放鬆油門,緊握方向盤靠邊滑

常看新聞就知道,遇到爆胎:煞車踩給他用力到底就對了!!!!😖

大過年的,狗年剛開始就有經典幹話出爐

臉書社團真是強大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要往深一層去想就知到邱部長有多不守法了
「前面因為綠燈準備轉黃燈,我的判斷以為前方的車子會鑽過去嘛,但前車太守法了,我就剎車不及,輕輕的碰到。」
其實可以看出邱部長他當時的心態是:前面那台車會闖黃燈左轉,所以我不要停下來,我的速度也要跟著他闖黃燈左轉。
否則,即使前面要闖黃燈,邱部長若守法不打算跟著闖,也應該早踩煞車準備停下來,這樣就不會追撞了。
換句話說,他原本也想跟著闖黃燈左轉,只是不料前面車停下來了。

 

但有個觀念我要提出來討論一下,那就是"闖"或是"搶"黃燈這件事情。交通法規只有規定紅燈代表路權終止,闖紅燈違規而很危險,這個大家應該都有共識。

那麼黃燈呢?

黃燈應該被視為"綠燈的延長"也就是仍然可以通過的情況,因此黃燈通行並不會有"搶"或者"闖"的問題。之所以要有黃燈,目的是提醒路權即將終止,也就是要變紅燈了。而且如果綠燈直接變紅燈,沒有緩衝時間,肯定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違規。

黃燈亮的時候,如果來得及減速停車,那就該停車,反之則加速通過。邱太三這個案例八成是來得及,但是卻想要衝

 

參考看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502/1109921/

基於以上說明,依據上述刑事判決,筆者建議,車輛駕駛人應該建立以下的法律知識:

第一、黃燈時,車輛駕駛人仍有通行權(路權),而「闖黃燈」本身原則上也未違反行政法規。此外,交通部82年10月05日交路(八二)字第0三三四八四號函也認為:「……黃燈顯示時,尚未失去通行路權,故不宜依主旨所敘條款處罰。」

第二、刑法上過失傷害罪的過失認定,並不是看案件發生時對方有沒有過失,而是看行為人(或被告)本身有沒有過失,所以誰撞誰不是重點。但民事賠償部分,則有可能因對方也有過失(與有過失),而減少應該賠償的金額。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本案被告的過失不在於「闖黃燈」本身,而在於「被告行經路口看到黃燈時,應該提高警覺注意車前狀況,並應該減速以做好隨時應變煞停或閃避措施」,但被告沒有這麼做。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柴油引擎房車,價格這下全部崩盤了,看來已經買的人只能開到報廢了,或半買半送賤價認賠賣掉。
看來歐洲人都被毒到腦袋壞了,結果還是美日中聰明,不生產柴油房車。

 

這會成真嗎?如果會崩盤一定要通知我啊

我到時可以再便宜購買新款便宜的508,,

期待崩盤一天到來。

 

要崩盤也沒那麼容易,只要不去追求不可能的任務:油耗、排放、性能兼顧,柴油車還是可以符合現行法規的。話說,Peugeot的柴油引擎似乎就好好的,還沒有傳出什麼負面消息?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昨天才在說柴油車崩盤就可以買新款寶獅508,,

沒想到今天就看到508正式發表的消息。

有崩盤記得po上來告知我啊!

我再趁便宜買一台喔!

 

整體風格便的好剛硬好兇悍,每次Peugeot新車出來都會讓我讚嘆法國人的美學設計,沒話說。義大利跟法國設計出來的車子,外觀造型就是夠漂亮

誰看的出來這是MX-5啊...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wesley_huang(胖爸爸)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kuotse(電腦我不會)所寫

 

長輩開三缸渦輪引擎, 保養要多費心點, 開車習慣也要變, 跟 NA 引擎很好養有差.

 

坐岳父的車,一上路就貼背(短程),小弟很擔心渦輪......😢

 

現在的車...動不動就上渦輪...技術能力到底如何? 還有待觀察.

到以成熟的技術能力而言. 渦輪20萬公里是沒問題.  老哥的SAAB 95 18萬了.目前正常運轉.  

同款車破20萬公里比比皆是..

但那是SAAB....我之前聽某品牌....3萬公里就一堆下課....

總之...車主唯一能做的...機油選擇.  換油時機.  冷熱車拿捏...要特別注意...

 

 

手冊寫如果高速或爬坡後,要等一分鐘再熄火讓渦輪冷卻……

熄火後風扇不會持續運轉降溫後才停止嗎?

 

因為是車主手冊,提供車主最保守方法,肯定沒錯😂。雖然我沒有每一輛車都確認是否有熄火繼續散熱的功能,但小渦輪+低增壓,一般不會太熱,沒有熄火後持續運轉也不讓人意外

前往討論:小型掀背車的選擇

空間這樣評就對了,我就會想要知道到底可以塞進多少東西,可以放置多少物品。光看幾公升根本無法忠實呈現,公升數不代表空間平整好用啊

我覺進口可能性比較高,Altis跟Auris都會有TNGA版本,和泰勢必會更新產線。但一開始的重點一定放在月販4000輛的Altis上,Auris先進口就好,反正市場也不大

隨便一輛電動車都有400匹的馬力,嚇死人了,0-100不用5秒吧??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CUV是啥?有人懂嗎?跟SUV、MPV、BPV、RV又有甚麼不同?
雖然Google就有一推資料,若是那些資料完全正確,我就不用問了,有人真的懂嗎?

 

沒有,包括你也不懂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分野早就被當成是行銷操作來定義了

我說是跨界就是跨界,你奈我何

前往討論:CUV介紹

韓國品牌在台灣不吃香是事實,但這跟韓國車的產品競爭力還是可以分開來看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這是美國,還好不是歐洲測試的

不然把歐洲吃柴油或者柴電的列入,,以上車款黯然失色。

若沒記錯,,寶獅3008,,可達18km以上數據

 

真的沒有柴油車入列耶,美國也不是沒有柴油休旅吧,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放進來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媒體是不會告訴你真相的

 

求大大告訴我真相

A5 Coupe Cabriolet: 0.96g

冠軍居然是敞篷,有點意外,敞篷車的剛性通常會偏弱,因此需要額外強化,這不是會影響操控表現嗎,沒想到比coupe還好

Toyota有四台上榜,哈哈。美規Camry從側面看,頗有Lexus的味道耶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嗯,,不是我愛韓流
但我必須說:這台Kia的確還不錯!我又坐過幾次。
論安全配備及操控,應該是完勝!

論油耗,有柴油車款,省的很!

論民間後援,這台有超強的臉書俱樂部!還能幫忙改裝車增加配備集體團購!

 

Carens有臉書社團喔??是從上個代理就成立到現在吧?不然以森納美賣出的Carens數量,成立社團好像有點勉強。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妥善率上Sienta還是優勝 UCAR應該把妥善率一同介紹出來

 

這兩台車沒有妥善率的調查報告,所以並沒有Sienta優勝這種事情。如果要用品牌看,台灣也還是沒有數據,不過去年英國的可靠度調查,Kia第一名。這也只能參考就是了,畢竟市場不同。但Kia並不是個妥善率很差的品牌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講簡單一點

就是不會開車的人亂開車

還好沒波及其他人

 

這是不幸中的大幸,雖然不該這樣,但我還是不爭氣的笑出來

想要有ACC,現在的門檻是90萬起。今年這個局勢可能會再度改變,門檻往下調整到80+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沒辦法,開車不保持安全車距的腦殘族太多了,還有一些亂鑽族也很腦殘。

 

偏偏這些人保第三人+超額的又不多😆

身為較早推出的小型SUV/CUV,EcoSport的引進計畫是評估中...

原來是AMR!!

前往討論: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1.2升四缸直噴渦輪動力應該不適Toyota未來主力,或許Toyota會放棄小排氣渦輪!

 

現在CHR用的就是1.2渦輪引擎,但我猜未來會想要用hybrid做主力?

Vios要小改了,沒意外應該又是橫掃吧,同級產品沒一個能打

前往討論:小型房車介紹

回應 van70909a(桃園小凱)所寫

 

頭暈

 

要是為非作歹的人都這麼笨,還不天下太平

最後一台是旅行家吧?有要改款的消息嗎,沒聽說啊

前往討論:Ford Mustang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108515

曾報導過有關吉利汽車欲入主 Daimler 股份的消息,雖然當時計畫入主 Daimler AG 旗下 3% 至 5% 的股權遭到拒絕,不過根據外電消息,該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正透過股票市場買進德國戴姆勒 (Daimler AG) 汽車公司股權,預計春節後可完成交割。

援引德國商報報導,由於 Daimler 方面並沒有釋股的需求,同時也不願意稀釋目前的股權持份,但歡迎吉利在公開市場上購買股票,據了解吉利公司自股票市場收購的相關計畫已經展開,但具體金額目前無法確定。倘若吉利成功獲取 Daimler  3%~5% 的股權,將可望成為 Daimler 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於僅次於科威特投資局和 BlackRock 集團。

吉利:你自己說歡迎的喔...那我就不要只買5%...

😆

 

笑死

原本覺得吉利應該沒辦法在公開市場收購那麼多股票

才敢這樣放話

結果直接買成最大股東

 

我想不是這樣的,重點在於Daimler不想將"手上"的股票賣掉稀釋股權,但是原本就在公開市場流動的股票,誰要買當然都歡迎,有人要搶對股價是好事情,Daimler沒理由,也沒辦法阻止或反對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看吧~早就說過柴油轎車沒有未來了,現在相信了嗎?

 

高汙染的老柴油車沒有未來,這一點在這篇文章要講清楚,雖然說新的柴油車也不見得有😆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10AT的因素所以才漲,美國也有漲,不要懷疑。

 

有漲是沒錯,但要看看美國當地定價啊,不到3萬美金的車價,在美國不用100萬,來台灣要200萬😌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Mustange 定價超過120萬根本是暴利!

Subaru Forester 2.0XT Premium:$30,170 才 NTD136萬!

Ford Mustang 2.3 EcoBoost:$25,585 要價近 200萬!?

 

就算選配通通上去,也不會這麼貴啊😖

回應 ylspring(孫行者)所寫

 

完全無法理解突兀到爆的螢幕

 

之後新世代的產品大概都會長這樣,新A今年應該會在台灣上市

前往討論:2018 M-BENZ A250

回應 zekebobe(zeke)所寫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916/2018%E5%B9%B42%E6%9C%88%E4%BB%BD%E8%87%BA%E7%81%A3%E6%B1%BD%E8%BB%8A%E5%B8%82%E5%A0%B4%E9%8A%B7%E5%94%AE%E5%A0%B1%E5%91%8A

只能說,心都涼了...

沒辦法,福特的車讓人印象就是如此,以他的標準,已經算不錯了。

但心更涼的是車廠不斷再努力改造,但網友還是酸溜溜的。

連不曾有福特車的人,看到福特也要跟著喊口號 : 妥善率、後勤、萬年變速箱..等。

現在國外T牌油電出了剎車問題,沒幾天,消息就消失無蹤。

反觀,福特的車只要有負面文章,就會有特定人士搖旗吶喊。

 

 

身為福特車主,我應該有資格出來講講,後勤絕對是可以出來喊的。我覺得Focus很棒,雖然有些小問題,不過都不是非常難解決的東西。但是後勤表現真的太差,專業程度差就算了,有一次還把我的車開到撞牆....沒有很嚴重,只是移車的時候撞到牆壁,但這也足夠讓我決定下一輛車不會再買福特